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成语100个

“历史典故成语100个”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历史典故成语100个”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历史典故成语100个”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个成语典故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人不可不知的20个成语典故

(一) 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

历史典故的成语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历史典故成语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鷑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20个成语典故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人不可不知的20个成语典故

(一) 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

出自论语的25个成语典故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出自《论语》的25个成语典故

1.【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

"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

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诲人不倦】

[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3.【学而不厌】

[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学。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4.【不耻下问】

[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清刘鹗记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 有时甚至不耻下问

典故成语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历史典故成语

历史典故成语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成语典故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有典故的成语(38例)

有典故的成语(38例)

指鹿为马(zhǐ lù wéi mǎ)

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

现在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爱屋及乌(à i w ū j í w ū)

乌:乌鸦。《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意思是说,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

后用“爱屋及乌”比喻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和他有关系的人或事物。

殃及池鱼(yāng jí chí yú)

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鱼儿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儿之外,其它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过一会,火被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火——水——鱼是有联系的,池塘的水能灭城门的火,这是直接联系,鱼儿与城门失火则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

100个成语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03、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12、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100个成语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03、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12、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

成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特殊的一类,在结构、语义、语法、语用等多个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国时,蜀主刘备称帝,出兵伐吴。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

曹丕轻视东吴,接见赵咨时态度傲慢地问道:“吴王是什么样的国君?吴国怕不怕我们魏国?”

赵咨听了这种带有侮辱性的问话,心中很气愤。他作为吴国的使者,当然不能有失国家的尊严,便很有分寸地回答道:“吴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重用鲁肃证明了他的聪慧,选拔吕蒙证明了他的明智,俘虏于禁而不杀证明了他的仁义,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证明了他的睿智,据三州虎视四方证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向陛下称臣证明了他很懂得策略。至于说到怕不怕,尽管大国有征伐的武力,小国也自有抵御的良策,何况我们吴国有雄兵百万,据江汉天险,何必怕人家?”

一席从容的对答,使曹丕十分叹服,不得不改用比较恭敬的口气问:“像先生这样有才能的人,东吴有多少?”

赵咨答道:“聪明而有突出才能的,不下八、九十人,像我这样的,那简直是用车装,用斗量,数也数不清!”

听到如此得体的外交辞令,魏国朝廷上下都对赵咨肃然起敬。曹

1

丕也连声称赞赵咨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先生当之无愧。”

赵咨

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

成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特殊的一类,在结构、语义、语法、语用等多个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国时,蜀主刘备称帝,出兵伐吴。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

曹丕轻视东吴,接见赵咨时态度傲慢地问道:“吴王是什么样的国君?吴国怕不怕我们魏国?”

赵咨听了这种带有侮辱性的问话,心中很气愤。他作为吴国的使者,当然不能有失国家的尊严,便很有分寸地回答道:“吴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重用鲁肃证明了他的聪慧,选拔吕蒙证明了他的明智,俘虏于禁而不杀证明了他的仁义,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证明了他的睿智,据三州虎视四方证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向陛下称臣证明了他很懂得策略。至于说到怕不怕,尽管大国有征伐的武力,小国也自有抵御的良策,何况我们吴国有雄兵百万,据江汉天险,何必怕人家?”

一席从容的对答,使曹丕十分叹服,不得不改用比较恭敬的口气问:“像先生这样有才能的人,东吴有多少?”

赵咨答道:“聪明而有突出才能的,不下八、九十人,像我这样的,那简直是用车装,用斗量,数也数不清!”

听到如此得体的外交辞令,魏国朝廷上下都对赵咨肃然起敬。曹

1

丕也连声称赞赵咨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先生当之无愧。”

赵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