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行政(本)第二篇第四章自测题
“社会工作行政(本)第二篇第四章自测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社会工作行政(本)第二篇第四章自测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社会工作行政(本)第二篇第四章自测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毛概第四章自测题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毛泽东于()年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A.1954 B.1955 C.1956 D.1957 2、下列哪一文献标志着我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人的正确思想从哪儿来》 C.《关于国家资本主义》 D.《论十大关系》 3、()是我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4、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之间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不同路线之间的矛盾 5、()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 A.列宁
《毛概》自测题(第四章)
《毛概》自测题(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中国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性质是( )
A. 新民主主义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 ) A.社会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半殖共产主义体系民地半封建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4.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土地和财产 5.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西南交大高数自测题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
1 x
t,得x ln t2 1 ,故
x
t2 1 ln t2 1 tln t2 1 t2 1 ln t2 1 2t
tt 12
tln t2 1 tdln t2 1 2 ln t2 1 dt 2
2t2 t2 1 1 22 2 tln t 1 2dt 2 tln t 1 2 2 t 1 t 1
1 2 tln t2 1 2 dt 2 2 t 1
2 2 tlnt 1 2t 2arctant C1
2tln t2 1 4t 4arctant
C
2C
2求 arctanxdx 22x(1 x)
arctanxarctanxarctanx 1 arctanxd dx dx arctanxdarctanx x2(1 x2) x2 1 x2 x
arctanx11 arctanx arctan2x xx2arctanx11 arctan2x 2x2x1 x arctanx1x 1 arctan2x dx 2 x2x1 x
arctanx11 arctan2x lnx ln 1 x2 C x22
lnsinx3求 2 sinx
lnsinx2 s
毛概第四章自测题(2014修订版)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毛泽东于()年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A.1954 B.1955 C.1956 D.1957 2、下列哪一文献标志着我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人的正确思想从哪儿来》 C.《关于国家资本主义》 D.《论十大关系》 3、()是我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4、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之间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不同路线之间的矛盾 5、()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 A.列宁
第四章 传热自测
第四章 传热
1、填空或选择
1. 多层壁稳定导热中,若某层的热阻最大,则该层两侧的温差____ 。 2. 一定流量的流体在f25×2.5mm的直管内,作强制的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ai=1000W/m2·℃,如果流量和物性不变,改在f19×2mm的直管内流动,其ai为____ W/m2·℃。
A.1259; B.1496; C.1585; D.1678。
3. 水与苯通过间壁换热器进行换热。水从20℃升至30℃,苯由80℃降至40℃,则最小值流体为___ ,此换热器的传热效率e=____ 。 4. 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内设置折流挡板的作用在于_________ 。 5. 有一套管换热器,在内管中空气从46℃被加热到50℃,环隙内有119.6℃的水蒸气冷凝,管壁温度接近___ ℃。
A.35; B.119.6℃ ; C.77.3 。
6. 对膜状冷凝传热,冷凝液膜两侧温差愈大,冷凝传热系数愈____ 。 7. 在列管换热器中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有:甲)传热管的壁稳接近加热蒸气温度; 乙)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则: A.甲乙均合理; B.甲乙均无理;
C.甲合理,乙无理; D.甲无理
第四章 行政职能
第四章行政职能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行政职能概述
第二节 行政职能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
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 —— 温家宝 2002年十六大
第一节 概述一、现代行政职能问题的由来和发展——罗斯福“新政”(1)历史背景: 1929-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A.经济持续衰退 美国工业生产下降55.6%;GDP从1044亿$下降到410亿$ B.金融体系接近崩溃 美国5000家银行倒闭,到1933年有21个州采取关闭银行的保护性措 施 C.失业剧增 失业率高达18.2% D.社会危机 产生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守夜人”的弊端暴露出来
(2)“新政”的主要内容——“伸出看得见的手” A.核心精神 以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以国家干预为核心 B.具体措施 a.扩充总统的立法职能 b.扩充总统的行政职能 建立总统办公厅和各种辅助机构, 总统直接领导预算局、经济顾问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 c.扩充总统的经济职能 设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等经济管理机构; 第一次规定联邦政府对华尔街(Wall Street)的管制
(3)“新政”的实施成果:重新振兴了美国经济 A.结束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自由主义经
第二篇 资产评估实务第四章 固定资产评估:机器设备
第二篇 资产评估实务第四章 固定资产评估:机器设备
第二篇 资产评估实务
第四章 固定资产评估:机器设 备part1 固定资产及机器设备的评估概述 一、固定资产评估的特点 单位价值大,影响因素复杂(固定资产反复进入生 产过程,其实物状态和功能均会发生一些变化),一般以单台或单件 为评估对象。
工程技术性强,专业门类多,对评估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
多种估价标准的价差较大
如,重置成本法、市场比 较法、收益法和清算价格法,这些价格标准其数额差异往往很大(价 格构成要素不同,市场条件差异大)。
第二篇 资产评估实务第四章 固定资产评估:机器设备
二、机器设备评估的特点1.机器设备的分类 按财会制度和设备的经济用途分:生产用/非生产用/未使用/待处理/租出/融资租入机器设备
按机器设备的的用途:A:通用(如各种金属切削机床、
锻压、铸造、运输、动力等设备)// B:专用(行业特点强,工程 技术要求差异大,在企业机器设备中占的比重较大,故将其进一 步细分为:专用机器制造设备,专用港口码头设备和铁路施工设 备,石化/冶金矿山/纺织/轻工/食品工业/电力工业/运输/邮电通讯及 其它行业专用设备)// C:非标准机器设备或单件为评估对象。
2.评估特点:针对不同
第四章 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社会知觉 第二节 对人知觉——印象形成 第三节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第四节 第五节 社会认同及群体认同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一、社会知觉的含义
社会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 简单的反应(包括视、味、听、嗅、触觉),是对 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体验。 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整个客观事物 在大脑中的反映。
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知觉的含义 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
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 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是指通过他人 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知觉,进而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 (2)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3)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 (4)因果关系知觉:是指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在 有关的一系列社会知觉中对其因果关系的知觉。
社会心理学
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 知觉的对象。 (2)对他人行为
第四章 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社会知觉 第二节 对人知觉——印象形成 第三节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第四节 第五节 社会认同及群体认同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一、社会知觉的含义
社会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 简单的反应(包括视、味、听、嗅、触觉),是对 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体验。 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整个客观事物 在大脑中的反映。
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知觉的含义 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
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 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是指通过他人 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知觉,进而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 (2)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3)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 (4)因果关系知觉:是指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在 有关的一系列社会知觉中对其因果关系的知觉。
社会心理学
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 知觉的对象。 (2)对他人行为
第四章第二节
第二节 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一、系统结构模型化基础
(一)结构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任何系统都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与结构的整体。结构即组成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现代企业在内的大规模复杂系统具有要素及其层次众多、结构复杂和社会性突出等特点。在研究和解决这类系统问题时,往往要通过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进行系统的结构分析,以求得对问题全面和本质的认识。
结构模型是定性表示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的本质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关联情况的模型。结构模型化即建立系统结构模型的过程。该过程注重表现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是系统认识、准确把握复杂问题,并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阶层性是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基本特性,在结构模型化过程中,对递阶结构的研究是一项重要工作。
结构分析是一个实现系统结构模型化并加以解释的过程。其具体内容包括:对系统目的--功能的认识;系统构成要素的选取;对要素间的联系及其层次关系的分析;系统整体结构的确定及其解释。系统结构模型化是结构分析的基本内容。
结构分析是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是系统优化分析、设计与管理的基础。尤其是在分析与解决社会经济系统问题时,对系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