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选择题
“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选择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选择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选择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传统节日选择题及答案
春节、元宵 一 、选择题
1.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
2.以下哪个少数民族不过春节( )
A回族 B藏族 C 彝族 D苗族 3.自汉朝的哪个皇帝开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
A汉高祖 B汉元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4.中国人民过春节有多少年的历史?( )
A4500年 B4000年 C3500年 D 3000年
5.春节有很多别称,下列选项不是春节的别称的是( ) A岁日 B元日 C正旦 D元首
6.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在那一年举办的?( )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7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这一习俗源于( )
A 春秋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篇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浅谈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浅谈
组员:邓敏斯、陈惠敏、胡婷、蔡雯、胡惠琳、李君怡、陈俊欣、李敏夷、
杜梓威、谢凯珊、
指导老师:吴丽梅
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来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这些后人有必要、有责任妥善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春节》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2.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心愿。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氛围和热闹场面。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到事先布置好的教室里,请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和他们自己带来的工艺品,观看有关春节喜庆的场面,各地不同习俗的录像。
提问:1.春节有关知识。
2.春节有关习俗。 学生讨论 二、讲授新课 (一)提问:
1. 你认为春节令你最难忘的、有趣场面有哪些?
2. 你准备这样去表现它才能表达出节日美好、、欢乐喜庆场面? (二)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同学看书、欣赏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 书中的图给你什么启示 (三)学生对示范作业进行评价:
这些美术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 (四)通过讨论来完善自己将要绘制的作业构思。 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交流经验。 三、学生创作
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可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春节》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2.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心愿。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氛围和热闹场面。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到事先布置好的教室里,请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和他们自己带来的工艺品,观看有关春节喜庆的场面,各地不同习俗的录像。
提问:1.春节有关知识。
2.春节有关习俗。 学生讨论 二、讲授新课 (一)提问:
1. 你认为春节令你最难忘的、有趣场面有哪些?
2. 你准备这样去表现它才能表达出节日美好、、欢乐喜庆场面? (二)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同学看书、欣赏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 书中的图给你什么启示 (三)学生对示范作业进行评价:
这些美术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 (四)通过讨论来完善自己将要绘制的作业构思。 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交流经验。 三、学生创作
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可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2、通过春节,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 (春节 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 (清明 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 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 (中秋节 八月十五)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中国的传统节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春节》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2.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心愿。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氛围和热闹场面。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到事先布置好的教室里,请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和他们自己带来的工艺品,观看有关春节喜庆的场面,各地不同习俗的录像。
提问:1.春节有关知识。
2.春节有关习俗。 学生讨论 二、讲授新课 (一)提问:
1. 你认为春节令你最难忘的、有趣场面有哪些?
2. 你准备这样去表现它才能表达出节日美好、、欢乐喜庆场面? (二)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同学看书、欣赏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 书中的图给你什么启示 (三)学生对示范作业进行评价:
这些美术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 (四)通过讨论来完善自己将要绘制的作业构思。 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交流经验。 三、学生创作
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可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篇一: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被人们确定并传承至今的传统节日给同学们介绍如下:
除夕(农历正月初一的前一天)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狭义指正月初一,广义指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习俗有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吃饺子)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也称上元节)(习俗: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 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一般为公历4月5号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也称乞巧节)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现在给大家重点介绍几个节日的由来及习俗: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
中 国 传 统 节 日 民 俗
第一节 民间节日风俗一、春节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 前将春节称为元旦。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四气 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说: “ 正月朔日, 谓 之元旦, 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 此为之首。”
第一节 民间节日
元旦在古代有不同的称呼: 汉代又称“元正”, 晋 代又称“元辰”, 北齐时又称“元春”, 唐代又称 “元朔”。 我国历史上元旦在哪一天也不尽统一。夏代在正 月初一, 商代在十二月初一, 周代在十一月初一, 秦始 皇统一中国后, 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时又恢 复到夏历, 以正月初一为元旦, 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 前。辛亥革命后, 民国元年决定采用公历, 遂将农历 元旦改为春节, 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第一节 民间节日
过年原先在“腊日”,即腊八,后改为阴历年首 日,即春节。民间风俗把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称为“过 小年”, 是过“大年”的预演。祭灶在先秦时是重要 的祭礼“ 五祭” 之一。 1、除夕贴对联 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重头戏。鱼、饺子、汤圆、年糕 除夕拜年, 长辈要事先准备好给晚辈的压岁钱。 除夕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
第一节 民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问答
高二(9)班传统文化节智力过关题目
编辑:S.B.、阿毛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注:部分题目有重复,制作时注意分开。
蓝色题目不建议使用,红色字体为答案。 选择题
1.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 2.以下哪个少数民族不过春节
A回族 B藏族 C 彝族 D苗族
3.自汉朝的哪个皇帝开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A汉高祖 B汉元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4.中国人民过春节有多少年的历史?
A4500年 B4000年 C3500年 D 3000年
5.春节有很多别称,下列选项不是春节的别称的是
A岁日 B元日 C正旦 D元首
6.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在那一年举办的?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7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
篇一:中国传统节日来历、风俗、诗句
中国传统节日来历、故事、诗句、风俗活动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
(唐)范成大《卖痴呆词》: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