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大手法八大原则
“品管七大手法八大原则”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品管七大手法八大原则”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品管七大手法八大原则”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品管七大手法061210
第一章
第二章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QC统计手法概述 数据与图表 查检表
散布图层别法 直方图 拍拉图 特性要因分析图 管制图封面封底2
一.前言. 二.管理循环 管理、改善与统计 P-D-C-A循环 三.QC STORY 四.QC七大手法与ISO 9000统计技术
一.何谓数据 就是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数值和资料等事实.因此 形成数 据最重要的基本观念就是:数据=事实. 二.数据的分类1.依特 A.定性数据:以人的感觉判断出来的数据,例如:水果的甜 度或衣服的美感. B.定量数据:长度,时间.重量等测量所得数据,也称计量 值;(特点连续不间断)以缺点数,不良品数来作为计算 标 准的数值称为计数值.(特点离散性的数据) 2.依来源 A.市场数据 B.制程数据 C.检验数据
三.应用数据须注意的重点 1.搜集正确可用的数据 2.避免个人主观的判断 3.掌握事实的真相 四.整理数据的方法. 1.机器整理法(电脑软件….)2.人工整理法(卡片.笔记….) 3.实例说明5
五.整理数据的原则 1.发生问题而要采取改善对策前,必须有数据 作为依据. 2.对于数据使用目的应清楚了解 3.当数据搜集完成后,应立即使用它. 4.数据的整理与运
品管七大手法讲义
品管七大手法
1. 特性要因图(鱼剌图、因果图、石川图)
2. 检查表(查检表、点检表), 3. 层别法, 4.散布图 5.柏拉图 6.直方图 7.控制图
品管七大手法应用及相互关系
1. 根据问题,探讨可能之原因(特性要因图) 2. 收集数据(检查表)
3. 检讨数据之间的关系(层别法,散布图)
4. 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影响较大之2-3项进行重点控制(柏拉图,直方图) 5. 对变异进行控制(控制图)
特 性 要 因 图 一.何谓特性要因图:
1. 特性要因图:对于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间或所期望之效果(特性)与对策间之关系,以箭头连结,
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种图形.
2. 特性要因图的来源:特性要因图为日本品管权威学者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发明的,故又称石川图.
又因其形状似鱼剌,故亦称鱼剌图.其目的在于阐明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亦称因果图. 二.特性要因图的制作要领: 1. 决定问题(或质量)的特性.
2. 准备适当的纸张,绘出特因要因图的骨架,将特性写在右端,自左划上一条粗线(称母线),代表制
程.
3. 把原因分类成几个大类,每大类划于中骨上,依制程一般分为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 4. 探
IE七大手法八大浪费
IE七大手法八大浪费
一、IE人员主要从事的七个方向,它们是:
1.研究与开发管理;2.生产系统设计与控制;3.效率工程;4.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5.实施规划与物流分析;6.工业卫生与安全;7.人力资源管理。
二、基础IE里的东西:
IE手法包括:方法研究(程序分析、动作分析),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等,但好象不够七个。在现场IE里,IE七大手法包括: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搬运分析,动作经济原则,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
三、台湾公司教材里面的
1、工程分析。2、搬运工程分析。3、运动分析(工作抽查 work sampling)
4、生产线平衡。5、动作分析。6、动作经济原则。7、工厂布置的改善。
四、其它的各种说法 1、IE七大手法为:作业分析、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时间分析、稼动分析、布置搬动分析、生产线平衡
2、七大手法 :流程分析法、动作分析法、动作经济原则、 时间研究、工作抽查法、人机配置法、工作简化法
3、七大手法:动作改善法(动改法)、防止错误法(防错法)、5*5W1H法(五五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法)、人机配合法(人机法)、流程程序法(流程法)、工作抽样法(抽样法)
4、七
品管七大手法1 - 图文
品管七大手法/李傳政 老師
改善手法
改善手法 管制圖 VA/VE PM TPM MBO 5S IE7手法 時間 1924年 1947年 1951年 1971年 1954年 1955年 1961年 地點 內容 美國修華特 管制圖 美國GE公司 價值分析/工程 美國 預防保養 日本電裝 全面參與式生產保全 美國 目標管理 日本中央勞動災害防整理/整頓/清掃/清潔/教止協會 養 美國 流程程序圖/防呆法 動作分析/人機圖 五W法/時間研究/ 稼動分析 日本科技連盟石川馨 特性要因圖/查檢表/ 柏拉圖/層別法/ 直方圖/管制圖/ 散佈圖 日本科技連盟石川馨 QC STORY 日本石橋 方針管理 日本科技連盟納谷嘉親和圖/關連圖/ 信 系統圖/矩陣圖/ 箭頭圖/矩陣數據解析 法/過程決策程序圖 日本豐田 看板管理零庫存 美國 QC工程表/管制圖/ QC STORY /製程能力分析/GAUGE R&R 日本 群體訪談/意見調查/定位分析/發想查撿表/表形式發想法/Conjoint分析/品質表 美國韓默 企業再造 QC7手法 1962年 QCC手法 1962年 1964年 MBP 新QC7手法
血压治疗的七大原则
血压治疗的七大原则
高血压是“无形的杀手”。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已超过10%,有约1.6亿患者,大城市的患病率超过20%。高血压及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高血压治疗的”七大原则(SCP)” 包括: 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终身治疗原则;
2)长效、缓释制剂, 平稳控制血压原则; 3)小剂量联合用药原则; 4)个体化、种族化治疗原则; 5)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 6)改善生活方式治疗原则; 7)增加依从性原则。
分别阐述如下:
1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终身治疗原则 高血压是由于血管内压力增加导致血压
1
升高,多数患者早期常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头昏、失眠等,只在体检时发现有高血压。临床上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首次就诊时,已有左心室心肌肥厚(LVH)。故需及时、定期、全面体检, 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 根据检查结果(血压水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合并疾病), 明确病变程度, 进行危险度分层, 从而早治疗, 逆转或减轻心、脑、肾、眼底、血管等靶器官损伤。除了极少数高血压如肾血管性高血压通过去除致病因素或肥胖性高血压通过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减肥、控制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
工业工程中七大手法,八大浪费
现场成本降低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1)改进质量
2)改进生产力
3)降低库存
4)缩短生产线
5)减少机器停机时间
6)减少空间
7)降低生产交期
品质管理不是那一个部门或那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公司所有成员的共同责任,需要明白的是:要从每一个小小的环节都去考虑,综合起来才能做好整个产品的品质,要懂得:下一工序就是客户.
品质是管理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精益生产之品质管理强调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要从操作者,机器,模具,工具,材料和生产过程等方面保证不出现不良品.
它强调从根源上保证品质
■在每一道工序进行检查,着重员工的质量意识,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若某工序出现问题,由于不能满足下工序需求,生产线立即停止工作,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一般是个人与集体配合解决问题
设计时考虑质量问题
产品结构标准化
减少零件数目
零件标准化
第一次就做好
全体人员参与
不用库存来稳隐藏质量问题
什么叫品质成本(COQ)
品质成本
预访成本
鉴定成本
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
自检与互检在工作中通常被称做\双检\主要是实施自主管理.
(1)对工序实施自检和互检
A,教育
质量七大原则培训讲解(ISO)
通过案例,由表入里,通俗易懂
通过案例,由表入里,通俗易懂
通过案例,由表入里,通俗易懂
通过案例,由表入里,通俗易懂
通过案例,由表入里,通俗易懂
通过案例,由表入里,通俗易懂
通过案例,由表入里,通俗易懂
通过案例,由表入里,通俗易懂
通过案例,由表入里,通俗易懂
通过案例,由表入里,通俗易懂
通过案例,由表入里,通俗易懂
alc_-品管新七大手法简介
品质管理数据的统计方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简介
课程纲要:
v關聯圖——理清複雜因素間的關係;
v系統圖——系統地尋求實現目標的手段;
v親和圖——從雜亂的語言資料中汲取資訊;
v矩陣圖——多角度考察存在的問題,變數關係;
vPDPC法——預測設計中可能出現的障礙和結果;
v箭條圖——合理制定進度計劃;
v矩陣資料解析法—多變數轉化少變數資料分析;
课程目的:在管理上應用統計技術的方法和觀念,在全員努力之下來滿足顧客要求.
第一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作用
計技術的方法和觀念,在全員努力之下來滿足顧客要求和社會要求。 當前企業應具備品質意識、問題意識、危機意識、改善意識,尋求自身工作的改善方法,在管理上應用統
在品質活動中所採用的統計方法,即我們常講的“品管七大手法”和“品管新七大手法”。
一、品管新七大手法的來源:
V 1972年日本科技聯盟整理出七個新手
法;
V 1977年在日本開始在企業中推行實施;
V 1978年由日本水野滋、近藤良夫教授召開研討會命名爲“品管新七大手法”;
V 1979年日本科技聯盟正式公佈品管新七大手法。
v品管新七大手法在品管手法中的地位:
並不取代品管七大手法;
與品管七大手法相輔相成;
與品管七大手法的差異。
二、品管新七大手法淺說
品管新七大手法的特點:
会计信息八大原则解析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定义
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前四项是首要质量要求,后四项是次要质量要求)
1.可靠性。(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可靠性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如提供虚假经济业务和会计信息需要停止会计核算、会计报告。 2.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投资者和债权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其他等)的经济决策(如购买哪个企业股票)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如经营是否亏损)、现在(如目前企业拥有多少资源支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或者未来的情况(如企业能否持续生存下去)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
ISO质量体系八大原则
质量体系八大原则的详细解释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顾客既指组织外部的消费者、购物者、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方,也指组织内部的生产、服务和活动中接受前一过程输出的部门、岗位和个人。
顾客是每个组织存在的基础,组织应把顾客的要求放在第一位。
实施“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组织应采取以下措施:
1 调查、识别并理解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2 确保组织的各项目标,包括质量目标能直接体现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3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沟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4 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活动或措施;
5 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力求顾客满意;
6 兼顾顾客与其他相关方之间的利益。
(二)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组织的领导者,即最高管理者,是“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领导者要做许多事情,其中关键是是在组织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组织的所有层次上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信念、公平公正和伦理道德观念。
实施“领导作用”的原则,组织最高管理者将采取下列措施:
1 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相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