信息技术2.0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2.0开题报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信息技术2.0开题报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2.0开题报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信息技术开题报告
“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中学 沙地尔.卡地尔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铺开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全球范围内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课题,其核心部分就在于信息技术课程。按国家教育部的部署,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我国中小学逐步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紧迫形势要求开展行动研究,探索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规律。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层面研究的不足
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提出到实施仅仅两年多,加上国际上可借鉴的研究成果不多、研究队伍力量薄弱,造成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相当不成熟,尤其是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从国际比较研究的状况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研究远未形成一定的共识研究成果。这种状况对于已经全面铺开的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不仅十分不利,甚至是十分危险的。本课题正是基于对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现状的考察与反思而提出的。 “行动研究”一词,一方面是指行动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是指研究
信息技术2.0研修总结
篇一
一、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了课堂的转变。
之前,自己总是简单的认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直到今天听了两位教授的报告才深知自己知识的匮乏及思想的落伍。原来信息技术包含着诸多的内容,而且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了解了当前新媒体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听到了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些新名词,如未来教室班班通宽带、云计算、电子书包等,而且通过媒体真正感受到这些技术的有效性及有趣性。当前,一大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技术应用就是“做课件,放课件;课堂就是电子交互白板技术功能的展示厅”。殊不知多媒体在于辅助教学,不能全盘代替传统的教法;不能把教室当成电影院,不能使课件成为影片,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更不能让教师充当放映员。我们教师应把技术整合到课堂中去,灵活地运用资源辅助教学,转变课堂。
二、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今天的两场报告中,两位教授都对传统的教学与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教学进行了对比,传统的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讲授在课内,内化在课外,不管学生会不会老师都讲,蒋教授指出,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会的为什么要讲?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颠倒了课堂,即老师把知识重难点及自学提纲运用云服务发送到学生的电子书包,每个学生都能运用电子书包里的教材及学习工具展开预习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 研修总结
Xx市初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远程培训,通过线上培训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技术正飞速的发展着,并且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各个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上。此次信息技术的运用的培训,使我在观念上有了更全新的认识和更新。培训中,我收获颇多,现总结如下:
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小学老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二、提升专业,丰富
信息技术工程2.0整校推进规划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整校推进规划
省/市/县:广西南宁市宾阳县
学校名称:宾阳县新圩镇中心学校
学段:小学
负责人:
联系电话:
1
2
一、基本信息
二、信息化教育整校推进发展规划
三、项目研修计划
4
5
6
师对本教研组其他教师上传的
微能力点认证材料进行互评;
4.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对本校
教师的能力点材料进行评价。
5.回顾反思,总结经验
研修案例
2021年1月-7月案例分享、
成果推广
1.评选学校优秀的教学案例和
能力点成果;
2.组织开展本校优秀课例和能
力点案例的分享展示,督促全校
教师开展案观摩与学习;
3.反思总结提升。
展示分享
示范观摩
优秀案例和
能力点认证
材料
观摩学习笔
记与反思总
结
各学科教研组
注:研修主题的确定应考虑A、B、C、D;研修形式可从下面列出的方式中选择,也可以自己确定。
集体备课 B.示范观摩 C.听课评课 D.同课异构 E.微格教学 F.案例分析G.专题讲座 H.案例点评 I.咨询诊断 J.交流研讨K.课堂实录分析L.移动听评课M.以老带新 N.结对互助 O.专题沙龙 P.兴趣小组Q.实践反思 R.技能训练 S.教学竞赛 T.专题研究 U.论文撰写
考核要求(F)确定本校教师在本年度研修中应达到的考核要求(考核要求可参考下面列出的方式,也可自
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整合开题报告
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由学生填写)
题 目 学 院 数学学院 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整合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姓 名 代明岩 学号 20091122060017 指导教师 陈琳琳 职称 助教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 本课题的意义: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认知能力,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障碍,培养探索科学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国内外研究概况: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经过专家和一线教师多年的研究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整合资源都有一定的突破。在这些理论上的研究,并没有能够真正的深入教育教学领域,普遍存在投入过大,收效不明显,“能效比”不高;信息技术还停留在辅助的层面;对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目标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 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张波.关于数学CAI公开课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1. [3] 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强.关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题报告
课题审批号 宜昌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 题 报 告 书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课题主持人:杨凌云
联系电话:13872538959
所在单位:宜昌市西陵区营盘路小学
填报日期:2017年12月
宜昌市教育局教研室制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课题,是经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的省级一般课题。经过有关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备,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向大家汇报本课题的实施方案: 一、 选题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界,因其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等特点,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迅猛发展,面对信息化的趋势,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于这一发展态势,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本国的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并利用信息技术来服务于课堂教学。
为此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原创】信息技术2.0个人研修计划
指导思想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的,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现代教师核心素养,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深度融合,体现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支撑作用,铸造高效化学课堂。
能力目标
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和学习中,提升个人信息技术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新的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微能力点分析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业评价,借助图像、图表等可视化形式直观地呈现数据,用于解释提出的问题,呈现结果生成的过程,并对分析结果做进一步解释,结合学生和教学进行分析。
个人需要学习的软件有:雨课堂、腾讯课堂、钉钉
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混合学习环境下的学情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内外开展测验与练习活动,及时诊断学习掌握情况,工具操作便捷,使用策略具有创新性,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个人需要学习的软件有:智学网、希沃
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基于项目学习,采取技术驱动策略,为学生创设真实学习情境,例如:创建虚拟社区、建立空中课堂、虚拟实验室等。突破时空限制,融合多种资源,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研修进度
1.2021年3-4月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技术2.0研修计划
篇一
我参加了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习。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进步,我制定了一套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2、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语文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3、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三、研修方式
1、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2、反思提升
加强业务进修,主动关心国内外及周围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每周至少抽出几个小时,并通过多种途径,如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上网等,汲取信息技术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原创】信息技术2.0个人研修计划
指导思想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的,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现代教师核心素养,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深度融合,体现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支撑作用,铸造高效化学课堂。
能力目标
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和学习中,提升个人信息技术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新的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微能力点分析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业评价,借助图像、图表等可视化形式直观地呈现数据,用于解释提出的问题,呈现结果生成的过程,并对分析结果做进一步解释,结合学生和教学进行分析。
个人需要学习的软件有:雨课堂、腾讯课堂、钉钉
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混合学习环境下的学情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内外开展测验与练习活动,及时诊断学习掌握情况,工具操作便捷,使用策略具有创新性,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个人需要学习的软件有:智学网、希沃
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基于项目学习,采取技术驱动策略,为学生创设真实学习情境,例如:创建虚拟社区、建立空中课堂、虚拟实验室等。突破时空限制,融合多种资源,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研修进度
1.2021年3-4月
【信息技术提升2.0】A3作业:主题说明
教学主题: 《美国》
教学对象: 七年级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一体机)
教学资源: 平板电脑、 多媒体课件(音乐, 视频)
技术支持: ppt、 狸窝视频转换器、 EV 录屏、 搜狗、 优酷。
主要内容:
《美国》 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 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 第九章开门见山地说明西半球的国家。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它在经济、 科技、 军事等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因此, 美国具有极强的学习和研究价值。
教学内容:
一、 美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领土组成。
二、 美国的种族构成。
三、 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确定美国的位置和种族构成情况为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 七年级学生的认识观和世界观还没形成,如何让他们正确对待种族歧视问题, 形成正确的观念成为了本课难点。日常生活中, 这部分知识学生有所涉猎, 但不深, 面也不广怎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引导他们关注生活, 关注时事呢? 在教学中 我通过使教学演示与讲解更为直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 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