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2018最新改版)
4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山行
【课时目标】
1.会认“径、斜”2个字,会写“寒、径”等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四课《珍珠泉》
你见过泉水吗?说说你所知道的泉水吧!
余姚市新建小学 施瑜
羊 八 井 热 泉
喷 鱼 泉
4、珍珠泉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读 准确。
2、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写作顺序来写的?3、分别介绍了珍珠泉的什么?
我会读! xiānɡ qiàn 镶 嵌 hè 青褐色 zhàn 绽开 tái 青苔 yuán 缘故 shāi 筛下 jué 厥草 dū lu 嘟噜 hé 干涸
弯 曲 嘟噜
镶嵌
筛 子 干 涸 蕨草 褐色 扑哧
排一排思考:课文是什么顺序写的? ( )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 ( )“我”对家乡泉水的喜爱。 ( )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
▲读一读,找出有关语句。 (1)珍珠泉的周边的景物怎样?
(2)潭水是什么样的? (3)文中是如何让介绍水泡的? (4)说一说:珍珠泉有什么特点? (珍珠泉四周绿色环绕,水是绿色的,清且深,泉 水有冒不完的水泡,在阳光下涌出,形成多彩的 珍珠。)
画出写水泡有趣的句子。 动态美小——越升越高——越来越大
色彩美在阳光的照射下,射出各种颜色!
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 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 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说课稿)
《山行》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杜牧的《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坐”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含义。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③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以后的首诗教学打下基础。所以本课打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运用文包诗的方法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①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3.教学重、难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望天门山》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说课稿)
《山行》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杜牧的《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坐”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含义。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③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以后的首诗教学打下基础。所以本课打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运用文包诗的方法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①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3.教学重、难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第四课时教案 人教新起点
人教新起点三年级上册英语 Unit1 Myself第四课时
课 题
Unit1 Myself Lesson 4
课 时
2课时
教 Words:family name America Canada China 教 学 Sentences:
学
1. Can pronounce the new words well and correctly and can use them freely. 2. Can make the sentences by using some words they know.
3. Can introduce nationality and family name fluently.
内 What’s your family name?My family name 目 容 is ….
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 …
标
教学重点 To grasp the new words, make some 板 sentences and dialogues.
书
Unit 1 Myself Lesson 4
Bb ook Cc at Dd oor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第四课时教案 人教新起点
人教新起点三年级上册英语 Unit1 Myself第四课时
课 题
Unit1 Myself Lesson 4
课 时
2课时
教 Words:family name America Canada China 教 学 Sentences:
学
1. Can pronounce the new words well and correctly and can use them freely. 2. Can make the sentences by using some words they know.
3. Can introduce nationality and family name fluently.
内 What’s your family name?My family name 目 容 is ….
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 …
标
教学重点 To grasp the new words, make some 板 sentences and dialogues.
书
Unit 1 Myself Lesson 4
Bb ook Cc at Dd oor
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教案及反思
1.古诗三首
【课时目标】
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2018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说课稿)
《望天门山》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望天门山》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古诗。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当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词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了;第三、四句是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非身临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点缀得活泼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
PEP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Happy birthday 第四课时Lets talk教案
PEP三年级上册Unit 6 Happy birthday 第四课时Let's talk教案
湖北省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宋玉玲
教育学家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让学生体验到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过程,唤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带学生逐步进入英语口语的世界,探索英语世界的奥妙。洛扎诺夫认为:人在清醒而放松的状态下,可暗示性和有意识的判断能力同时出现,因此,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我就本堂课教学设计中着重考虑的几个因素与大家共勉: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重点教授数字的有关单词和如何询问年龄及如何回答。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会说单词 one , two , three , four , five ,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还有句子Happy birthday! How old are you? Let's meat the birthday cake.为学习新句型 : How many ??和生日聚会做了铺垫。我的教学内容刚好是B部分的会话教学“Let’s 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