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战役国民党守将是?
“临汾战役国民党守将是?”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临汾战役国民党守将是?”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临汾战役国民党守将是?”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第十位,马占山.9.18事变后,中国正规部队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军队指挥官.他率领部队在黑龙江省打了当时很有名的江桥抗战.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也足以给国人自豪.第九位,宋希廉.他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中有铁血军人的美誉,参加过第一次凇沪会战,那一次会战打得日军损兵换将,连连换了三次主将.参加过第二次凇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等.第八位,蔡廷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指挥官,带领部队在第一次凇沪会战中连续抗击日军33天(使日军三换主将),有防御战名将的美誉.第七位,张自忠.唯一一位抗击日军牺牲的国民党陆军上将,带领部队打过有名的长城抗战(喜风口和冷口),以临沂大捷而闻名(以杂牌军,差装备打退日军进攻,为台儿庄战役赢得有利时间),后参加了武汉保卫战.第六位,廖耀湘.真正令他成名的是第一次缅甸会战时以一个师的兵力抗击日军将近两个师团的兵力达21天之久,本方仅伤亡1500多人,此役战术灵活.创了以少胜多的美名.第五位,孙立人.他有东方隆美尔的美誉.参加过1937年那一次凇沪会战,武汉保卫战.在缅甸战役中,以仁安羌大捷而闻名于世.是国民党指挥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而自身受损失最少的.有过坑杀1200多名日军战俘的记录.第四位,杜律明.中国二战时远
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
中国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国民党政权曾一度在中国占据主导位置,尤其是1945年抗战刚刚胜利之时,国民党政权被看作是领导抗战胜利的功臣,“人们广泛的向国民党政府发出欢呼”,蒋介石被看成是“民族英雄”,国民党政权可谓一时风光无二。然而,为何国民党政权在1945年之后迅速崩溃了呢?我从以下几点分析了原因。
首先从主观因素方面来讲,国民党政治腐败,经济破产,军事低能。
第一,政治方面,国民党失民心。(1),蒋介石专制独裁,国民党一党专政。在1949年前后,蒋介石在国民党政权内独裁日益加强。“中国的领导仅仅由一个人也就是蒋介石把持着,他唯一的弱点就是嗜权,他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保全和扩大权力。因此,他一方面采取措施,压制人们要求改革的呼声,另一方面在自己周围只用写愿意充当工具的人。”(2)土地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国民党虽然在1930年就提出了一个比较进步的“土地法”,但因各方面原因,试着先进的土地法成为了一个空头支票,自始至终未能横好的实现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3)国民党高度不纯,党争不断。国民党政权自成立以来,虽经发展,也做了党内的纯洁工作,但是,党内仍然严重不纯,成分复杂。包括以军阀为代表的旧军人旧军事势力,共产党渗透分子等等;且国民党内派系复杂
【国民党军沿革史】整编军始末记
【国民党军沿革史】整编军始末记
【国民党军沿革史】整编军始末记
整编军始末记
一、从“军”到“整编军”
抗战胜利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国共整编军队计划随之启动。1946年1月16日,军政部次长林蔚在政治协商会议上做关于整军设施的报告,第一次公开提出1946年度陆军整编计划,“期于半年以内,缩小为九十个师”。其中特别指出“整编后应成立之军部,各集团军司令部编成之”,此即战后陆军军级单位设置最初的构想。
国共双方于1946年2月25日就《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达成协议,其第三条第一节规定,“陆军包括由三个师所组成之各军 至十二个月终了,全国陆军应为一零八师 在此数内,由中共部队编成者计十八个师”,按此协议,战后全国陆军数量为国军原定之复员后的九十个师,及中共部队十八个师,合计编为三十六个军。战后陆军军级单位的数量,以及番号的最大值也已经确定。
1946年3月3日,军政部长陈诚在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上做军队复员整编工作报告,明确了国军第一期复员整编的时间表:“自三月十六日起,集团军总部复员为军部,军复员为师,各师裁减一团,编成为二团制之旅”。目标为将现有部队复员为“三十个军、九十个师、五十一个兵工建设总队”。战后军级单位编设工作,自此正
临汾战役
临汾战役
临汾战役(1948年3月7日-1948年5月17日),是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晋绥军区部队一部的配合下,对山西省临汾城国民党守军进行的一次攻坚战役。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共伤亡13500人。作战中,第8纵队23旅(旅长黄定基)因战功卓著,被授予“光荣的临汾旅”锦旗。 发生在1948年3月至1949年4月的山西解放最后三大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过去已经六十三四年了。在这些战斗中,解放军将士操着粗劣的武器,凭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当今人们难以想象的勇气,浴血奋战,推翻了统治山西三十八年的大军阀阎锡山小王朝,令人永世难忘。但是,这三次战役的一些基本史实至今仍有许多模糊不清之处,例如国共双方参战部队人数、主要干部起码是团级以上干部名单这些应该说是最基本的情况,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专门纪念馆都说不清楚;更深入的研究极为缺乏,一些著作只是人云亦云地抄来抄去。这与我们应该达到的工作要求确有差距。当然,因为档案材料难觅,当事人又日渐零落,这项工作确实有很大难度。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懈怠的理由。我们应该加强研究,包括对地方支前领导人士和国民党非军队方面参战人士的研究探寻。经过一段时间的寻访,我们集成了一个初步名单
临汾战役
临汾战役
临汾战役(1948年3月7日-1948年5月17日),是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晋绥军区部队一部的配合下,对山西省临汾城国民党守军进行的一次攻坚战役。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共伤亡13500人。作战中,第8纵队23旅(旅长黄定基)因战功卓著,被授予“光荣的临汾旅”锦旗。 发生在1948年3月至1949年4月的山西解放最后三大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过去已经六十三四年了。在这些战斗中,解放军将士操着粗劣的武器,凭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当今人们难以想象的勇气,浴血奋战,推翻了统治山西三十八年的大军阀阎锡山小王朝,令人永世难忘。但是,这三次战役的一些基本史实至今仍有许多模糊不清之处,例如国共双方参战部队人数、主要干部起码是团级以上干部名单这些应该说是最基本的情况,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专门纪念馆都说不清楚;更深入的研究极为缺乏,一些著作只是人云亦云地抄来抄去。这与我们应该达到的工作要求确有差距。当然,因为档案材料难觅,当事人又日渐零落,这项工作确实有很大难度。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懈怠的理由。我们应该加强研究,包括对地方支前领导人士和国民党非军队方面参战人士的研究探寻。经过一段时间的寻访,我们集成了一个初步名单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武器装备类型与编制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武器装备类型与编制
一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武器装备类型与编制
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武器装备由以下几种类型组成。日械,美械,国械,并非象有些人所说的“国军的装备有全美械、半美械和杂牌装备三类”。美械可分为全美械、半美械二类, 当时的美械师的正式名称为美械轻装备师,师应辖步兵三团,炮兵两营(榴弹炮、山炮各一营 )及工兵、辎重各一营、特务连、搜索连、卫生队、军乐队、无线电队、军医院各一,每团 步兵三营、迫击炮、战防炮各一连、特务排、卫生队各一;营辖3个步兵连与1个机炮连,每个师应装备有冲锋枪约1080支,卡宾枪约540支,步枪约4500支(新一军、新六军每师有步枪7000余支),重机枪72挺,轻机枪约270余挺,六零迫击炮约170门,八一迫击炮约36门,山炮12门,榴弹炮12门。但这只装备了新编22师与新编38师,而后,因为运输困难与为了适应复杂地形起见,新编30师、14师、50师把炮兵改为一营(山炮营),新编22师与新编38师则因为原准备将第8师空运印缅,但未去,出现了两个师瓜分三个师的装备的情况,新编22师因而辖有2个炮兵营,新编38师则辖3个炮兵营;新编38师即使在解放战争中被歼两个团后,通过将库存的武器补充后,仍能达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一场卫国战争。经过八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005年胡锦涛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 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
专访民革中央副主席:中共从未否定国民党抗战作用
政治观察
专访民革中央副主席:中共从未否定国民党抗战作用
资料图: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郑建邦
专访民革中央副主席:中共从未否定国民党抗战作用
早在一年前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民革中央提交一份“关于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提案。该提案建议邀请台湾政党领袖、抗日老战士共同参与纪念活动,建议中共中央为国共两党抗战官兵、阵亡将士和敌后隐蔽战线烈士遗属等人授勋。
8月31日上午,作为较早提议举行抗战阅兵之一的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郑建邦,接受凤
政治观察
凰网独家专访。
郑建邦表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旨在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共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维护二战后确立的世界和平秩序。
针对外媒关于“中国高调纪念抗战胜利针对日本”一说,郑建邦通过凤凰网予以回应,中国纪念抗战胜利不是再次撕裂自己身上的伤痕,亦不是对过去的加害方强化民族仇恨。但他强调,今天日本仍有一批相当有能量的人试图重走军国主义老路,对此,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应予以警惕,“这与反日教育无关,我们从来没把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人民联系在一起”。
即将于9月3日举行的阅兵仪式上,将首现由国共两党抗战老兵组成的方队
读高华《六十年后再论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
读高华《六十年后再论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1)
吴语/文
高华教授是一位体制内的“独立型”历史学者,其代表作自然是“红太阳”一书。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共政治历史,是中共领袖毛泽东。高华教授在军事历史方面的论著不多。近日读高华教授的论文集《革命时代》,其中一篇是《六十年后再论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
对于“国民党因何在大陆失败”(或者说“共产党因何取得大陆政权”)这个“大题目”,主研中共政治的高华教授却不认同“从小就从老师和教科书那儿,从文学、电影、戏剧、歌曲、美术、舞蹈等中获知”的所谓“失去民心说”、“人民选择说”、“历史规律说”乃至台湾方面所持的“美国责任说”、“日、俄打击国民党说”等等。
高教授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说到底还是军事第一”,“其他原因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
高华教授在《前言》中提及对他影响至深的三本书。他说:
“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张正隆的新作《枪杆子:1949》”(以及著名的《雪白雪红》)。高认为:“全书的精华是披露了一些毛泽东的电文以及作者对当年参战者、各级指挥者的口述采访,提供了“四野”横扫大半个中国的大量生动的细节。”
“我读的第二本书是跟随蒋介石几十年、横跨大陆和台湾两个时代的蒋介石的机要室主任周宏涛的《蒋公与我:见
论原国民党东北军旧将领马占山指挥下的江桥抗战_刘淑梅
本文重点围绕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江桥抗战战略战术得失情况和江桥抗战与张学良的关系展开论述。旨在阐明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本文重点围绕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江桥抗战战略战术得失情况和江桥抗战与张学良的关系展开论述。旨在阐明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本文重点围绕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江桥抗战战略战术得失情况和江桥抗战与张学良的关系展开论述。旨在阐明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本文重点围绕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江桥抗战战略战术得失情况和江桥抗战与张学良的关系展开论述。旨在阐明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本文重点围绕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江桥抗战战略战术得失情况和江桥抗战与张学良的关系展开论述。旨在阐明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本文重点围绕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江桥抗战战略战术得失情况和江桥抗战与张学良的关系展开论述。旨在阐明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本文重点围绕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江桥抗战战略战术得失情况和江桥抗战与张学良的关系展开论述。旨在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