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发现磁场
“奥斯特发现磁场”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奥斯特发现磁场”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奥斯特发现磁场”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6.2奥斯特的发现
巢湖二中初中部九年级物理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6.2奥斯特的发现 主备教师 孙功宝 学生年级 九 辅备教师 周大更 黄小波 课时 1 学生对科学奥秘存在着天然的好奇心,对探究科学奥秘存在着强烈的愿望。学生已经学习学情分析 了一些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对探究电与磁之间的奥秘同样存在着强烈的愿望和 好奇心 。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了解奥斯特实验,知道电流的磁效应。 能用右手螺旋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 通过观察体验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规律及磁场方向 教学重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难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方法 讨论、观察、实验探究为主。 教学资 源准备 长直导线、电池、小磁针、 螺线管、玻璃板、铁屑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 二、引入新课: 早在奥斯特之前的很多科学家注意到了这样的事实: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有许多的共同点。猜想到:这两种现象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为找到这种联系,很多科学家做出了不懈的探索,都没有成功,直到 1820年4月,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联系的存在,第 一次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下面我们就沿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评介
王群
(美国布鲁明顿印第安纳大学)
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由于在“经济治理、尤其是在公共资源治理方面”的卓越贡献,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她颠覆了公共财产只有交由中央权威机构管理或完全私有化后才能有效管理的传统观念,证明使用者自主治理的公共池塘资源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去的优于人们先前根据标准理论所预测的结果。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息息相关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从1982年起就一直是奥斯特罗姆的研究重点之一。它致力于解释包括应用规则在内的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中的政策后果,为资源使用者提供一套能够增强信任与合作的制度设计方案及标准,并且用来评估、改善现行的制度安排。经过30多年的不断完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如今已成为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的“操作指南”。本文从理论和时间两方面介绍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最新发展。
一、 理论基础
奥斯特罗姆认为,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有着多重渊源,它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非合作博弈论中都可以找到理论依据,是综合了多重学科的一组分析框架。它既可以用来研究静态制度安排,也可以用来研究新规则和新技术不断出现的动态制度安排
磁场
稳恒磁场
一、选择题
(A)?B?dl?2?0I; (B)?B?dl??0I; 【 B 】
L1L21. 如图,流出纸面的电流为2I,流入纸面的电流为I,则下列叙述哪个正确?
(C)
?L3B?dl??0I; (D)?B?dl???0I。
L1
2. 在均匀磁场中放置三个面积相等,通有相同电流的线圈,一个正方形,一个矩形,一个三角形。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 D 】 (A)正方形线圈受磁力为零,矩形线圈受到的合磁力最大; (B)三角形线圈受到的合磁力和最大磁力矩均为零; (C)三角形线圈受到的最大磁力矩最小; (D)三个线圈受到的最大磁力矩相等。
??3. 磁场的高斯定理?B?ds?0,说明稳恒磁场的性质:(1)磁场是无源场;(2)
S磁场力是非保守力;(3)磁力线是闭合曲线;(4)磁场是无势的场.其中正
确的是【 A 】 (A) (1),(3); (B)(1),(3),(4);
发现
这天早上,打工妹胡秀梅从手机回收店里走出来,发现路边有一个卖书的流动摊位,于是便上前翻看。
书摊不大,但种类不少,可只有一个顾客在跟摊主讨价还价。胡秀梅原本只想随便看看,并没想买书,可当她拿起一本名为《发现》的书,翻看了几页后,发现内容很精彩,于是临时决定买书。一看定价是20元,她也不讲价,拿出一张20元的票子往书摊主面前一放,指着书后面的定价处说:“这本书20块,我买了。”书摊主是一个60多岁的老汉,戴着一副老花镜,他转头仔细看了一下书的定价,确认后,点点头,收了钱,说:“姑娘,把书给我,我给你找个袋子装起来。”急着赶车的胡秀梅说了句“不用了”,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书摊。
走出没多远,胡秀梅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姑娘,等一等”,急于赶车的她没回头,加快了步伐,跟竞走似地小跑起来,直奔前方的公共汽车站。
胡秀梅急速到达车站,眼看就要上车了,突然有人在身后拉住了她,把她吓了一跳,她猛地回头一看,拉她的人正是卖书的老汉,她大声问道:“你干吗?”
老汉气喘吁吁地说:“要……要不是我经常
磁场复习
磁场小结
(一)磁场:
1. 在电流和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丹麦奥斯特实验电生磁)
2. 磁体的磁极和电流磁场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磁现象的电本质。
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S N
S N S N
3. 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4.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磁体磁极、电流、运动电荷有磁场力作用。 (二)描述磁场: 1. 磁感(应)强度:B
I场??(定义式)?B? (1)定义:I?B时,B?? ILr??F安 (2)方向:即磁场方向,即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N极指向(非F安方向,F安⊥B) (3)单位:特斯拉,符号T。1T?1NA·m
(4)磁场叠加:几个场电流在某点的磁感强度B等于各场电流单独在该点产生Bi的矢量和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磁感线:
?磁场方向(B方向)在该点切线方向。 (1)?
磁场强弱(B大小)疏密? (2)在磁体外部磁感线N→S,在磁体内部S→N,是闭合曲线。
(3)5个典型磁场磁感线分布图(立体
恒定磁场
10 恒定磁场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均给出了4个~5个答案,其中有的只有1个正确答案,有的则有几个是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一运动电荷q,质量为m,以初速v0进入均强磁场中,若v0与磁场的方向夹角为α,则 ( )
A. 其动能改变,动量不变 B. 其动能和动量都改变 C. 其动能不变,动量改变 D. 其动能和动量都不变
2. 一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如果粒子质量增大到2倍,入射速度增大到2倍,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增大到4倍,则通过粒子运动轨道所包围范围内的磁通量增大到原来的几倍。 ( )
A. 2倍 B. 4倍 C. 1/2倍 D. 1/4倍
3. 长直电流I2与圆形电流I1共面,并与其一直径相重合如图(但两者间绝缘),设长直电流不动,则圆形电流将
磁场1
2016万卷作业卷(二十五)
磁场1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新课标I高考真题)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
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2.(2015福建高考真题)如图,由某种粗细均匀的总电阻为3R的金属条制成的矩形线框abcd,固定在水平面内且处于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中。一接入电路电阻为R的导体棒PQ,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ab、dc以速度v匀速滑动,滑动过程PQ始终与ab垂直,且与线框接触良好,不计摩擦。在PQ从靠近ad处向bc滑动的过程中( )
4.(2015新课标2高考真题)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边向上。当金属框绕ab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a、Ub、Uc.已知bc边的长度为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Ua> Uc,金属
恒定磁场
1 恒定磁场
rr1.真空中位于'点的点电荷q的电位的泊松方程为( )
2.由( )可知,无界空间中的恒定磁场由恒定磁场的散度和旋度方程共同决定
3.恒定磁场在自由空间中是( )场
4.磁通连续性定律公式 物理意义:穿过任意闭和面的磁通量为
( )。即进入闭和面S的磁力线数与穿出闭和面S的磁力线数( ),磁力线是闭和的
5.安培环路定律公式 物理意义:磁感应强度B沿任意
的乘积
闭和路径l的线积分,( )穿过路径l所围面积的总电流与 6.一个载流的小闭和圆环称为( ) 7.电流环的面积与电流的乘积,称为( )
8.在远离偶极子处,磁偶极子和电偶极子的场分布是( )的,但在偶极子附近,二者场分布( )
9.磁力线是( )的,电力线是间断的 10.介质在磁场作用下会产生( )
11.磁化引起的分子电流、原子电流相当于( )
12.磁偶极子产生( )磁场,叠加于原场之上,使磁场发生变化。磁化的结果使介质中的合成磁场可能减弱,也可能增强
13.介质磁性能分类:( )磁性介质,( )磁性介质,铁磁性及亚铁磁性介质
14.( )磁性介质:二次磁场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导致介质中合成磁场减弱
磁场说课稿
磁 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磁场》
我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构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磁场》的学习要以磁现象为基础,同时又为“电与磁”的研究作铺垫。因此,本节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设计理念: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②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③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
①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②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这种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4)重点:磁场概念。 难点:磁场和磁感线
“磁场”看不见,摸不到,十分抽象,难于理解。初中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场”这个概念,学习的难度较大,所以磁场的概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节采用“类比法”来突出这个重点;磁感线可以形象的描绘磁场,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动手练习来突破“磁感线”这一难点。
(5)教具
自制风车、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磁场演示仪、小磁针、钢钉、多媒体设备
二、
发现法
发现法
21蔡银河 22柯梦蝶 23刘晓明
24段凤飞 25陈梦珠 26王 丹
概念:发现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教学的初步知识和
概念直接向儿童讲解,而是引导儿童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逻辑数学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他们的动作,是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头脑中对事物的数、形、时、空等知识建构的结果,任何外部力量不能代替它。发现法正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在发现活动中,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积累思考,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发现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幼儿通过自主活动,通过积极思考,独立地去发现并获取新的知识。
发现法的四种形式 :
⒈操作实验,即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自己发现获得数学的初步知识。如讨论“轻重与材料,轻重与体积大小的关系”,我们可以让幼儿掂量或用天秤称量比较,最后,从大量的操作经验中发现“材料相同,体积越大,就越重;反之就越轻。材料不同,虽然体积相同,但重量却不同。”
⒉组织观察,即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再进行思索,然后抽象出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