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高孟菊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高孟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高孟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高孟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九年级上册《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
怀疑与学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譬如、腐草为萤、虚妄”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教学难点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
17 怀疑与学问 教案3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顾颉刚)
教学目的:
1、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2、掌握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论证的方法与层次结构。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三、新课教学。
1、了解作者简历与论题的关系。
题目是用一个并列短语作标题,论证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怀疑”与“学问”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难道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的精神吗?
作者的简历。
2、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根据议论文的结构划分: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辩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第三部分:(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填写表格。
中心论点:
1、怀疑是——(1)对于传说,(论证)
分论点: (2)不论对于——。(论证)
2、怀疑是——(论证)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二、讲解课文。
1、议论文的三要素。
2、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道理、引证、比喻、对比。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和道理论证。)
3、举出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的例子,并说说它们
《怀疑与学问》练习题与答案
《怀疑与学问》练习题与答案 习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
1.以下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墨守成规不拘一格寸步难行富国强兵
B.不求甚解不攻自破耳目一新欢天喜地
C.寸土必争入木三分孤方自赏艰难困苦
D.耳闻目睹见多识广开卷有益拾金不昧
2.下面各句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1).一切学问家,()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
(2).我们()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
疑。
(3).怀疑()是从消极方面变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A.不仅不论不但只有
B.不但只有不仅不论
C.不仅不但不论只有
D.不但不论不仅只有
3.辨析下列复句,写出复句的类型
A.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
B.不信它,因为它\非\。()
C.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变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
语文 -怀疑与学问优秀6篇
篇一:《怀疑与学问》 篇一
内容预览:
第17课《怀疑与学问》精品教案
【教学构想】
《怀疑与学问》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说理透彻的议论文。
因此,我想从议论文教学的结构人手,既注重课文的整体把握,又注重语言文字的教学,使两者得到统一,从而使传统教法与教学创新得以有机结合。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3.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难点: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知识面广,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因此特别喜欢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
18《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比赛课一等奖
一、 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 【顾颉刚】(1893—1980) ,原名诵坤, 字铭坚, 江苏苏州人。 中国历史学家、 民间文艺研究家, 古史辨学派创始人, 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 奠基人。
【代表作】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 《妙峰山》 《顾颉刚民俗论著集》 《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
二、 预习检测:
1、 字音
程颐( ) 譬如( )
虚妄( ) 停滞( )
2、 词义
不攻自破: 不用攻击, 自己就破坏了。 多指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 未经批驳, 就露出了破绽。
辨伪去妄: 识别虚假的, 去掉无事实根据的(多指理念或学说) 。
三、 教学目标:
1、 学会议论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会分析论证方法和思路。
2、 品味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3、 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观点, 认识到怀疑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逐渐在求学过程中做到不轻信, 善思辨。
四、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凿井得人 吕不韦《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
国人道之, 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8《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比赛课一等奖
一、 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 【顾颉刚】(1893—1980) ,原名诵坤, 字铭坚, 江苏苏州人。 中国历史学家、 民间文艺研究家, 古史辨学派创始人, 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 奠基人。
【代表作】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 《妙峰山》 《顾颉刚民俗论著集》 《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
二、 预习检测:
1、 字音
程颐( ) 譬如( )
虚妄( ) 停滞( )
2、 词义
不攻自破: 不用攻击, 自己就破坏了。 多指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 未经批驳, 就露出了破绽。
辨伪去妄: 识别虚假的, 去掉无事实根据的(多指理念或学说) 。
三、 教学目标:
1、 学会议论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会分析论证方法和思路。
2、 品味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3、 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观点, 认识到怀疑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逐渐在求学过程中做到不轻信, 善思辨。
四、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凿井得人 吕不韦《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
国人道之, 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新课标语文《怀疑与学问》学案1
九年级语文教案学案
《怀疑与学问》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2.学习设立分论点论证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培养“怀疑精神”,领会其实质。
【课前预习】
1.作者作品
顾颉刚(1893—1980.12.25)历史学家。江苏吴县人。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助教。任多所大学的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院士,《文史》杂志社总编辑,大中国图书局编辑所长兼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任中科院、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等。
2.重点字词。
懒惰.()大儒.()塾.师()停滞.()
视察:
腐草为萤:
虚妄:
墨守:
不攻自破:
辨伪去妄:
流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熟悉内容,找出各段的中心句或归纳各自然段的段义。
【课堂探究】
(一)整体把握内容结构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
九年级语文教案学案
2.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归纳
2018新人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教案与说课稿教学设计
课课题 怀疑与学问 型 1. 学习本文提出论点的写法,举例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教学目2. 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标 3. 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学习本文提出论点的写法,举例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点 教学难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点 教 具 德育渗学习并体会治学必须有怀疑的精神。 透 教学过程 初 备 一、创设情境、目标认定 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怀疑的精神,通过怀疑来明辨是非,从而建立起新的学说。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顾颉刚写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看作者是怎样阐述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 词语积累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二次备课 多媒体 新授 案序 墨守:战国时期的墨子善于守城,后来就用\墨守成规\表示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它自己就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辨伪去妄: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 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2.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
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_(2)
《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具备初步的消费常识。
(2)使学生掌握一些购物的简单常识,知道购买时应讲究货比三家,经济适用原则,形成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3)引领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增强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
(4)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难点分析:通过课堂体验,了解购物小知识,形成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买过东西吗?你会买东西吗?你们可别小看这买东西啊,买东西不光有趣,那里面还藏着许多学问呢!如果你掌握了这门学问,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否则,就有可能买到质量差、价钱高、甚至是假冒伪劣商品。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这购物中的学问呢?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购物的学问。(板书课题)
二、学问探究
活动一:“记好家庭购物账”
教师活动:引语—— 只要购物,就要花钱,也就是大人们常说的日常开支。你家日常开支有哪些?和爸爸妈妈聊一聊,帮助他们记录家庭的开支情况。 出示表格,学生填写。
我家每日开支统计表
根据记录情况,你对家庭开支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周恩来红军小学 陆 娟
一、 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齐读课题)。
师:剪枝有哪些学问呢?再读课题,读出你心中的疑惑。(再读)
2、上节课,我们读通读熟了课文,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这些词语你们能读好吗? (出示:远近闻名 挥舞 抚摸 充满信心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指名读
读了这些词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3、王大伯和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4、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小作者走进桃园,走近王大伯,认真体会——剪枝的学问。
二、精读课文二、三段
1、同学们还记得小作者几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3次)“我”第一次走进桃园心理有哪些变化?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词语。(出示阅读要求: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想一想“我”第一次走进桃园心理有哪些变化?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词语。)
2.指名回答,(提示:注意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刚进桃园时小作者先的心理是怎样的?后来又是怎样?最后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3、你们找的很准确,“作者”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