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高中生物知识点
“光合作用高中生物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光合作用高中生物知识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光合作用高中生物知识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光合作用》教案1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教学难点】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手段】板图、挂图、多媒体课件、实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言
本节可引入的话题很多,如:
①可从全世界面临的一些生态危机,如粮食、化石能源、环境污染等入手;
②或从花卉、农作物、果蔬的栽培方法或增产的措施入手;
③或从一些自然灾害,蝗灾、沙尘暴等入手;
④或动物、植物的同化作用区别等等方面切入光合作用;
⑤还可通过教材提供的光合作用的发现所列举的几个实验为切入点进入光合作用的学习,其中较易作为切入点的实验有: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的实验(学生在初中就做过);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场所,且氧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实验;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的实验。
2019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点分析精品教育 doc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点分析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1、光合作用中色素的吸收峰 2、叶绿体结构 ⑴具有内外双层膜.
⑵具有基粒——由类囊体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3、化能合成作用
⑴概念:指利用环境中某些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⑵典型生物:硝化细菌、铁细菌、瘤细菌等. ⑶硝化细菌:原核生物,能利用环境中氨(NH3)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或硝酸(HNO3)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
⑷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也是自养生物 光合作用相关人物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
(J .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
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 .Ingen – housz)发现:
第 1 页
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 .Mayer)指出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光合作用)
教学案例
高二(必修)光 合 作 用
教 学 案 例
光合作用
知识目标
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理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2、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这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得的第一个复杂的概念,如何以概念和形成途径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此有必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再以
高中生物奥赛辅导光合作用
实用性。图全
第三章 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
1. 掌握叶绿体结构及光合色素种类和性质; 2. 了解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其影响因子; 3. 初步弄清光合作用机理(重点和难点);
4. 了解光呼吸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生理功能;
5. 弄清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实用性。图全
1 光合作用发现简史
◆1771年英国化学家J.Priestley发现植物可净化空气,他 实际上发现了植物放氧; ◆1779年荷兰人Jan Ingenhousz发现植物只有在光下才 净化空气,证明光的参与; ◆1782年瑞士科学家J.Sennebier发现CO2可以促进植物 在光下产生"纯净"空气; ◆1864年J.Sachs观察到光照下叶绿体中的淀粉粒增大, 证明光合中有有机物产生; ◆1941年Ruben等用H2O*证明氧气来源于水光解
实用性。图全
2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CO2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CO2+ H2O 光 绿色植物 (CH2O)+O2 CO2+2H2O* 光合细菌
光 绿色植物(CH 2O)+
O2*+ H2O
利用光能,以某些无机物或有机物作供氢体, 把CO2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CO2+2H2S CO2+2H2A
高中生物教案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从原来的“了解”水平提高到了“说明”水平,教材中本部分内容从回顾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开始,让学生感知他们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原则,并且得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教材中详细描述了各探究实验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探究思维具有很好的启发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接触过生物学,但对本节知识的支撑较弱,加上学生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生物的知识层次有差别,在教学中通过一些学生很熟悉的贴近生活的知识、图片、动画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光合作用被发现的基本过程,并能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2.能力目标
2.1.重新走进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2.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实验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1.体验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节光合作用(知识点+练习)
五、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发现 内容 普里斯特 萨克斯 恩格尔曼 鲁宾与卡门 时间 1771年 1864年 1880年 1939年 过程 蜡烛、小鼠、绿色植物实验 叶片遮光实验 水绵光合作用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 结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释放出氧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来自水 2、场所 双层膜
叶绿体 基质 :DNA,多种酶、核糖体等 基粒 多个类囊体(片层)堆叠而成
胡萝卜素(橙黄色)1/3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黄色) 2/3 吸蓝紫光
色素 (1/4) 叶绿素A(蓝绿色)3/4
叶绿素 吸红光和蓝紫光
(3/4) 叶绿素B(黄绿色
高中生物学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生物)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王瑾 单 位:平罗二中
地 址:宁夏平罗二中生化组 邮 编:753400
电 话:0952-6582995 13895369076
E-mail:wj651224@163.com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方程式。 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和重要的意义。
4、应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知道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增强学生对科学认识模式的理解能力。
2、通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相关仪器、药品的使用能力。
3、通过探讨光合作用的氧的来源,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4、利用精心设计的光合作用过程的多媒体动画,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综合能力。
5、利用巧妙设计的练习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1、通过科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真理精神的描述和再实验,进行人文精神教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教案 苏教版必修1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教案 苏教版必
修1
一、 教学目标
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说出光合作用过程。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讲述法、对比法 四、课时安排 1 五、【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前教师提供一份预习学案,布置学生预习课本的内容。 六、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请问叶绿体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呢?回顾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
学生:第一,叶绿体内有许多基粒和类囊体,扩大了叶绿体的受光面积,类囊体膜表面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便于光能的吸收;第二,类囊体膜表面以及基质内还分布着多种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教师:初中我们曾经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请问你们对光合作用的知识还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学生:(七嘴八舌)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H2O;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糖类和氧气; 等等。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对光合作用的知识
高中生物学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生物)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王瑾 单 位:平罗二中
地 址:宁夏平罗二中生化组 邮 编:753400
电 话:0952-6582995 13895369076
E-mail:wj651224@163.com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方程式。 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和重要的意义。
4、应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知道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增强学生对科学认识模式的理解能力。
2、通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相关仪器、药品的使用能力。
3、通过探讨光合作用的氧的来源,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4、利用精心设计的光合作用过程的多媒体动画,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综合能力。
5、利用巧妙设计的练习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1、通过科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真理精神的描述和再实验,进行人文精神教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教案 苏教版必修1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教案 苏教版必
修1
一、 教学目标
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说出光合作用过程。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讲述法、对比法 四、课时安排 1 五、【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前教师提供一份预习学案,布置学生预习课本的内容。 六、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请问叶绿体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呢?回顾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
学生:第一,叶绿体内有许多基粒和类囊体,扩大了叶绿体的受光面积,类囊体膜表面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便于光能的吸收;第二,类囊体膜表面以及基质内还分布着多种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教师:初中我们曾经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请问你们对光合作用的知识还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学生:(七嘴八舌)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H2O;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糖类和氧气; 等等。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对光合作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