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家庭训练的书籍
“孤独症儿童家庭训练的书籍”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孤独症儿童家庭训练的书籍”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孤独症儿童家庭训练的书籍”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训练问题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训练问题分析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训练效果的保障与维持。现将主要问题做以下概述:
一、以"医"代教,以为医药是解决问题唯一途径,从而造成家庭训练流于形式。 其表现为某些家长对通过教育能够使孤独症儿童良性发展这点存在疑虑,对教育康复缺乏信心。从家长这一心态分析,我认为这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孤独症儿童康复,怎样才算是真正帮助他们。对孤独症儿童,只是表面上的认识,而缺乏对其本质的认识,其实孤独症儿童最大障碍是交往障碍,包括语言障碍。他们常常沉浸在封闭的自我世界中,究其原因是其缺乏或者说是没有外界交往的能力,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这种能力,使他们从自我的世界中走到现实生活中来。当然我们不排除随着医学的发展,药物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为至,尚没有一种医疗手段能够代替教育训练作用,因为有些能力的获得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的培养慢慢得来的。药物只能还人以健全的躯体,为能力的获得提供可能性,而不能起决定作用。这正如众所周知的"狼孩儿"的例子,虽然其有健全的躯体,便由于没有人类的教育环境,因此他只能像狼一样嚎叫,最终能发出有限的语言,还是借助教育的作用产生的。因些,可以这样说,对孤独症儿童的帮助应是以教育为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训练问题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训练问题分析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训练效果的保障与维持。现将主要问题做以下概述:
一、以"医"代教,以为医药是解决问题唯一途径,从而造成家庭训练流于形式。 其表现为某些家长对通过教育能够使孤独症儿童良性发展这点存在疑虑,对教育康复缺乏信心。从家长这一心态分析,我认为这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孤独症儿童康复,怎样才算是真正帮助他们。对孤独症儿童,只是表面上的认识,而缺乏对其本质的认识,其实孤独症儿童最大障碍是交往障碍,包括语言障碍。他们常常沉浸在封闭的自我世界中,究其原因是其缺乏或者说是没有外界交往的能力,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这种能力,使他们从自我的世界中走到现实生活中来。当然我们不排除随着医学的发展,药物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为至,尚没有一种医疗手段能够代替教育训练作用,因为有些能力的获得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的培养慢慢得来的。药物只能还人以健全的躯体,为能力的获得提供可能性,而不能起决定作用。这正如众所周知的"狼孩儿"的例子,虽然其有健全的躯体,便由于没有人类的教育环境,因此他只能像狼一样嚎叫,最终能发出有限的语言,还是借助教育的作用产生的。因些,可以这样说,对孤独症儿童的帮助应是以教育为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发育障碍儿童教育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
Helen McCabe` 翻译 陆汝文2整理
<< 发育障碍儿童教育 >>
罗瓦思写的《发育障碍儿童教育》(1981)是采用行为分析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参考书。应用行为分析法自从1993年以来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界的注意。在莫莉思1993年写的《让我听你的声音》书中,讲了一个有两个孤独症孩子家庭、矫治孩子的方法。他们看了罗瓦思1987写的一篇文章后决定按照他的方法建立家里的强化训练项目。他们的结果显得十分成功。因此现在美国很多家长和专家都在讨论这个教法。
罗瓦思在1981年的书阐明了他的方法。孩子的训练一般是在他三岁半前开始的。每周在家里有三十到四十个小时的训练。就是每星期5—7天的训练,每天4—6个小时(都是一对一的)。这种时间安排不是绝对的,主要是要按照各个儿童的需要调整。一次训练平均2—3个小时(包括休息)。每个项目(5分钟左右)结束之后要休息1—2分钟,每小时也让儿童休息15分钟,那时候他可以自己玩,吃零食,看录像等活动。
罗瓦思这个方法是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它利用操作评定法,这包括三个部分:1)给儿童要求或指令;2)儿童回答或反应;3)强化——如果儿童反应是对的,马上给某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发育障碍儿童教育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
Helen McCabe` 翻译 陆汝文2整理
<< 发育障碍儿童教育 >>
罗瓦思写的《发育障碍儿童教育》(1981)是采用行为分析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参考书。应用行为分析法自从1993年以来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界的注意。在莫莉思1993年写的《让我听你的声音》书中,讲了一个有两个孤独症孩子家庭、矫治孩子的方法。他们看了罗瓦思1987写的一篇文章后决定按照他的方法建立家里的强化训练项目。他们的结果显得十分成功。因此现在美国很多家长和专家都在讨论这个教法。
罗瓦思在1981年的书阐明了他的方法。孩子的训练一般是在他三岁半前开始的。每周在家里有三十到四十个小时的训练。就是每星期5—7天的训练,每天4—6个小时(都是一对一的)。这种时间安排不是绝对的,主要是要按照各个儿童的需要调整。一次训练平均2—3个小时(包括休息)。每个项目(5分钟左右)结束之后要休息1—2分钟,每小时也让儿童休息15分钟,那时候他可以自己玩,吃零食,看录像等活动。
罗瓦思这个方法是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它利用操作评定法,这包括三个部分:1)给儿童要求或指令;2)儿童回答或反应;3)强化——如果儿童反应是对的,马上给某
特殊教育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治疗 孤独症儿童治疗
特殊教育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治疗孤独症儿童治疗
结构化教育
结构化教育是由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建立的一套专门针对孤独
症儿童的教育方法,是在欧美国家获得最高评价的孤独症训练课程。该方法主要针对孤独症儿童在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核心是增进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对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该课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含儿童模仿、
粗细运动、知觉能力、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表达、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等各个方面。强调训练场地或家庭家具地特别布置、玩具及其有关物品的特别摆放;注重训练程序的安排和所谓的视觉提示;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提示、标签、图表、文
字等各种方法增进儿童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运用行为强化
原理和其他行为矫正技术帮助儿童克服异常行为,增加良好行为。课程可以在有关机构开展,也可在家庭中开展。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又称ABA。1987年Lovaas报道对一组19例孤独症儿童采用ABA 疗法干预2年时间,结果有9例儿童基本恢复正常,其他儿童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这一报道引起了轰动。其后许多研究者重复了ABA,
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早期报道AB
特殊儿童儿童孤独症的诊断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临床表现及干预方法
浙江省嘉善县集爱母婴健康中心 李健
一、概念与起源
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Rett氏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非典型孤独症以及其他未特定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基本相同。
孤独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据欧美各国统计,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2-13例。目前,估计在我国约有50万左右孤独症患儿。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2.6-5.7:1。
1943年Kanner最初加以描述。并称之为"情感接触孤独障碍"。当时他报告的11例均在婴儿出生后就起病,故称为婴儿早期孤独症。以后,他和其他学者观察更多病例后,发见有些患儿开始一、二年发育尚正常,以后才起病。现今一般人将起病年龄定为30月以内。
由于孤独症起病如此之早,征状奇特和预后严重,故引起学者的广泛兴趣及社会的关注。美国、英国、加拿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儿童孤独症
(总197) 中国医刊 2005年第40卷第4期
!专家论坛! 5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张建娜(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100020)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70(2005)04-0005-03 儿童孤独症是指起病于婴幼儿期具有社会交往、语言沟通和认知功能特定的发育延迟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精神障碍。依据DSM-3分类又将其归类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由于患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情感反应,行为刻板及语言交流困难等,使他们好像生活在自己到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功能导致的行为综合征。
1.3 神经生化因素 近年许多研究发现在孤独症病儿周围血内五羟色胺(5-HT)含量较高,可能与孤独
[5]
症的发病有关。也有人认为病儿大脑内吗啡含量的空间里,故又称之为自闭症。此症发病于婴幼儿期,少数儿童4~5岁时症状才很明显,男孩发病可数倍于女孩。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
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各国报道有很大差异,约2/万~20/万。本病的患病率首次由VictorLotter(1966)在英国伦敦对8~10岁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4.5/万儿童。我国仅有一些局部地区的患病率报道
[1]
,均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儿童孤独症
(总197) 中国医刊 2005年第40卷第4期
!专家论坛! 5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张建娜(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100020)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70(2005)04-0005-03 儿童孤独症是指起病于婴幼儿期具有社会交往、语言沟通和认知功能特定的发育延迟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精神障碍。依据DSM-3分类又将其归类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由于患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情感反应,行为刻板及语言交流困难等,使他们好像生活在自己到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功能导致的行为综合征。
1.3 神经生化因素 近年许多研究发现在孤独症病儿周围血内五羟色胺(5-HT)含量较高,可能与孤独
[5]
症的发病有关。也有人认为病儿大脑内吗啡含量的空间里,故又称之为自闭症。此症发病于婴幼儿期,少数儿童4~5岁时症状才很明显,男孩发病可数倍于女孩。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
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各国报道有很大差异,约2/万~20/万。本病的患病率首次由VictorLotter(1966)在英国伦敦对8~10岁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4.5/万儿童。我国仅有一些局部地区的患病率报道
[1]
,均
来自星星的孩子――走近儿童孤独症
来自星星的孩子――走近儿童孤独症
一、我园情况简介
苏州市高新区文星幼儿园地处苏州市高新区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真武路,座落于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旁,东临古运河道,听寒山钟声,毗邻秦代的遗迹“秦馀山”、春秋遗迹吴王墓、真山庙。沐千年人文历史,伍数里苍翠葱郁。 二、案例与分析
在我们温暖的文星大家庭里有位“小天使”,他看起来与普通孩子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不同寻常之处。他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缓、行为重复刻板,活?有巳し段Ь哂邢灾?的局限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视力却不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甚至连家长也无从解释。没错,他就是人们常说的“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让我们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
浩浩:5岁、儿童孤独症 语言发育迟缓
浩浩是我们的“沉默天使”他从小班入园起就没有说过话,只会在自己高兴时偶尔发出模仿动物的叫声。经过故事讲述,我们发现浩浩特别喜欢小兔子,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
浩浩终于会喊“兔兔”了。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们观察到浩浩经常在美术角里一遍画一边喊兔兔,运笔果断,笔法老练,“小兔子”的
孤独症生活自理训练教学
孤独症生活自理训练
作者:dingtianbao 来源:日照孤独症康复中心 更新时间:2010-2-26 16:58:45
生活自理不仅对于孤独症儿童,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最基本的能力。然而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来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家长的重心往往在于知识的掌握,而不是生活技能的形成。这也是很多孤独症儿童到8、9岁还不会自己独立穿衣、吃饭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孤独症儿童在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方面都有困难,在像穿衣服、吃饭等适当的社会行为方面往往大部分需要成人的帮助。然而,在科学的训练 和细心的关怀下,大多数孤独症儿童都能够学会相当复杂的自我帮助性技能。但家长并没有有意识地加以训练,致使自己成为孩子永久性的生活保姆。这是最令家长痛心的,也是家长最不希望的。
生活自理一般是指自我服务性活动。在这里,我们从进餐(包括喝水)、洗漱、如厕、穿(脱)衣服四个方面来说明。任何一个生活自理活动都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的链条,因此,我们在训练前,要首先将活动分解成若干个环节,然后根据环节逐一进行训练。可以从第一个环节开始训练,我们称为“前进法”;也可以从最后一个环节开始训练,我们称为后退法;也可以从最简单的环节开始训练,具体情况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