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派家庭治疗核心理论
“结构派家庭治疗核心理论”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结构派家庭治疗核心理论”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结构派家庭治疗核心理论”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
第三讲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案例一:洗手的康康
?十六岁,男,每天洗手三四十次,双手发白,皮肤浮肿。被诊断为强迫症。 ?急坏了父母。尤其是母亲,整个心都在儿子身上。
?每次洗手必向母亲报告。母子之间的对话全围绕洗手或不洗手的话题。 ?太空人家庭
?一家三口来到咨询室
4.主要内容
?核心概念\\结构\\亚系统\\界限
?行为障碍的发展
5.核心概念-结构
?僵硬界限-脱离\\模糊界限-缠结
?结构(structure):人际交往的循环模式,用来界定和稳定人际关系的形态。
?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
?家庭的功能组织,它决定家庭成员怎样进行交互作用
?等级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
?家庭的功能组织,建立在清晰的代际界线基础之上,父母保持控制和权威的地位
?家庭成员互动的组织模式
?在家庭成员之间反复互动的过程中形成 ?常见的家庭互动方式
?妻子罗嗦? 丈夫逃避? 妻子更罗嗦? 丈夫更逃避……
? 母亲严格,子女松散;母亲干净,子女邋遢;母亲紧张,孩子放松
?一旦形成,反过来影响互动
?互动模式? 规则? 强化结构
?如何发现家庭的结构?
?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互动,结构才会凸现出来 ?不
结构式家庭治疗
结构式家庭治疗
尹平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
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心理治疗界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一些治疗师们把心理治疗的视角从个体自身,扩大到个体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于是被称为心理治疗领域中的第四势力,家庭治疗学派在战后的美国拉开了序幕。在随后到来的家庭治疗百家争鸣的时代里,结构式家庭治疗(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像是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驰骋在众多家庭治疗流派的洪流之中。
结构式家庭治疗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萨尔瓦多.米纽钦(Salvador Minuchin)创建的。此流派以简洁和实用两大特点,在20世纪70—80年代称雄于整个家庭治疗界,成为家庭治疗学派中影响最深、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流派,同时也带动了家庭治疗的发展。家庭治疗在进入21世纪后,虽然后现代和整合式的家庭治疗是主流,但结构式家庭治疗,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技术方面,通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依然是家庭治疗界最具特点的主流学派之一。 第一节:发展历史与代表人物
同其它的家庭治疗流派一样,结构式家庭治疗起源于现实的需要以及新理论的影响。对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产生起主要影响的方法论是系统论和控制论,同时还吸收借鉴了社会学中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治疗对象不只是病人本人,而是通过在家庭成员内部促进谅解,增进情感交流和相互关心的作法,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中病态情感结构,以纠正其共有的心理病态,改善家庭功能,产生治疗性的影响,达到和睦相处,向正常发展的目的。
特色所在——
其治疗的重心在于如何运用家庭结构、沟通、角色扮演等观念来改善人际关系,因此属于人际关系方面的治疗。
家庭治疗的特点,是不去注重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而把焦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上。
家庭治疗主要关注包括结构、角色、沟通模式、成员界限、权力关系等在内的家庭动力。
家庭治疗的起源和发展
v 最早以家庭作为治疗对象的是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他于20世纪30年代在伦敦对患精神疾病的儿童及其家庭进行座谈及心理教育。
v 家庭治疗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精神分析学家阿克曼(Ackerman 1958)认为,异常的人来自于异常的家庭,与其说来访者需要帮助不如说整个家庭需要帮助,进而提倡治疗病人时要把治疗个体的观点转向整个家庭,才能更广泛地了解家庭结构和功能。
v 阿克曼是家庭治疗最早的倡导者和比
系统家庭治疗的基础和原则
系统家庭治疗的基础和原则
系统家庭治疗的基础和原则
宣
煦
系统家庭治疗的基础和原则
系统家庭治疗的发展特征一、实行和密切关注某些模式与“赋予” 它的理论,并通过它们来丰富自己 。 二、反复验证,必要时修改上述模式与 治疗关系。 上两个过程相互关连。
系统家庭治疗的基础和原则
所谓模式是什么?特征——惯常行为。 结构——现实,关系。 规则——相互作用。 格局——过程,交流,权利。 范型——生活,控制和预测。 氛围——价值,情感。 背景——文化,信仰等 。
系统家庭治疗的基础和原则
家庭模式指什么?相互作用过程,系统运转规律,隐蔽的 行为方式,未觉察的潜规则,现实结构, 个人建构,家庭意识形态,特殊的关系, 情感交流、利益交易的游戏规则,角色 分配、地位升降、权力角逐、互动格局, 某种氛围、背景,价值观,家庭传统, 信念信仰,宗教文化等 。
系统家庭治疗的基础和原则
家庭治疗模式一、心理教育模式:讲授精神病学知识,教导家 属如何正确对待和帮助病患。 二、精神动力模式:以集体方式对家庭进行心理 分析。 三、行为模式:以家庭为单位开展行为治疗。 四、交流模式:基于信息论,着眼于成员间的交 流与沟通。 五、系统(策略)模式:运用三论解析家庭结构 与规划治疗技术。
系统家庭治
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五种沟通姿态
讨好型家庭50%不管他们感觉什么或想什么,都说“是”
责备型家庭30%不管他们感觉什么或想什么,都说“不是”
电脑型家庭15%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对别人的感觉毫无反应
打岔型家庭0.5%其行为表现似乎是、否、或感觉不存在
一致型家庭4.5%人是真实的
1.讨好型
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来的压力。
言语——同意:"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
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 "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
2.指责型
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
言语——不同意:"你永远做不好任何事情" "你到底怎么搞的?" "都是你的错。"
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
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3.超理智型
逃避现
Linux设备驱动核心理论课
“小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最难理解的部分不知不觉中已经讲完了,今天的课程就简单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咱们的Linux设备驱动核心理论课也差不多了…”
“最难的部分?已经讲完了?我咋没感觉呢..你讲的真是太好了,太通俗易懂了,太..”小王调皮的说。 “切,就你嘴甜,我还不知道你啊,小脑筋..”我白了小王一样。
那么今天呢?今天就讲讲IO内存静态映射。在将Linux移植到目标电路板中,通常会建立外设IO内存物理地址到虚拟地址的静态映射,这个映射通过在电路板对应的
map_desc结构体数组中添加新的成员来完成,map_desc结构体的定义如下: struct map_desc {
unsigned long virtual; //虚拟地址
unsigned long pfn; //__phys_to_pfn(phy_addr) unsigned long length; //大小 unsigned int type; //类型 }
将Linux操作系统移植到特定平台上,MACHINE_START到MACHINE_EDN宏之间的定义针对特定电路板而设计,其中的map_io()成员函数完成IO内存的静态映
Linux设备驱动核心理论课
“小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最难理解的部分不知不觉中已经讲完了,今天的课程就简单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咱们的Linux设备驱动核心理论课也差不多了…”
“最难的部分?已经讲完了?我咋没感觉呢..你讲的真是太好了,太通俗易懂了,太..”小王调皮的说。 “切,就你嘴甜,我还不知道你啊,小脑筋..”我白了小王一样。
那么今天呢?今天就讲讲IO内存静态映射。在将Linux移植到目标电路板中,通常会建立外设IO内存物理地址到虚拟地址的静态映射,这个映射通过在电路板对应的
map_desc结构体数组中添加新的成员来完成,map_desc结构体的定义如下: struct map_desc {
unsigned long virtual; //虚拟地址
unsigned long pfn; //__phys_to_pfn(phy_addr) unsigned long length; //大小 unsigned int type; //类型 }
将Linux操作系统移植到特定平台上,MACHINE_START到MACHINE_EDN宏之间的定义针对特定电路板而设计,其中的map_io()成员函数完成IO内存的静态映
释意派翻译理论
柯平:释意学派的翻译理论(2008-08-17 10:35:07)
释意学派的翻译理论
柯 平
中国翻译研究》2005年第1期
(南京大学外语学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93])
摘要:释意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于法国,是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有影响的学派。该派理论直接来源于口译实践,认为翻译不是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单向解码过程,而是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本文从产生背景、对翻译性质与目的的认识以及对翻译过程的解析三方面对该学派进行了介绍与评析。
关键词: 释意学派 口译 翻译理论
The Interpretive School of Translation Theory Ke Pi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Abstract: An influential school of thought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le théorie de l’interprétation) emerged in the late 1960s in Franc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家庭教育因素及心理治疗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家庭教育因素及心理治疗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社会各方面都在探索这一问题。而青少年不良性行为是青少年犯罪的温床。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朋友难免会产生不良行为,社会、学校和家庭正是造成青少年不良行为的三大因素。本文主要讨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影响,以及家庭心理治疗对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矫治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不良行为 家庭教育 心理治疗
青少年不良行为主要有:厌学情绪与逃学、离家出走、赌博、偷窃、说谎、社会暴力、网络成瘾、早恋、少女不良行为、不良交往、逆反、不健康的迷恋与崇拜、精神病态、自杀、迷信、吸烟、饮酒和吸毒、校园适应不
良等。
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用人才,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目标,当青少年不良行为出现后,更所的非议和指责都指向了学校,这几年教育改革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是国家重视、社会关注、学校实践的很好的尝试和实践。在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的声音中,我们应该听到更多来自家庭的声音,看到更多来自家庭的行为和努力。因为青少年不良行为的产生,家庭教育不良是重要
家庭与婚姻治疗2011(1)
家庭与婚姻治疗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刘学兰 liuxl0604@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婚姻与家庭概述(2课时) 婚姻与家庭的常见问题(2课时)家庭与婚姻治疗的理论与技术(12课时)
家庭与婚姻治疗的案例分析(2课时) 中国文化与家庭治疗(2课时)
参考书目
[美]曾文星:《夫妻的关系与婚姻治疗》,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曾文星:《家庭的关系与家庭治疗》,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JoEllen Patterson,Lee Williams:《家 庭治疗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美]Virginia Satir:《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
参考书目(二)
[美]M.P. Nichols等:《家庭治疗理论与方 法》,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I. Goldenberg等:《家庭治疗概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V. Satir:《萨提亚治疗实录》,世界图 书出版公司2006年。 [美]S. Minuchin等:《家庭与夫妻治疗:案例 与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家庭是世界的微缩。研究家庭就可以了 解世界:家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