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知识点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知识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知识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
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
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能通过实验或实例,认识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与机械能转化有 关的现象。 3.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 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2.通过动手设计实验,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知道人类如何利用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解决实际问题。提 高运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力学问题的意识。 2.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机械能及其转化”“水能和风能的利用”两部分构成,教学的重点是动能 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为了能够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将动能和势能联系起来, 可以让 学生分析、讨论生活现象,如荡秋千、跳蹦蹦床、拍皮球等过程中物体高度、速度的变化, 进而讨论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引出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规律。 三、教学策略 本节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而且要了解转化过程中遵从的 规律。教学中,以渗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
篇一:《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五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
常德市石门县子良乡中心学校凌黎明
联系电话 13469161968 邮编 41532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机械能,通过对一些物理现象的分析,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 引导学生举例并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的观察,引导学生分析和发现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和物
理原理。
2、 培养学生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机械能守恒问题、弹性势能与动能、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问题。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刚学了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能确认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并了解了决定这些能量大小的因素。也就是说学生为本节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但教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对某种能量的变化的理解并不是很到位的,这恰恰是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有些物理现象需用多个物理知识分
物理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2
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功
●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公式:W=FScosθ
●功是标量,但它有正功、负功。功的正负表示能量传递的方向,即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当时,即力与位移成锐角,力做正功,功为正
当时,即力与位移垂直,力不做功,功为零
当时,即力与位移成钝角,力做负功,功为负
●功是一个过程所对应的量,因此功是过程量。
●功仅与F、S、θ有关,与物体所受的其它外力、速度、加速度无关。
●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即:W总=W1+W2+…+Wn或W总=F合Scosθ
二、功率
●概念:功跟完成功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力(或物体)做功的快慢。 ●公式:(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或瞬时功率)单位:瓦特W
●分类:
额定功率: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即发动机产生牵引力的功率,P实≤P额。
三、重力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公式:
●参考面
①重力势能为零的平面称为参考面;
②选取:原则是任意选取,但通常以地面为参考面
若参考面未定,重力势能无意义,不能说重力势能大小如何
1 ;h——物体具参考面的竖直高度。
选取不同的参考面,
题点系列10:机械能和内能
题点系列10:《机械能和内能》
【例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线悬挂着的物体,它没有做功,它不具有机械能 B.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做功,所以它具有机械能
C.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比乙物体的大,则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 D.甲物体的高度比乙物体的高度大,则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
解析:用线悬挂的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
高度共同决定的,被举得越高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不一定大;物体动能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大小共同决定的,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不一定大.答案:选B
【例2】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具有动能或势能,如果有,说出能量的名称,如果没有,说明原
因.(1)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铅球:___________;(2)悬挂在室内的电灯:__________; (3)玩具汽车中被卷紧的发条: _____________;(4)弹簧: _____________; (5)在空中飞行的波音客机: _________;(6)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列车: _________. 解析:物体只要具有做功的本领,它就具有能,与当时是否正在做功无关.有质量和运动
速度的物体就具有动能;有质量和高度的物体就具
初中物理课堂评价.15.5.机械能及其转化
初中物理课堂评价.15.5.机械能及其转化
初中物理课堂评价.九年级.功和机械能
第五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完成下列“自我评价”小练习
(1)下面是小丽在研究弹性势能时的几个实验片段。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a)小球从高处下落后撞击弹簧片又被弹回高处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顺序是:小球的
_______能→_______能→弹簧片的________能→铁球的_______能→_______能
(b)从图中可看出,小球滚回的高度比刚下落时的高度
略低,说明在这个过程中,铁球的机械能总量______了,有
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了,但能的总量__
___。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 在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先要让跳板尽量压弯一
些,然后被弹起,到最高点后再落入水中,如右图所示。被压弯的跳板具有_____能;运动
员离开跳板后继续上升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能;运动员从最高点往下落的过
程中,________ 能转化成_______ 能。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______ 。(不计
空气阻力)
二、做一做,写一写
将一支有弹力后盖的圆珠笔按在桌面上,松开手,会发现圆珠笔将竖直向上跳起。
请你简单描述一下圆珠笔从松手到上升、下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为什汽么车速行高驶,时胎轮的温度 会得升很高
料是怎燃样使发机动工的作
§21. 机4能械内与的 能互相化转宜市实兴验中 学秦毅
、做功——一变物体内能的另改 种方一式、1机能转械 化内能为
你还有什方么法以使可铁丝的温度 升高吗?
说请出们增它加内的能何从而的来?做是改功变体内能物的一另方式种
2、
内能转化机械能为
、二机热
1
汽、油的结构机
、3油机的构造柴
4、
柴油机的作过程工
5、汽机油柴油与机优、的缺点及用应
油机比汽轻较,用常在车、飞机 和小型汽业农械(机如秧机、插机动喷雾 器上)。油机的柴功大,率被广 泛用于载重车汽拖拉、、坦克、机火车、 轮……
船一想想 油机完汽一个工成作循:环 1活、经历塞个冲程四,别分_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中其 ,_______程冲燃是对气外功做的过程。2、轴旋曲转______圈,活往复_塞____次。_、压缩3程和做功冲程冲中能是量样转化怎 ?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1
§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机械能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3)借助模型或多媒体,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2.方法与过程:
(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做功是改变内能的方式之一。
(2)通过观察演示,认识汽油机,了解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及能量的转化情况。 (3)体验用类比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4)通过阅读“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环境保护”一文,认识燃烧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或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3)通过汽油机的学习以及阅读“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4)通过阅读“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环境保护”,初步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做功可以改变内能,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热机的一般工作原理,热值。就课堂教学而言,主要分为五个活动组成,分两课时进行:
活动一:研究
(物理中考真题)考点14:动能 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选择题
1. (2017四川绵阳,第15题)2017年4月20日19点41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重型运载火箭搭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该型号火箭以液氧煤油为燃料,在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
A. 液氧煤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转化为火箭和天舟一号的机械能 B. 液氧煤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转化为火箭和天舟一号的动能 C.天舟一号的动能和重力时能都增大 D.天舟一号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 (2017山东滨州,第8题)2016年8月16日,我国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如图所示,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解析】
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速度变快,动能变大;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机械能变大.
故选:C.
3. (2017四川自贡,第8题)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a到d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