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句的活用是不是判断句

“判断句的活用是不是判断句”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判断句的活用是不是判断句”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判断句的活用是不是判断句”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判断句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

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注意判断句与叙述句的区别 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夫执舆者为谁?”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这是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是叙述句。

2、 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 2构成形式

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 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

判断句共有五种基本形

判断句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

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注意判断句与叙述句的区别 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夫执舆者为谁?”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这是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是叙述句。

2、 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 2构成形式

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 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

判断句共有五种基本形

古汉语判断句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古漢語的判斷句 一、判斷句

判斷句是斷定兩事物是否同屬一類的句子,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的短語作謂語。 (一)古漢語判斷句的特點

1.一般不用判斷詞。主要有四種形式 : A、主語+謂語+也字。 (1)制,嚴邑也。(左傳·隱公元年) (2)虢,虞之表也。(左傳·僖公五年) (3)董狐,古之良史也。(左傳·宣公二年) (4)而母,婢也。(戰國策·趙策三) (5)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B、主語+者+謂語+語氣詞。

(1)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戰國策·趙策三) (2)彼吾君者,天子也。(戰國策·趙策三) (3)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4)臣之所好者,道也。(莊子·養生主) C、主語+者+謂語。 (1)虎者,戾蟲。(戰國策·秦策二)(戻:暴虐) (2)粟者,民之所種。(晁錯《論貴粟疏》) D、主語+謂語。

(1)趙,秦之深讎。(戰國策·秦策二) (2)賈生,洛陽之少年。(蘇軾《賈誼論》) 共同特徵:

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直接作謂語,句中有“者”字,只是表示語氣上的提頓;句末有“也”只是用來幫助判斷。

認識以上幾個特點的同時應當注意:

1、不能因為句中有“者”、“也”呼應,就簡單地認定為判斷句。如: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 《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 《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出师表》 (6)臣本布衣。 《出师表

英语语音断句规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英语语音断句规则

“断句”在表达中很重要,话不用说的很快,但却显得很连贯自然。长的句子按照意思的群落(即“意群”)适当断开、稍加停顿(即“停顿”),断开的几部分都具有相对完整的意思。这样,你每一次停顿,别人都会听懂你表达的意思,不至于前言不搭后语。主要是短语,从句,主谓宾等的你首先就要分清,要熟悉.

断句的方法:大致按照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足语”的结构断开或停顿

1. 有标点的地方常是断句所在。

如: John Smith, /our teacher,/ came in/ with a book in his hand. Our teacher 前后逗号隔开,那么一般读的时候这也需要断开。 2.一个功能可能是断句所在。

如: John Smith, /our teacher,/ came in /with a book in his hand. 从另一个角度讲our teacher 做的是同位语,因此作为一个语调群。 Came in 做谓语With a book in his hand 做方式状语, 因此要放在一起作为一个语调群。 3. 分句常是断句的地方,

如: He did not come to work yest

文言文断句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教案 学习目标:学习古文断句的常用方法,轻松断句 学习方法:方法指导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并加强练习 授课课程

一、激趣导入(课件上的三个故事) 二、分析当前考试中出现的断句题型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1.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莫畏难” ,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有畏难情绪。战略上轻视它,战术上重视它。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我们拿到

文言文断句的原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方法及技巧例谈

一、什么是“断句”?

先从“句读”谈起。

“句读”一词最早见于汉代何休的《公羊传解诂序》,又称句逗、句投(dòu)、

句度(dòu)、句断。关于什么是“句读”,前人的说法不一。其中,元代黄公绍的观点最令人信服。他在《韵会举要》一书中指出:“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也就是说,“句”是句末的停顿,而“读”则是句中的停顿。

由此看来,我们所说的“断句”,应该指的是对句意停顿的判断,而不是文

句诵读上的停顿。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误解和曲解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是一位语文教师在公

开发表的论文中所用的示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这显然是将“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中的“诵读上的停顿”混同于“句意停顿”了。而另一方面,如果在“语绝处”不加以停顿,那么就会使句意发生扭曲和变化。请看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上的两处断句:①“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必修三);②“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史记>选读》)。第①句的意思是“赵王认为蔺相如是贤能的大夫,出使他国而能不被诸侯侮辱”;而第②句似

文言文断句方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文断句

第一:通文意,分层次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第二: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第三:看虚词,找位置。(因为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1、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

文言文断句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文断句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能自由诵读文言文,并且养成良好的断句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入:

韩愈的《师说》里有这样一句话:\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句读,俗称断句,古书里师没有断句的,那个时侯,读书人打开书,先用笔把它点断,要么用朱砂印泥逐句盖上.那么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断句,读起古书来,就有可能是焦头烂额,莫名其妙,错误百出,贻笑大方,甚至还会出现由于断句不明而产生啼笑皆非的结局来.下面就有这样一则故事. 趣味断句

据说从前有个老头子,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又生了小儿子,老头子于是就立下这样的遗嘱: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后来老头儿一死,家里就像炸开锅了,女婿和后妻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争执不下,请县老爷给判判.(请学生思考)

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后妻: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总结,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同时可以看出断句的作用很奇妙,你看由于断句不同,这意义也可以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具有一双慧眼,把这纷扰的古文看得清清楚楚,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