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题答案
“国开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题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国开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题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国开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题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试题1
一、填空题:(每题1分,计 10 分)
1. 采用浮动安装的刀具有:___镗___刀或__铰__刀。
2. 钻削工作条件差的“三难”指的是:_切入_难、__排屑__难和__散热__难。 3. 切削钢材时,车刀的前角增大,切屑变形____减小_____。 4. 插齿是按____展成法_____的原理来加工齿轮的。
5. 选用你认为最合适的刀具材料。低速精车用_高速钢_;高速铣削平面的端铣刀用_硬质合金_。 6. 切削用量三要素为:_切削速度_ 、_进给量_ 、__背吃刀量__ 。 7. 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___。 8. 当高速切削时,宜选用(高速钢)刀具;粗车钢时,应选用(YT5)。 9. 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切削温度(增加)。 10. 影响切削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是__工件材料____。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 10 分)
11. 金属的切削过程的实质是一种偏挤压过程。( √ )
12. 现代以制造技术为重点的工业革命,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 ) 13. 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进给量。( × )背吃刀量 14. 自激振动的频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答案2
一、名词解释
1.误差复映:由于加工系统的受力变形,工件加工前的误差以类似的形状反映到加工后的工件上去,造成加工后的误差
2.工序: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3.基准:将用来确定加工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
4.工艺系统刚度:指工艺系统受力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5.装配精度:一般包括零、部件间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和接触精度等
6.刀具标注前角: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
7.切削速度:主运动的速度
8.设计基准: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9.工艺过程:机械制造过程中,凡是直接改变零件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0.工序分散:工序数多而各工序的加工内容少
11.刀具标注后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12.砂轮的组织:磨粒、结合剂、气孔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13.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的尺寸之差,也就是某道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
二、单项选择
1.积屑瘤是在(3)切削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 ①低速②中低速③中速④高速
2.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为(1)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
第一篇工程材料
一、填空题
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
2、金属材料的常用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屈服强度σs 和抗拉强度σb 。
3、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态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4、金属材料的塑性指标主要有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两种。
5、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塑性一般可通过拉伸试验来测定。
6、常用的硬度测量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
7、常用的洛氏硬度测量标尺有 HRA 、 HRB 、 HRC 。
。
8、金属材料常用的冲击韧性指标是冲击韧性值a
k
9.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10.控制金属结晶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和附加振动和搅拌。
11.按照几何形态特征,晶体缺陷分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12.在铁碳合金相图上,按含碳量和室温平衡组织的不同,将铁碳合金分为六种,即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铁、共晶白口铁、过共晶白口铁。
13.奥氏体是碳在γ-Fe 中的固溶体,它的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
14.铁素体是碳在α-Fe 中的固溶体,它的晶体结构是体心立方。
15.各种热处理工艺过程都是由加热、保温、冷却三个阶段组成。
16.普通热处理分为_ 退火、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第 1 页共25 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避免空走刀;或是车削完后把工件从原材料上切下来。(4.3)
表面质量:通过加工方法的控制,使零件获得不受损伤甚至有所增强的表面状态。包括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状态。
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刀具的标注角度是刀具制造和刃磨的依据,主要有: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切削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安装位置的变化和进给运动的影响,使得参考平面坐标系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刀具实际角度与标注角度的不同。刀具在工作中的实际切削角度称为工作角度。
粗基准——未经过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常值系统误差当连续加工一批零件时,这类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或是保持不变
刀具耐用度:是指刃磨后的刀具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所用的切削时间
刀具标注后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刀具标注前角: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
刀具寿命是指一把新刀具从开始投入使用直到报废为止的总切削时间
定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准确的位置。
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积屑瘤粘附到刀具的前刀面上靠近刀刃处,形成的一块很硬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第 1 页 共 25 页
名词解释
避免空走刀;或是车削完后把工件从原材料上切下来。(4.3)
表面质量:通过加工方法的控制,使零件获得不受损伤甚至有所增强的表面状态。包括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状态。
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刀具的标注角度是刀具制造和刃磨的依据,主要有: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切削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安装位置的变化和进给运动的影响,使得参考平面坐标系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刀具实际角度与标注角度的不同。刀具在工作中的实际切削角度称为工作角度。
粗基准—— 未经过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常值系统误差当连续加工一批零件时,这类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或是保持不变
刀具耐用度:是指刃磨后的刀具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所用的切削时间 刀具标注后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刀具标注前角: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
刀具寿命是指一把新刀具从开始投入使用直到报废为止的总切削时间 定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准确的位置。
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积屑瘤粘附到刀具的前刀面上靠近刀刃处,形成的一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第 1 页 共 25 页
名词解释
避免空走刀;或是车削完后把工件从原材料上切下来。(4.3)
表面质量:通过加工方法的控制,使零件获得不受损伤甚至有所增强的表面状态。包括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状态。
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刀具的标注角度是刀具制造和刃磨的依据,主要有: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切削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安装位置的变化和进给运动的影响,使得参考平面坐标系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刀具实际角度与标注角度的不同。刀具在工作中的实际切削角度称为工作角度。
粗基准—— 未经过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常值系统误差当连续加工一批零件时,这类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或是保持不变
刀具耐用度:是指刃磨后的刀具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所用的切削时间 刀具标注后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刀具标注前角: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
刀具寿命是指一把新刀具从开始投入使用直到报废为止的总切削时间 定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准确的位置。
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积屑瘤粘附到刀具的前刀面上靠近刀刃处,形成的一块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加工套类零件的定位基准是( D )。
A.端面 B.外圆 C.内孔 D.外圆或内孔 2. 磨刀、调刀、切屑、加油属于单位时间哪部分。( C ) A.基本 B.辅助 C.服务 D.休息
3. 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 B )来保证。 A.基准重合 B.互为基准 C.自为基础 D.基准统一 4. 平键连接中,传递转矩是依靠键与键槽的( C )。 A.上、下平面 B.两端面 C.两侧面 D.两侧面与底面 5. 常用的光整加工的方法中只能减少表面粗糙度的是( C )。 A.研磨 B.高光洁度磨削 C.超精加工 D.珩磨 6. 轴类零件加工时最常用的定位基准是( C )。 A.端面 B.外圆面 C.中心孔 D.端面和外圆面 7. 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A )。
A.精基准 B.粗基准 C.互为基准 D.自为基准
8. 定位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定位称为( B )。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
试卷代号:8622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补修课程考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基础》试题
题号 分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一 二 三 总分 1.在铁一渗碳体相图中,有四条重要的特征线,合金冷却通过下列特征线时:
(1)通过ECF水平线,发生_________反应,C点称为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其含碳量为__________。
(2)通过PSK水平线,发生_________反应,S点称为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其含碳量为___________。
(3)ES线又称为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奥氏体冷却到此线时,开始析出________________。
(4)GS线又称为_________,奥氏体冷却到此线时,开始析出___________。
2.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组织、_________________组织和__________________组织。
3.钢的淬透性是指钢在淬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加答案期末考试
考试试题一
一、 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强度 2.前角 3.铁素体 4.正火 5.六点定位原理
二、填空题(15分,每空1分)
1. 常用的硬度测定及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 。 2. 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 、 和 。
3. 一般切削加工中,切削用量包括 、 和 。 4. 通常把砂型铸造的造型方法分为____________ 和机器造型两大类。 5. 刀具标注角度坐标系的三个坐标平面分别是基面、________和_______。 6.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____________精度和____________精度。 7. 机械加工时,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工艺系统。影响该系统受力变形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 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 通过切削刃选定点的基面是( )。
A.垂直于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B.与切削速度相平行的平面 C.与过渡表面相切的表面 D.与进给平面垂直的平面 2.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卷A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影响刀具的锋利程度、减少切屑变形、减小切削力的刀具角度是:( ) A. 主偏角; B. 前角; C. 副偏角; D. 刃倾角; E. 后角。 2. 某中等载荷齿轮拟选用45钢制造,其可能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 ( ) A.淬火+低
温回火 B.调质+表面淬火 C.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D.淬火+ 氮化 3.下列刀具材料中,综合性能最好,适宜制造形状复杂的机动刀具的材料是:( ) A. 碳素工具钢; B. 高速钢; C. 硬质合金 4. 高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回火温度
升高其 ( ) A.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 B.强度硬度提高 ,塑性韧性下降 C.强度韧性提高,塑性硬度下降 D.强度韧性下降,塑性硬度提高 5. 滚动轴承钢GCr15的最终热处理应该是 ( ) A.淬火+低温回火 B.渗碳+淬火+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