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幼儿园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幼儿园”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幼儿园”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幼儿园”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认识100以内的数
执教:殷丹萍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21—23页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
2、结合具体情景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百。
3、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体会数是数出来的,体验数数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教学难点: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数应是多少。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你能按顺序说一说吗?这里最大的数是几?20的后面还有很多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1、师:请小朋友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好在那里。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师: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23?
小结:一捆是1个十,2捆是2个十,3根是3个一,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23?
2、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摆出指定的数,看谁能摆得最清楚。先摆24根小棒,再摆29根小棒,要求学生说出是看样摆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执教者: 课
第1课时 题 数数,数的组成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教学目标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重点 小学难点 教学准备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弄清数的组成 理解计数单位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 学 过 程
修一、 复习。 1、看投影片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 新授课。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 改意见 教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教材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材将以上诸内容组合成以下逻辑结构:
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概念,本套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将数概念的教学划分为若干阶段。在儿童步入小学校门的第一个学期,就组织他们学习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在儿童步入小学校门的第二个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五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活动名称: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主要教学领域:科学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运用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吸引住了幼儿的注意力,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换,互补规律。
活动目标:
1.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换,互补规律。
2.会看图自编加法应用题,并能正确摆出加法算式。
3.激发孩子兴趣。
重难点分析:掌握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
活动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积木,魔方,小鸭,橡皮泥等,猴子毛绒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猴孩儿来做客的情境导入。
小朋友,今天花果山上的猴孩儿来我们班做客了,看来了几只小猴子?(出示五只小猴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二、复习5的组成
现在我们和小猴子来玩一个我问你答的游戏吧:
师:小朋友,告诉我,5可以分成1和几?(同时播放课件)
幼:XXX,告诉你,5可以分成1和4.
…
三、学习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 (播放课件)
1学习2的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
师:小猴子来做客我们用什么招待他们呢?猴子喜欢吃什么?我先拿一个大桃子给小猴子,又拿一个小桃子给小猴子,我一共给了小猴子几个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一: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识。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课教学中创设了小朋友到南极做客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景,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态度中学习新课。
2、关注学生亲历探究、思维展现的学习过程,尽显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学习。本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亲自数一数企鹅、海豹、海鸥的只数,让学生亲历数100以内数的过程,又让学生动手摆小棒,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在操作中感知,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发展了学生数感。
3、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整个课堂教学我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主,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但教完后,我有了更深的感悟: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摆
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
《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的教学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万以上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数100以内的数、掌握100 以内数的组成、读写等;体会计数单位“百”产生的必要性,认识计数单位“百”及100以内数位的顺序。为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位”,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知道“10个十是100”,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2. 在建立数概念的过程中,借助学具操作进行抽象概括,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在数数中建立数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有两个: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2
幼儿园相邻数的教案
幼儿园相邻数的教案
【篇一:大班数学活动 学习相邻数】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相邻数 活动设计背景
《学习相邻数》是学前大班的一节数学活动,是让幼儿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数的含义,知道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1~10的苹果卡片和1~10的梨卡片,,1~10的蘑菇房子,10个小动物卡片。音乐及视频。 活动过程
一、到森林里游玩
1、(播放去郊游音乐)。苹果队的小朋友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并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
2、草莓队的小朋友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师提问:和你挨着的朋友是谁?你的邻居是谁?你的好朋友是谁? 二、小动物搬家
1、森林王国今天特别热闹,小动物搬到它们
幼儿园相邻数的教案
幼儿园相邻数的教案
【篇一:大班数学活动 学习相邻数】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相邻数 活动设计背景
《学习相邻数》是学前大班的一节数学活动,是让幼儿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数的含义,知道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1~10的苹果卡片和1~10的梨卡片,,1~10的蘑菇房子,10个小动物卡片。音乐及视频。 活动过程
一、到森林里游玩
1、(播放去郊游音乐)。苹果队的小朋友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并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
2、草莓队的小朋友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师提问:和你挨着的朋友是谁?你的邻居是谁?你的好朋友是谁? 二、小动物搬家
1、森林王国今天特别热闹,小动物搬到它们
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
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
【篇一:认识水果蔬菜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两种水果,能准确的说出两种水果的名称。 2、幼儿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活动重点:能准确说出水果的名称。 活动难点:能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或味道 活动准备:水果实物、切好的果盘、神秘袋两个、神迷盒两个、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基本活动 1、出示神秘袋 师:“宝贝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两个神秘的袋子,里面有好多的好吃的,想不想吃?(想) 师:“那你们知道里面装的什么好吃的吗?”(不知道) 师:“老师也忘了里边装的什么啦?我来……(老师假装往出拿)诶,老师请两个小朋友来帮老师,谁愿意来?” 师:“***、***你俩来摸一摸”(请幼儿过来,先摸一摸,提醒幼儿只能摸一个)“***猜一猜,你摸到了什么呀?”“宝贝,那你摸到了什么呀?”(幼儿进行猜测,是哪种水果之后再拿出验证) 师:“那我们拿出来看一看,到底是不是**?” (通过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例如,苹果) 师:“呀,这是什么啊?苹果。那***猜对了没有?拍拍手吧。 师:“谁能告诉我这个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呀?它长什么样子的?”(如幼儿说不来提醒是圆圆的还
文库精品文档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朋友认识10以内相邻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朋友(认识10以内相邻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朋友(认识10以内相邻数)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相邻数。
2、感知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纸制小猪卡片5个、小猫卡片6个、小猴卡片7个,1-10的长条点卡 2、数字卡1-10,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6的相邻数
1、教师将三种动物卡片散贴在黑板上。 提问:黑板上三种动物卡片有什么不同?
2、谁能把一样动物卡片放在一起,并且把它们排队。 3、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请小朋友在每种动物下面用数字卡表示它们得数目。
4、动物卡片是怎么样排队的?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5、为什么5个小猪卡片排在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6个小猫卡片排在7个小猴卡片后面? 6、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6比5怎样?6比7怎样? 二、感知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1-10的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卡。 2.教师指着8的长条点卡,提问:图上几个圆点? 请找出比它少1的小朋友和比它多1的大朋友。 3.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4.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三、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