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01钢筋平法图集
“g101钢筋平法图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g101钢筋平法图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g101钢筋平法图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G101平法钢筋构造解析 - 图文
一丁G101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 平法看图要点之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看图原则:先校对平面,后校对构件;根据构件类型,分类逐一细看;先看各构件,再看节点与连接。
1.看结构设计说明中的有关内容。明确底部加强区在剪力墙施工图中的部位及高度范围;
2.检查各构件的平面布置与定位尺寸。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墙柱及洞口布置,查对剪力墙各构件的平面布置与定位尺寸是否正确。特别应注意变截面处上下截面与轴线的梁轴线的关系;
3.从图中(截面注写方式)及表中(列表注写方式)检查剪力墙身、剪力墙柱、剪力墙梁的编号、起止标高、截面尺寸、配筋、箍筋。当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时,应将表和结构平面图对应起来一起看;
4.剪力墙柱的构造详图和剪力墙身水平、竖直分布筋构造详图,结合平面图中剪力墙柱的配筋,搞清从基础到屋顶整根柱或整片墙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构造; 5.剪力墙梁的构造详图,结合平面图中剪力墙梁的配筋,全面理解梁的纵向钢筋、纵向钢筋锚固、箍筋设置要求、梁侧纵向构造钢筋的设置要求等; 6.其余构件与剪力墙的连接,剪力墙与填充墙的拉接;
7.全面理解剪力墙的配筋图,读者可以自己动手画出整片剪力墙各构件的配筋立面
11G101平法图集归类(6)
3.3井字梁
①井字梁通常由非框架梁构成,并以框架梁为支座(特殊情况下以专门设置的非框架大梁为支座)。
②对某根井字梁进行编号时,其跨数为总支座数减1;在该梁的任意两个支座之间,无论有几根同类梁与其相交,均不作为支座。
4.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
4.1框架梁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伸出长度a0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及跨中直径不同的通长筋从柱(梁)边起伸出至ln/3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伸出至ln/4位置。ln的取值规定为:对于端支座,ln为本跨的净跨值;对于中间支座,ln为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 注: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框架梁配置三排非通长筋时,第三排纵筋延
伸至ln/5处;普通非框架梁,第一排非通长纵筋延伸至ln/5处;(于普通非框架梁端部为取跨中正弯矩配筋的构造配筋,通常不需要配置两排);当为配置一排纵筋的弧形非框架梁时,该排纵筋延伸至ln/3处。当为配置两排纵筋的弧形非框架梁时,第一排延伸至ln/3处;第二排纵筋延伸至ln/5处。
4.2悬挑梁(包括其他类型的悬挑部分)上部第一排纵筋伸出至梁端头并下弯,第二排伸出至3l/4位置,l为自柱(梁)边算起的悬挑净长。其他形式应由设计者另加注
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
13G101-11
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解
替代08GI01一11
目录
总说明
l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索引表
1一般构造
钢筋锚固与锚固长度
锚固长度修正,光圆钢筋弯钩
纵向受拉钢筋弯钩锚固与机械锚固
锚固形式,搭接长度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钢筋连接的基本要求、绑扎搭接
机械连接、焊接
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抗震设计受力钢筋要求,受力钢筋代换要求
焊接封闭钢筋,箍筋、拉筋弯钩
并筋
2柱和节点构造
框架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及核算
框架柱节点核心区水平箍筋
嵌固部位和基础顶面
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非连接区
刚性地面柱箍筋加密要求
框架结构顶层端节点配筋做法
短柱,芯柱
框支梁、框支柱
1
3剪力墙
构造底部加强部位
约束边缘构件
水平分布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构造做法扶壁柱、十字和非正交暗柱构造
剪力墙水平钢筋在边缘构件内的构造做法
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胡筋顶端构造
剪力墙连梁、暗梁及边框梁与墙体钢筋位置关系
连梁
地下室外墙转角处钢筋连接
4梁构造
梁纵向钢筋的最小净距,梁下部悬挑板配置吊筋
梁上部非通长钢筋伸出长度
楼层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构造
框架梁上部通长钢筋、架立钢筋
框架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
梁与剪力墙
03G101-1或04G101-3平法图集的一些解释
柱问题
1、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
《03G101-1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对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图集中没有介绍,而且,此类问题查看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找不到详细的介绍,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问题。
① 柱纵筋伸入基础(承台梁,或有梁式筏板基础的基础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一个 laE 还是更多?(甚至有人提出 1.5 倍的 laE )
② 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可以?直锚?而不必进行弯锚?有的人说可以?直锚?;但又有人说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③ 如果柱纵筋伸入基础必须?弯锚?的话,弯折部分长度是多少?有人说是 10d ,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度为 12d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④ 同样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规定?直锚部分长度?不小于 0.5 laE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⑤ 当基础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可以不伸到梁的底部。是这样的吗?
⑥ 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
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解释
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解释:
la: 非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laE: 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bw: 剪力墙的厚度
bf: 转角处的暗柱的厚度 ln: 梁的净跨度 llE:钢筋的搭接长度 hc: 支座的净宽度
λv: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特征值,计算配筋率时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60N/mm2,应按360N/mm2计算;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一级不宜大于100mm,二级不宜大于150mm。
bf: 剪力墙厚度。 bc: 端柱端头的宽度。 bw:剪力墙厚度。
lc: 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图集中表内的数值、1.5bw和450mm三者的最大值,有翼墙 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m。
ln: 梁跨度值。
l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l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l: 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ni:梁本跨的净跨值。 hac:暗柱长度。
Hn: 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hc: 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也表示为端柱的宽度。 hw: 抗震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也表示梁净高)。 hb: 梁截面高度。
Ac: 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构造钢
03G101-1图集与11G101-1图集之100处不同
03G101-1图集与11G101-1图集之100处不同
2012.2.21列表
现简要汇总03G101-1图集及04G101-4图集(以下简称老图集)与11G101-1图集(以下简称新图集)之间的区别,合计100项,仅作为抛砖引玉、释疑解惑之用,时间匆忙,如有不当及错误,望指正。
1、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
7、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檐TY
03G101-1图集与11G101-1图集之100处不同
03G101-1图集与11G101-1图集之100处不同
2012.2.21列表
现简要汇总03G101-1图集及04G101-4图集(以下简称老图集)与11G101-1图集(以下简称新图集)之间的区别,合计100项,仅作为抛砖引玉、释疑解惑之用,时间匆忙,如有不当及错误,望指正。
1、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
7、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檐TY
03G101-1及04G101-3图集答疑
平法图集解答
柱问题
1、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
《03G101-1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对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图集中没有介绍,而且,此类问题查看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找不到详细的介绍,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问题。
① 柱纵筋伸入基础(承台梁,或有梁式筏板基础的基础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一个 laE 还是更多?(甚至有人提出 1.5 倍的 laE ) ② 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可以“直锚”而不必进行弯锚?有的人说可以“直锚”;但又有人说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③ 如果柱纵筋伸入基础必须“弯锚”的话,弯折部分长度是多少?有人说是 10d ,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度为 12d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④ 同样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规定“直锚部分长度”不小于 0.5 laE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⑤ 当基础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可以不伸到梁的底部。是这样的吗?
⑥ 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其
汇总03G101-1图集与11G101-1图集之100处不同20946
汇总03G101-1图集与11G101-1图集之100处不同
现简要汇总03G101-1图集及04G101-4图集(以下简称老图集)与11G101-1图集(以下简称新图集)之间的区别,合计100项,仅作为抛砖引玉、释疑解惑之用,时间匆忙,如有不当及错误,望指正。转帖或复制本帖请注明出处。 1、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 7、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
16G101平法钢筋中一些关于剪力墙的问题
16G101平法钢筋中一些关于剪力墙的问题
1、在03G101-1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答:剪力墙竖向钢筋
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2、剪力墙钢筋、AL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答: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3、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应该伸入柱;答:通常剪力墙水平钢筋放在外侧,如果伸入端柱竖向;4、请问陈总在03G101第47页中“剪力墙水平;答:按照我
1、在03G101-1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
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时,是否只需锚入AL够锚固长度即可?
答: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2、剪力墙钢筋、AL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AL钢筋直径?
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