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第三版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第三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第三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第三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实验
实验一 食品的腌渍保藏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食品在腌渍条件下的保藏期,验证腌渍保藏效果; 2.熟悉常规腌渍保藏操作; 3.掌握常规腌渍保藏条件;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通过降低水分活性而达到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性而延长食品保藏期; (三)、仪器、设备和材料
1.仪器、设备:
瓷罐(带盖);刀;盆 ;塑料桶;切菜板等;
2.材料:鲜鸡蛋;黄瓜;白萝卜;芥菜;食盐;醋;酱油;糖;香辛料;黄粘土等;
(四)、实验内容:
1.实验操作
(1). 水腌五香咸鸡蛋的腌制保藏:取花椒、八角、白芷、良姜、桂皮、茴香、生姜、精盐,用适量水煮沸20min(制成饱和食盐水,10℃时的饱和浓度为35/(100+35)=25.926%,20℃时的饱和浓度为36/(100+36)=26.47%)→冷却后倒入瓷坛内,将洗净的鸡蛋泡入(水要能淹没鸡蛋)→密封坛口,置通风处→贴标签(标明实验班组、实验条件、时间等)→放到保存处室温保存;30天左右即可开坛取蛋煮食;(蛋水比=1﹕1.3具体随容器等而异) (2)黄泥腌蛋的腌制保藏法:取花椒、八角、白芷、良姜、桂皮、茴香、生姜等用适量水煮沸20min→冷却后和选择好的深层黄土(晒干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复习资料
韶关学院 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3级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复习资料
13年考点(友情提示):
大题:食品干燥过程曲线,硅窗气调
名词解释:G值,TTT,真空包装,MA贮藏
简答题:食盐溶液防腐机理,干耗,辐射,食品化学保藏优缺点 (友情提示:这份东西很多都没有,看课件)
食品的腌制和糖制
1.食品的腌制和糖制的作用
答:腌渍的目的:增加风味,稳定颜色,改善结构,有利保存。 2.食品的腌制和糖制的基本理论,介质黏度对腌制速率的影响
答:基本原理:食品的腌渍过程,实际上是腌渍液向食品组织内扩散的过程。扩散是在有浓度差存在的条件下,由于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而造成的物质传递现象,是一个浓度均匀化的过程。扩散的推动力是浓度差。物质分子总是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转移,并持续到各处浓度平衡时才停止。
介质黏度对腌制速率的影响:浓度差越大,扩散速度亦随之增加,但溶液浓度增加时,其粘度亦会增加,扩散系数随粘度的增加会降低。因此,浓度对扩散速度RTD?N?6r?D--扩散系数; R--气体常数,的影响还与溶液的粘度有关。
8.314J/(K.mol);NA—阿伏加德罗常数,6.023×1023mol-1;T--温度,K;r--扩散物质微粒直径,m;η --介质粘度,P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复习资料
韶关学院 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3级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复习资料
13年考点(友情提示):
大题:食品干燥过程曲线,硅窗气调
名词解释:G值,TTT,真空包装,MA贮藏
简答题:食盐溶液防腐机理,干耗,辐射,食品化学保藏优缺点 (友情提示:这份东西很多都没有,看课件)
食品的腌制和糖制
1.食品的腌制和糖制的作用
答:腌渍的目的:增加风味,稳定颜色,改善结构,有利保存。 2.食品的腌制和糖制的基本理论,介质黏度对腌制速率的影响
答:基本原理:食品的腌渍过程,实际上是腌渍液向食品组织内扩散的过程。扩散是在有浓度差存在的条件下,由于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而造成的物质传递现象,是一个浓度均匀化的过程。扩散的推动力是浓度差。物质分子总是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转移,并持续到各处浓度平衡时才停止。
介质黏度对腌制速率的影响:浓度差越大,扩散速度亦随之增加,但溶液浓度增加时,其粘度亦会增加,扩散系数随粘度的增加会降低。因此,浓度对扩散速度RTD?N?6r?D--扩散系数; R--气体常数,的影响还与溶液的粘度有关。
8.314J/(K.mol);NA—阿伏加德罗常数,6.023×1023mol-1;T--温度,K;r--扩散物质微粒直径,m;η --介质粘度,P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复习题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 呼吸漂移:果蔬生命过程中(常压成熟阶段)出现呼吸强度起伏变化现象,称为呼
吸漂移。
2、 后熟:所谓后熟通常是指果实离开植株后的成熟现象,是由采收成熟度向食用成熟
度过度的过程。
3、 休眠:一些块茎、鳞茎、球茎、根茎类蔬菜,在结束田间生长时,其组织积贮了大
量营养物质,原生质内部发生深刻变化,新陈代谢明显降低,生长停止而进入相对静止状态。
4、 热烫:又称烫漂、杀青、预煮。
5、 商业无菌:杀菌后食品通常也并非达到完全无菌,只是杀菌后食品中不含致病菌,
残存的处于休眠状态的非致病菌在正常的食品贮藏条件下不能生长繁殖,这种无菌程度被称为“商业无菌”,也就是说它是一种部分无菌。 6、 指数递减时间(D值):在热力致死速率曲线对数坐标中c的数值每跨过一个对数循
环所对应的时间是相同的,这一时间被定义为D值,称为指数递减时间。 7、 热力致死时间(TDT值):指在某一恒定温度条件下,将食品中的某种微生物活菌(细
菌和芽孢)全部杀死所需要的时间。
8、 Z值:指TDT值变化90%(一个对数循环)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 9、 杀菌值(F值):是指在一定的致死温度下将一定数量的某种微生物全部杀死所需的
时间。 1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复习题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 呼吸漂移:果蔬生命过程中(常压成熟阶段)出现呼吸强度起伏变化现象,称为呼
吸漂移。
2、 后熟:所谓后熟通常是指果实离开植株后的成熟现象,是由采收成熟度向食用成熟
度过度的过程。
3、 休眠:一些块茎、鳞茎、球茎、根茎类蔬菜,在结束田间生长时,其组织积贮了大
量营养物质,原生质内部发生深刻变化,新陈代谢明显降低,生长停止而进入相对静止状态。
4、 热烫:又称烫漂、杀青、预煮。
5、 商业无菌:杀菌后食品通常也并非达到完全无菌,只是杀菌后食品中不含致病菌,
残存的处于休眠状态的非致病菌在正常的食品贮藏条件下不能生长繁殖,这种无菌程度被称为“商业无菌”,也就是说它是一种部分无菌。 6、 指数递减时间(D值):在热力致死速率曲线对数坐标中c的数值每跨过一个对数循
环所对应的时间是相同的,这一时间被定义为D值,称为指数递减时间。 7、 热力致死时间(TDT值):指在某一恒定温度条件下,将食品中的某种微生物活菌(细
菌和芽孢)全部杀死所需要的时间。
8、 Z值:指TDT值变化90%(一个对数循环)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 9、 杀菌值(F值):是指在一定的致死温度下将一定数量的某种微生物全部杀死所需的
时间。 1
单晶结构分析----原理与实践第三版
单晶结构分析的原理
与实践
陈小明蔡继文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X射线→→
2003年3月
单晶结构分析
原理与实践
目录
常见符号的定义
第一章引言 (p. 1-5) 1.1. 晶体的特征
1.2. 单晶结构分析简史
1.3. 单晶结构分析的重要性
1.4. 单晶结构分析的过程
第二章 衍射几何与结构因子 (p. 6-19) 2.1.X射线与衍射几何
2.1.1.X射线的产生
2.1.2.衍射几何
2.1.
3. 分辨率
2.1.4. 晶面与晶面指标
2.1.5.倒易点阵
2.2. 衍射强度与结构因子
2.2.1. 原子散射因子
2.2.2. 原子的热振动参数
2.2.
3. 结构因子与相角问题
第三章 晶体对称性与空间群 (p. 20-44)3.1. 晶格
3.1.1. 晶胞参数
3.1.2. 原子参数
3.1.3 七个晶系
3.2.十四种布拉维晶格
3.3.晶体的对称性
3.3.1. 简单对称元素
3.3.2. 对称元素的组合
3.3.3. 包含平移的对称性元素
3.3.
4. 不对称单元
3.4. 空间群
i
3.4.1. 空间群和劳埃群
3.4.2. 空间群的国际记号
3.4.3. 系统消光与空间群的测定
第四章 晶体培养与衍射实验
通信原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通信原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t>第1章 概述
1-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模拟信号的特点是幅度连续;数字信号的特点幅度离散。
1-2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中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的作用是什么?画出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答:信源编码的作用把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即完成模/数变换的任务。 信源解码的作用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即完成数/模变换的任务。 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为 1-3 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答:数字通信的特点是:
(1)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2)便于加密处理;
(3)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 (5)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1-4 为什么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答:对于数字通信,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的离散值(通常取二个幅值),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再生的方法,再生成已消除噪声干扰的原发送信号,所以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1-5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1?s,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
政治学原理 第三版 笔记
1.1.1政治的分析单位
(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该政治观的典范: 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
第一,个人在价值维度上是崇高的。 第二,个人在分析维度上是理性和能动的。 (2)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观主要内容 第一,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 第一,个人与社会本位观。 第二,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第四,消极政治观。 第五,对权力的制约。 第六,公域与私域的区分。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代表理论:古典多元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多元主义理论比较 多元主义的基本观点
简言之,多元主义可以被视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政治结构,它将全体社会成员置于一个强大的体制化网络(established network)之中,这一体制化网络由联结公民和精英的社会组织编织而成,并使有效的政治民主成为可能。 3.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代表理论:马克思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
第一,国体与政体的区分可以说是阶级分析方法的特定产物。 第二,强调斗争与暴力。
影响选择政治学研究分析单位的因素
第一,如何选择分析单位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有关,在这一意义上,它有一定的客观性。 第二,问题意识的产生又与研究者的价值立场、态度情感甚至意识形态倾向密切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考题类型及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TDT值:指在某一恒定温度条件下,将食品中的某种微生物活菌(细菌和芽孢)全部杀死所需要的时间(min)。
z值:指D值 (或热力致死时间 TDT值) 变化90% 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或F)。 D值:在热力致死速率曲线对数坐标中c的数值每跨过一个对数循 环所对应的时间是相同的,这一时间被定义为D值,称为指数递减时间。
F值:是指在一定的致死温度下将一定数量的某种微生物全部杀死所需的 时间。 2.抗氧剂:能够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以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3.脱氧剂:又称为游离氧吸收剂(FOA)或游离氧驱除剂(FOS),它是一类能够吸除氧的物质。脱氧剂随食品密封在同一包装容器中;通过化学反应吸除容器内的游离氧及溶存于食品的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防止食品氧化变质。所形成的缺氧条件可有效地防止食品的霉变和虫害。
4.防腐剂:防止食品在加工、存储、流通过程中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腐败变质,保持食品原有性质和营养价值的一类物质。
5.保鲜剂:为了防止生鲜食品脱水、氧化、变色、腐败变质等而在其表面进行喷涂、喷淋、浸泡或涂膜的物质。
6.低温冷害:在冷却贮藏过程中,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有些果蔬正常的生理机
《管理学原理》(第三版)考试大纲
《管理学原理》(第三版)考试大纲
一、总体要求
本门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检查和测试学生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应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正确处理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首先,管理学作为一门课程,有其独立的、完整的体系,各部分内容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该课程的体系和内容,并且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发现重点,理解和掌握重点。孤立地去猜重点、背重点,由于割裂了重点与非重点之间的联系,不了解重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就不可能理解和掌握它,因而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其次,课程考试采用了大题量、多题型和建立题库的命题和考试方式,试卷内容涉及面广,内容全面,因此,只有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二)正确处理理解和记忆的关系。
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多,考试的题量大,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必然也多,但记忆一定要建立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在考试中,要求对知识点有深入理解的题目通常占有一定比重,如有些题目并不直接引用某些概念和原理的原话,而是转化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