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制作中的化学知识
“陶瓷制作中的化学知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陶瓷制作中的化学知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陶瓷制作中的化学知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陶瓷制作中的化学问题
陶瓷制作中的化学问题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陶瓷材料的成份主要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钛等。常见的陶瓷原料有粘土、石英、钾钠长石等。
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
工艺流程
一、淘泥
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将瓷土、瓷石捣碎后,和水之后,形成瓷泥。
【·瓷土:瓷土(H4Al2Si2O9)是陶瓷的主要原料。瓷土是由云母和长石变质,其中的钠、钾、钙、铁等流失,加上水变化而成的,这种作用叫作“瓷土化”或“高岭土化”。
纯粹瓷土的成分是:SiO2 46.51%,Al2O3 39.54%,H2O 13.95%, 熔度为1780℃。
·瓷土化:典型的低温热液蚀变。在这种作用过程中,粘土类矿物大量交代围岩中各种矿物,特别是铝硅酸盐矿物。在低温下(400℃一下),因热液活动引起岩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物理化学特性变化的过程。】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三、拉坯将
陶瓷制作中的化学问题
陶瓷制作中的化学问题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陶瓷材料的成份主要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钛等。常见的陶瓷原料有粘土、石英、钾钠长石等。 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 工艺流程 一、
淘泥
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将瓷土、瓷石捣碎后,和水之后,形成瓷泥。
【·瓷土:瓷土(H4Al2Si2O9)是陶瓷的主要原料。瓷土是由云母和长石变质,其中的钠、钾、钙、铁等流失,加上水变化而成的,这种作用叫作“瓷土化”或“高岭土化”。
纯粹瓷土的成分是:SiO2 46.51%,Al2O3 39.54%,H2O 13.95%, 熔度为1780℃。
·瓷土化:典型的低温热液蚀变。在这种作用过程中,粘土类矿物大量交代围岩中各种矿物,特别是铝硅酸盐矿物。在低温下(400℃一下),因热液活动引起岩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物理化学特性变化的过程。】
二、 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
陶瓷制作的原料
陶瓷制作的原料,性状,作用:
中国的陶瓷工艺具有精湛的制作艺术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敬佩、学习和引以自豪。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形、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而陶和瓷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气孔率。制作陶瓷的原料种类很多,不只有陶和瓷的分别,各种陶和瓷的原料又有多种不同的性能和特点、质地、色彩都不尽相同。最主要的是陶土和瓷土、釉料等。
泥---- 泥性的语言
火---- 泥的重生
陶瓷的原料
泥: 陶泥、瓷泥、粗泥、细泥……
釉: 高温釉、低温釉、有色釉、无色釉(透明)……
主要原料分成可塑性原料、非可塑性原料及溶剂原料三大类。 作为可塑性陶瓷原料的粘土,可用于陶瓷坯体、釉色、色料等配方。如我国许多瓷区采用工艺性能良好的高岭土生产的细瓷产品,成为国际市场的畅销产品。
陶土——岩石风化后沉积下来的黏土。
其可塑性较好,但含铁(杂质)较多,
耐火度较低烧结后呈铁红色或浅咖啡色,硬度较低。
石英在地球上储量多,在陶瓷工业中属于非可塑性陶瓷原料,可用于陶瓷产品的坯体、釉料等配方。石英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石英是陶瓷坯体中的主要原料,它可以降低陶瓷泥料的可塑性,减小坯体的干燥收缩,缩短干
古陶瓷制作工艺
古陶瓷制作工艺——原料篇
(培训资料)
1、粘土 陶瓷原料。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主要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结晶水,同时含有少量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和着色氧化物等。粘土具有独特的可塑性和结合性。其加水膨润后可捏练成泥团,塑造成所需要的形状,经焙烧后变得坚硬致密,这种性能,构成了陶瓷制作的工艺基础,粘土是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
2、瓷土 制作瓷器的原料。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铝,并含有少量的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等。它的可塑性能和结合性能均较高,耐火度高,是普遍使用的制瓷原料。
3、高岭土 陶瓷原料,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它的化学实验式为:Al2O3·2SiO2·2H2O,重量的百分比依次为:39.50%、46.54%、13.96%。纯净高岭土为致密或松疏的块状,外观呈白色、浅灰色,被其他杂质污染时,可显黑、褐、粉红、米黄色等,具有滑腻感,易用手捏成粉末。煅烧后颜色洁白,耐火度高,是一种优良的制瓷原料。
4、坩子土 陶瓷原料,是粘土的一种,产于北方地区。它的矿物组成以高岭土为主,其次还有石英等,是北方常用的制瓷原料。
5、瓷石 制作瓷器的原料,是一种由
陶瓷设计与制作 - 图文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是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包括空间的处理和造型表现两方面的能力;另一个也是意义更深远的目的则是训练从事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模拟现实社会实践中的任务让学生解决各种工艺流程上的问题,并挖掘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现在是过去的传承,未来又是现在的延续。没有传统,现在和未来注定是苍白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国家之一。
青瓷的装饰方法十分丰富,有压印刻花堆贴镂雕等。
青瓷与白瓷在唐代随着瓷器的不断发展,开创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即以江浙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
宋代瓷器以南北划分,著名的窑址有北方的定窑汝窑官窑耀州窑均瑶和磁州窑;南方为景德镇窑龙泉窑哥窑建窑吉州窑。 由于官窑为供御之用,生产不计成本,其瓷器的造型与工艺特征及美学追求都和民谣迥然有别。宋代官窑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两处,北宋官窑设在汴京(今开封市),南宋官窑则设在杭州。
青花瓷实在白胎上会有色花纹的一种瓷器。“青花”是一种含钴的金属元素,经高温烧成后,呈现出的蓝色。 功能性
美不能只局限于欣赏,必须深深地扎根于生活之中,功能不仅是最终造物的目的,也是良好设计的先决条件。
陶瓷器有何用处?对功能目的的思考是构成陶瓷
陶瓷基础知识篇
第一章 陶瓷基本知识
陶瓷砖:由粘土或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处理, 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墙面及地面的板状或块状 陶瓷制品,也可以称为陶瓷饰面砖。 一、陶瓷砖的含义及分类 1、按物理性质的分类 瓷质砖 吸水率(E)不超过0.5%的陶瓷砖,特点是玻化程度高,结构致密细腻,断面呈石状,敲击声清脆。(抛光砖、微晶砖、个别外墙砖) 炻瓷砖 吸水率大于0.5%,不超过3%的陶瓷砖,特点是玻化程度及其它物理性能介于陶质和瓷质之间。(外墙砖、彩釉砖、水晶砖等属于这类) 细炻砖 吸水率大于3%,不超过6%的陶瓷砖。 炻质砖 吸水率大于6%,不超过10%的陶瓷砖。 陶质砖 吸水率大于10%的陶瓷砖,正面施袖的也可称为轴面砖坯体未被玻化或玻化程度差,结构不致密,强度不够、断面粗糙,敲击声沉浊。(内墙砖、瓷片等属于这类)。 2、按使用性能的分类
内墙砖 吸水率在10%-15%之间,属于陶质砖。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内墙的陶瓷砖统称内墙
砖。其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表面经施釉处理的叫做釉面内墙砖(俗称瓷片)。
挤出砖 将可塑性配料经过挤压机挤出,切割成型的陶瓷砖。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70题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70题
[日期:2008-01-01] 来源:网络收集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1、“非典”时期,人们常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 )
A.NaCl B.NaClO C.双氧水 D.苯酚
2、医疗上治疗骨折时用来制作石膏绷带的物质是-------------------------------------( )
A.CaCO3 B.CaO C.2CaSO4 H2O D. CaSO4 2H2O
3、误食钡盐,急救方法之一是用( )的稀溶液洗胃。
A.NaCl B.Na2CO3 C.Na2CO3 D.Na2SO4
4、引起粗盐潮解的物质是--------------------------------------------------------------------(
A.KCl B.MgCl2 C.AlCl3 D.Na2SO4
5、下列物质可作为食品防腐剂的是------------------------------------------------------
陶瓷基础知识篇
第一章 陶瓷基本知识
陶瓷砖:由粘土或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处理, 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墙面及地面的板状或块状 陶瓷制品,也可以称为陶瓷饰面砖。 一、陶瓷砖的含义及分类 1、按物理性质的分类 瓷质砖 吸水率(E)不超过0.5%的陶瓷砖,特点是玻化程度高,结构致密细腻,断面呈石状,敲击声清脆。(抛光砖、微晶砖、个别外墙砖) 炻瓷砖 吸水率大于0.5%,不超过3%的陶瓷砖,特点是玻化程度及其它物理性能介于陶质和瓷质之间。(外墙砖、彩釉砖、水晶砖等属于这类) 细炻砖 吸水率大于3%,不超过6%的陶瓷砖。 炻质砖 吸水率大于6%,不超过10%的陶瓷砖。 陶质砖 吸水率大于10%的陶瓷砖,正面施袖的也可称为轴面砖坯体未被玻化或玻化程度差,结构不致密,强度不够、断面粗糙,敲击声沉浊。(内墙砖、瓷片等属于这类)。 2、按使用性能的分类
内墙砖 吸水率在10%-15%之间,属于陶质砖。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内墙的陶瓷砖统称内墙
砖。其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表面经施釉处理的叫做釉面内墙砖(俗称瓷片)。
挤出砖 将可塑性配料经过挤压机挤出,切割成型的陶瓷砖。
陶瓷基础知识篇
第一章 陶瓷基本知识
陶瓷砖:由粘土或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处理, 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墙面及地面的板状或块状 陶瓷制品,也可以称为陶瓷饰面砖。 一、陶瓷砖的含义及分类 1、按物理性质的分类 瓷质砖 吸水率(E)不超过0.5%的陶瓷砖,特点是玻化程度高,结构致密细腻,断面呈石状,敲击声清脆。(抛光砖、微晶砖、个别外墙砖) 炻瓷砖 吸水率大于0.5%,不超过3%的陶瓷砖,特点是玻化程度及其它物理性能介于陶质和瓷质之间。(外墙砖、彩釉砖、水晶砖等属于这类) 细炻砖 吸水率大于3%,不超过6%的陶瓷砖。 炻质砖 吸水率大于6%,不超过10%的陶瓷砖。 陶质砖 吸水率大于10%的陶瓷砖,正面施袖的也可称为轴面砖坯体未被玻化或玻化程度差,结构不致密,强度不够、断面粗糙,敲击声沉浊。(内墙砖、瓷片等属于这类)。 2、按使用性能的分类
内墙砖 吸水率在10%-15%之间,属于陶质砖。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内墙的陶瓷砖统称内墙
砖。其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表面经施釉处理的叫做釉面内墙砖(俗称瓷片)。
挤出砖 将可塑性配料经过挤压机挤出,切割成型的陶瓷砖。
制作泡菜过程中的生物学知识1
制作泡菜过程中的生物学相关知识
董广范
(江苏省贾汪中学,江苏徐州221011)
泡菜是一种以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为泡酸菜类的一种。泡菜
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营养卫生,风味可口,利于贮存。如果自己在家也做一些泡菜,做为每天饭前小菜,或以它配菜,烹成各种菜肴,不失为一件美事。但是泡菜含亚硝酸盐具致癌作用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不易多吃。
一、泡菜制作基础知识。
1.乳酸菌。它是异养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
乳酸。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常用于制作酸奶。
2.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为白色粉末,易
溶于水。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中毒,中毒原因可包括几方面:①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此时原来菜内的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②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一般于腌后20天消失;③有些地区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当用该水煮粥或食物,再在不洁的锅内放置过夜后,则硝酸盐在一些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④食用蔬菜(特别是叶菜)过多时,大量硝酸盐进入肠道,若肠道消化功能欠佳,则肠道内的一些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⑤腌肉制品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