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长度单位》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2、能力目标: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3、德育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教法设计:

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教学内容:

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

一、知识点: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长度单位》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2、能力目标: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3、德育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教法设计:

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教学内容:

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

一、知识点: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

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息烽县第一小学:张 梅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并能直观判断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 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出角的图形的过程,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活动角、一张长方形纸。

学具准备:小棒、三角板、活动角、长方形纸

课前准备:每个学生桌子上放一个信封,里面装:三根小棒、一个三角板、学生用活动角、一张长方形彩纸。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想不想认识一下?(想)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练习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角的认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1、哪个图形是角,在它的下面打对勾。

2、钝角有( ),锐角有( ),直角有( )

③ ④

⑥ ⑦ ⑧

3、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角。

4、判断对错。

(1)直角都比钝角小,比锐角大 (2)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 (3)一个角有三个顶点、两条边。 (4)在所有的角中,直角是最大的。 (5)一个直角也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把一个角放在放大镜下面,这个角变大了。

(7)老师的大三角板上的直角比我的三角板上的直角大. (8)长方形有4个直角。

(9)三角板上最多可以有3个直角。

(10)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钝角。 5、按要求画图

(1)开口向左的锐角 (2)开口向右的直角

(3)开口向下的钝角 (4)开口向下的直角

(5)画一个直角。 (6)画一个锐角 数线段

方法一:逐一数。就是对一条线段从左往右依次一个一个地

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息烽县第一小学:张 梅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并能直观判断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 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出角的图形的过程,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活动角、一张长方形纸。

学具准备:小棒、三角板、活动角、长方形纸

课前准备:每个学生桌子上放一个信封,里面装:三根小棒、一个三角板、学生用活动角、一张长方形彩纸。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想不想认识一下?(想)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定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有:

长方形 正方形

五角星

三角形

判断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

)

(

)

(

)

(

)

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

1 )个

(

3 )个

( 2 )个

( 5 )个

用不同的方 法做一个角

你能看出下面哪个角最大, 哪个角最小吗?

(1)

(2)

(3)

如果把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后,它还剩下 几个角呢?

0

这两个字母里面一共有几个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3.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估测能力。 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设计情境---阿福做新衣的故事,让学生在充满兴趣中思考:衣服为什么做小了呢?通过小组交流,体会到师傅、徒弟量衣服的标准不一样,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做好?体会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引出直尺。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会用厘米进行简单的测量,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想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阿福做新衣的故事。(以故事引入,并给学生留下悬念,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也为学生体会测量长度需要工具和同一单位的重要性创设了具体的情景。) 2. 这是为什么呢?

3.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分析。 4.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观察自己的直尺,你发现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84-85页1、“试一试”和“想想

做做”第1-5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

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放满各种图形的不透明布袋(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圆形、六边形)、小棒、两根硬纸条、

四、教学方法

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 1、“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84-85页1、“试一试”和“想想

做做”第1-5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

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放满各种图形的不透明布袋(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圆形、六边形)、小棒、两根硬纸条、

四、教学方法

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 1、“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84-85页1、“试一试”和“想想

做做”第1-5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

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放满各种图形的不透明布袋(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圆形、六边形)、小棒、两根硬纸条、

四、教学方法

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