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思维导图”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思维导图”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思维导图”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
三.解决类自由落体的一般分析方法举例 【例1】一根长5米的铁链悬挂于悬点 O,在距悬点 O 正下方25米处有一小孔 A,现 让铁链由静止下落,求整个铁链穿过小孔 A 所用的时间。 【例2】离地3米高的屋檐口有一个水滴由静止开始滴下,在屋檐口正下方有一扇窗 户,窗户的高度为1米,窗户的上边缘离屋檐口的距离为1米,则该水滴完全通过窗 户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例3】一根长5米的铁链悬挂于悬点 O,在距悬点 O 正下方25米处有一高为1米的 油桶,现在让铁链由静止下落,求铁链完全穿过油桶所用的时间。 【例4】教材 “做一做”:审题:①已知什么条件?(拍摄到的石子位置 A 距石子起 落点的竖直距离为2米) ;②估算时还需要测量什么?(照片痕迹 AB 的长度: ) ; ③还
有什么常识可以用?(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④所求的照片曝光时间对应于石 子运动的哪一段具体的路段? (痕迹 AB 段) ⑤该段的运动特点是不是自由落体? ; (不是) ;⑥如何转化为可以用自由落体规律的问题?(由起落点到 A 的过程是自 由落体过程,由起落点到 B 的过程也是自由落体过程,可以直接套用自由落体的规 律) 【例5】教材《问题与练习》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1)
一:选择题:
1. 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s 匀减速至零,须用时间1 s ,按规定速率为8 m/s 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越过5.9 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 ) A.拖行路程为8 m ,符合规定 B.拖行路程为8 m ,不符合规定 C.拖行路程为4 m ,符合规定
D.拖行路程为4 m ,不符合规定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6.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的物体的g值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小于在北极处
7. 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可
2. 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vt,如图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和加速度a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v?v0?vtv?vv?0t2 B.2
D.a随时间逐渐减小
以算出楼房的高度( ) A.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 C.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s 匀减速至零,须用时间1 s ,按规定速率为8 m/s 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越过5.9 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 ) A.拖行路程为8 m ,符合规定 B.拖行路程为8 m ,不符合规定
C.拖行路程为4 m ,符合规定 D.拖行路程为4 m ,不符合规定
2. 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vt,如图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v和加速度a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v?v0?vtv?vv?0t2 B.2 C.a恒定
D.a随时间逐渐减小
3. 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A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 B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相同,先后自由下落的物体,通过任一高度处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 C 所有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的位移数值上一定等于g/2 D 所有自由落体的位移都与下落时间成正比
4. 沿同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已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这说明 A
高中物理必修1配套习题 第二章 2-1
高中物理必修1配套习题 第二章 2-1
第二章 2-1习题训练
基础训练
1.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可以一端高一端低.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在打点计时器上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答案:B
解析:实验过程中,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防止侧滑,一端高一端低没影响,只是测出的加速度不同,故A项正确,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不能紧靠在计时器上,故B项不正确;应先通电、后放小车,故C项正确;不要让小车碰在滑轮上,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
2.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 )
A.选取记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
答案:ACD
解析:用计数点的方法,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可减小测量误差;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可以减小因速度变化不均匀带来的误差.
3.一辆农用“小
高中物理必修1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同,即速度(v)的变化量与对应时间(t)的变化量之比保持不变(加速度不变),这样的运动是变速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 基本公式
速度时间公式:
位移时间公式:
速度位移公式:
其中a为加速度, ;为初速度, 为末速度,t为该过程所用时间,x为该过程中的位移。
V=V0+at
条件
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 (1)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且保持不变; (2)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分类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即同号),则是加速运动;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即异号),则是减速运动。
规律推导
一、位移公式推导:
(1)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故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公式:
(2) 相邻相等时间段内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一、刹车类问题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刹车线长是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
【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经过5秒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后又返回原点。那么下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一、刹车类问题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刹车线长是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
【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经过5秒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后又返回原点。那么下述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思维导图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 一帖、 二低、 三靠 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 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 滤纸、玻璃棒、 烧杯)
蒸发 不断搅拌, 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 余热蒸发至干, 可防过热而迸溅 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 在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馏 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 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 酒精灯、 温度计、 冷凝管、 接液管、 锥形瓶)
萃取 萃取剂: 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 ② 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③ 要易于挥发。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 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 主要仪器: 分液漏斗
分液 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 上层从上口倒出 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 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 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 使水面没过沉淀物, 等水流完后, 重复操作数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需用的仪器 托盘天平(或量筒)、 烧杯、 玻璃棒、 容量瓶、 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 ⑴ 计算 ⑵ 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 ⑶ 溶解(少量水, 搅拌,
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课时提升作业(七) 2.2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
必修1第二章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课时提升作业
(4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多选题已在题号后标出) 1.(多选)物体A的加速度为3m/s2,物体B的加速度为-5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 B.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A的速度变化快 C.物体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 D.物体B的速度可能在减小
【解析】选B、D。加速度的正负只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因此,A错,B对;速度大小的增减与物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是否一致有关。故C错,D对。 2.(2014·南昌高一检则)有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大的质点加速度必定大 B.若初速度相同,速度变化大的质点加速度必定大 C.若加速度相同,初速度大的质点的末速度一定大
- 1 -
D.相同时间里,加速度大的质点速度变化必定大
【解析】选D。由v=v0+at可知,v的大小除与t有关之外,还与v0和a有关,所以速度v大的其加速度a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