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的换算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的换算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三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的换算教学反思”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的换算教学反思”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小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学习分两年两个阶段进行,即:二年级上学期认识厘 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三年级上学期认识分米、毫末和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更加系统和完善的认识。作为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我设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 1、活动中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提倡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悟数学方法,即“做中学、学中悟”。学生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在此基础上,这学期我通过各种测量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了1厘米和1米的表象,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估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强估算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估计意识的培养是小学生急需加强的一种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某种实物大约有多长,测量大约长度、宽度和高度,使学生了解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的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糙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
三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小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学习分两年两个阶段进行,即:二年级上学期认识厘 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三年级上学期认识分米、毫末和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更加系统和完善的认识。作为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我设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 1、活动中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提倡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悟数学方法,即“做中学、学中悟”。学生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在此基础上,这学期我通过各种测量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了1厘米和1米的表象,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估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强估算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估计意识的培养是小学生急需加强的一种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某种实物大约有多长,测量大约长度、宽度和高度,使学生了解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的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糙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篇)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师 华秀毓
“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我在教学中始终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尽管学生在课上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
在课刚开始,我将学生原有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作为学生的课前测试,有少数学生不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针对这一现象展开教学,很好地把握住了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认识种面,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讲述,用媒体随机演示;二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从而揭示分与秒的内在联系。三是学习看钟表的方法;四是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上时刻时,不是教师教给学生怎样认,而是指导学生观察,感知要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拨一个时刻,然后说出来,引导大家讨论,最后再有教师归纳总结。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有了实践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会学习。在练习时,我出示了一个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篇)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师 华秀毓
“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我在教学中始终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尽管学生在课上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
在课刚开始,我将学生原有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作为学生的课前测试,有少数学生不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针对这一现象展开教学,很好地把握住了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认识种面,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讲述,用媒体随机演示;二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从而揭示分与秒的内在联系。三是学习看钟表的方法;四是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上时刻时,不是教师教给学生怎样认,而是指导学生观察,感知要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拨一个时刻,然后说出来,引导大家讨论,最后再有教师归纳总结。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有了实践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会学习。在练习时,我出示了一个可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本节课由于组织测量的活动比较多,所以在组织教学方面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影响了后面作业量的时间;另外,还有少数学生还要加强对测量方法准确性的指导。
本节课我由一组填适合的长度单位引入新课:
1、一棵大树高14()。
2、粉笔长约7()。
3、有地区上个月一次降雨量达18()。
4、课桌长6()。
前三题学生很容易就填出了适当的长度单位,但在第四小题时,学生就很快发现选用前三个单位都不合适,这时有个别学生说:“用分米”,在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时,很自然的导入到新课的'教学中。这一导入的设计充分向学生渗透了“分米”这个长度单位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既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数学运用生活”这一理念,又为学生直观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我首先通过比一比——用手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初步建立1分米长度的概念和感受1分米=10厘米;再通过量一量——量课桌面的长和宽等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最后通过找一找——找身边大约是1分米长度的物体,进一步巩固所建立的概念。本节课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我设计了许多的实践操
1
作活动,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本节课由于组织测量的活动比较多,所以在组织教学方面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影响了后面作业量的时间;另外,还有少数学生还要加强对测量方法准确性的指导。
本节课我由一组填适合的长度单位引入新课:
1、一棵大树高14()。
2、粉笔长约7()。
3、有地区上个月一次降雨量达18()。
4、课桌长6()。
前三题学生很容易就填出了适当的长度单位,但在第四小题时,学生就很快发现选用前三个单位都不合适,这时有个别学生说:“用分米”,在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时,很自然的导入到新课的'教学中。这一导入的设计充分向学生渗透了“分米”这个长度单位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既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数学运用生活”这一理念,又为学生直观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我首先通过比一比——用手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初步建立1分米长度的概念和感受1分米=10厘米;再通过量一量——量课桌面的长和宽等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最后通过找一找——找身边大约是1分米长度的物体,进一步巩固所建立的概念。本节课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我设计了许多的实践操
1
作活动,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
新版三年级上 - 单位换算 - 时间 - 长度 - 质量 - 练习
单位换算题-时间1 班级: 年级 班 姓名:
1 . ( )分( )秒=450秒 22 . ( )分( )秒=270秒 2 . 60秒=( ) 分 3 . ( )分=300秒 4 . 3分= ( )秒
5 . 210秒=( )分( )秒6 . ( )分( )秒=150秒7 . ( )秒=1分30秒 8 . 6分=( )秒 9 . 8分=( )秒 10 . ( )秒=7分
11 . ( )分( )秒=330秒12 . 60秒= ( )分 13 . ( )秒=6分 14 . 480秒=( )分 15 . 180秒=( )分 16 . 7分30秒=( )秒 17 . ( )分=180秒 18 . 3分30秒=( )秒
19 . 150秒=( )分( )秒20 . 9分= ( )秒 21 . 540
新版三年级上 - 单位换算 - 时间 - 长度 - 质量 - 练习
单位换算题-时间1 班级: 年级 班 姓名:
1 . ( )分( )秒=450秒 22 . ( )分( )秒=270秒 2 . 60秒=( ) 分 3 . ( )分=300秒 4 . 3分= ( )秒
5 . 210秒=( )分( )秒6 . ( )分( )秒=150秒7 . ( )秒=1分30秒 8 . 6分=( )秒 9 . 8分=( )秒 10 . ( )秒=7分
11 . ( )分( )秒=330秒12 . 60秒= ( )分 13 . ( )秒=6分 14 . 480秒=( )分 15 . 180秒=( )分 16 . 7分30秒=( )秒 17 . ( )分=180秒 18 . 3分30秒=( )秒
19 . 150秒=( )分( )秒20 . 9分= ( )秒 21 . 540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过程,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 2、掌握 三位数 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加法的验算方法过程,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的 算理。 教学准备 主题图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 类群 鸟类 爬行类 哺乳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加法计算:271+122= 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 ? 强调: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从哪一位加起? 从个位加起。个位:1+2=3,十位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过程,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 2、掌握 三位数 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加法的验算方法过程,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的 算理。 教学准备 主题图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 类群 鸟类 爬行类 哺乳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加法计算:271+122= 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 ? 强调: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从哪一位加起? 从个位加起。个位:1+2=3,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