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例
精心整理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例【三篇】
【篇一】
一、说教材 《平移与旋转》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P41-42页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辨认锐角、钝角,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中的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
精心整理
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学会分辨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积极参与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旋转和平移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渗透了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是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 教学难点是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实践操作法 二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建构主义学也认为,小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例
精心整理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例【三篇】
【篇一】
一、说教材 《平移与旋转》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P41-42页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辨认锐角、钝角,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中的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
精心整理
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学会分辨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积极参与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旋转和平移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渗透了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是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 教学难点是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实践操作法 二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建构主义学也认为,小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好习惯 不 懂 就 问 教材简析:
本文叙述了孙中山小时侯学习的故事。“不懂就问”不单是一个学习习惯的问题,它反映了学习者的乐于思考和探究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迫切求知的热情。孙中山长大后能够开创辛亥革命的伟大事业,与这种态度、这种精神、这种热情有密切的联系。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着力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也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多角度考虑的。学习时,要体会孙中山不懂就问、敢于质疑的精神,明白“不懂就问”的好处。
教材安排了认字17个:私、诵、思、例、段、糊、涂、晃、呆、鸦、雀、拿、厉、既、养、良。写字7个:孙、思、诵、刚、鸦、良。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会写9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建议:
初读课文后,老师可以问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不大重要的问题。善于问是逐步形成的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只要爱问、敢问,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后再逐渐培养学生善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必有问必答,最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
《搭一搭(二)》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P6和P7《搭一搭(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搭房子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且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
教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图
淘淘和笑笑正在一起玩小棒搭房子的游戏,6根小棒可以搭一个房子,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小棒? (1)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 16÷6=2(个)……4(根) 教师巡视指导。 2.教学竖式
教师: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2
6丿 1 6
1 2
4……余数
小组讨论:二六十二,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3.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图
老师要把画有坦克的13张卡片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那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目录一览表
第 2 页 共 93 页
第 3 页 共 93 页
第 4 页 共 93 页
净峰中心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教学设计
课题
分橘子
课时安排
1 课时
1.进一步探索竖式除法,把握有余数的竖式除法中各部分的含义。 学习 目标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把握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探究有余数的竖式除法。 4.培养学生有组织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1.把握有余数的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进行竖式除法中,会试商,会书写有余数的除法。
重点 难点
课前 挂图学生准备小圆片。 准备 基本 环节 集体资源 (一)、激发兴趣,培养看图思维 展示 14 个橘子,及“每盘放 4 个橘子,14 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培养学生思维动向: 寻找已知:14 个橘子,每个盘子放 4 个 寻找未知:需要几个盘子? (二)、探究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 过程 1.展示实物或者图画。梳理未知和已知,串联成句,阅读。 2.小组合作探究已形成的数学问题。 每盘放四个橘子,14 个可以放几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索, 在组织者的组织下学习, 培养学生倾听、 记录,能根据问题进行有目的地学习。 正确进行有余数的竖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强调:解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春季一学期已经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以下几方面: 一、备课方面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反馈,认真搜集每课的知识要点。 二、教学方面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部章节试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复习作业
知识点: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练习:
1、( )里最大能填几?
3×( )<16 ( )×5<41 6×( )<33 8×( )<46
( )×9<81 4×( )<25 ( )×7<67 7×( )<49 2、用竖式计算。 24÷ 6= 55÷ 8=
3、解决问题
(1)每盘放5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2)14个橘子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40÷ 7= 65÷ 9= 49÷ 8=
59÷ 9= 9÷ 4= 40÷ 4=
1
(3)27个红果,每6个穿成一串,可以穿成几串,还剩几个?
(4)71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5)一张桌子围6个人,46个人至少需要几张桌子?
(6)一块花布长25米,做1套衣服要3米,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8)有28人要坐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需要几条船?
(9)有52颗纽扣,每件衬衫钉7颗,可以钉几件衬衫,还剩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部章节试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复习作业
知识点: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练习:
1、( )里最大能填几?
3×( )<16 ( )×5<41 6×( )<33 8×( )<46 ( )×9<81 4×( )<25 ( )×7<67 7×( )<49 2、用竖式计算。
40÷ 7= 65÷ 9= 49÷ 8=
59÷ 9= 9÷ 4= 40÷ 4=
3、解决问题
(1)每盘放5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2)14个橘子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3)27个红果,每6个穿成一串,可以穿成几串,还剩几个?
(4)71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5)一张桌子围6个人,46个人至少需要几张桌子?
1
24÷ 6= 55÷ 8=
(6)一块花布长25米,做1套衣服要3米,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7)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十年的变化》教学设计
《十年的变化》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47~48《十年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三位数的连续进位方法,掌握“满十向前一位进1”。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加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经验目标: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利用学过的旧知,通过自主思考、迁移学习新知。 4.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也就是“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纠正学生在遇到连续进位往往容易遗漏加上进上来的1,养成认真做题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很多珍奇的动物,你都知道哪些? 生:我知道大象,老虎,熊猫??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十年前和现在的青山县动物园。(出示课件)你们有没有发现青山县野生动物园有什么变化吗?
生:环境好了,动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原来只有87种,现在增加了139种。)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青山县野生动物园现在有多少种动物?”
【设计意图:创设了一个同学们喜欢的生活情境,自然的通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123467单元试卷
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评价等级 在相应等级上划“v” 优 良 达标 待达标 一. 想一想,填一填。(每空2分,共20分) 1. 5乘6写作();3乘8写作()。
2. 两个乘数都是6,写成乘法式子是(),表示()个()相加,
写成加法式子是()。
3. 一个乘数是8,另一个乘数是6,这个式子写作(),读作()。 4. 3个人吃饭,需要( )双筷子;4辆三轮车,有()个车轮。 二.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8分) 1.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 7×2表示7和2相加。() 3. 2×4读作2乘4。() 4. 5×2和2×5积相等。() 三.开动脑筋想一想。
1. 写出乘法式子。(每小题1分,共12分) 6+6+6+6=()×()=()×() 9+9+9=()×()=()×() 2+2+2+2+2=()×()=()×() 4+4+4+4+4=()×()=()×() 1+1+1+1+1+1=()×()=()×()
3+3+3+3+3+3+3=()×()=()×() 2.照样子,摆一摆。(每小题10分,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