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自考真题
“中学教育学自考真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学教育学自考真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学教育学自考真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自考教育学二历年真题答案 - 图文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4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2.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 A.梅伊曼、拉伊 B.狄尔泰、斯普朗格 C.杜戚、克伯屈 D.瓦斯凯、乌里
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观点是典型的 【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遗传环境辐合论 D.教育万能论
4.“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 A.示范性特点 B.长期性特点 C.创造性特点 D.复杂性特点 5.杜威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杜威是一位典型的 【 】
A
《教育学概论》真题汇编题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真题汇编集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真题汇编集
《教育学概论》真题汇编一
一、判断题
1、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 ) 2、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 ) 3、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会几乎垄断了学校教育。( ? )
4、《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 ) 5、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 )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 )
7、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 )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 )
9、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 )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 )
11、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 ? )
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反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2. 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3.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 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4. 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 )
A. 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5.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 A. 顺序性
2018教育学统考311真题
最新!新!新!---2018教育学统考311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4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
1.下列主张用“理解和解释”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流派是(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重,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力和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决定
亲自给孩子上课。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 )
A.正面显性功能 B.负面显性功能 C.正面隐性功能 D.负面隐性功能
3.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用来区别不同人能力的手段,
这种观点属( )
A.冲突论 B.文凭理论 C.结构理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
4.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是( )
A.差异性和阶段性 B.差异性和顺序性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D.阶段性和顺序性
5.农耕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
体力者的培养。信息时代更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的目的受限制于( )
A.文化传统 B.生产方式
6.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主义的要求
7.泰勒原理由两条密
2018年教育学真题311
2018年教育学统考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立场与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流派是(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元教育学
2.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重,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性和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决定在家亲自给孩子上课。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 )
A.正向显性功能 B.负向显性功能 C.正向隐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
3.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于( )
A.冲突论 B.文凭理论 C.结构功能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
4.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和阶段性 B.差异性和顺序性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D.阶段性和顺序性
5.农耕时代的教育目的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培养,信息时代则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目的在根本上受制于( )
A.文化传统 B.生产方式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6.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学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和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为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一定的要求,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生产方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1)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包括需要劳动力的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分别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构。(2)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表现为个体有多少可以从事学习的富余时间,以及国家有多少经费可以用于教育活动。
第一次科技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要求,第二次科技革命提出了普及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科技革命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
人才规格是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决定着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规格,尤其是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规格。(2)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化,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变化。教育结构通常指各种不同类型和层 次
中学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和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为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一定的要求,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生产方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1)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包括需要劳动力的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分别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构。(2)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表现为个体有多少可以从事学习的富余时间,以及国家有多少经费可以用于教育活动。
第一次科技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要求,第二次科技革命提出了普及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科技革命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
人才规格是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决定着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规格,尤其是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规格。(2)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化,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变化。教育结构通常指各种不同类型和层 次
中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书中重点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学概述
一、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 教育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是教育学科群中的基础学科,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
性的特点。
三、 放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著作中具有典型代表首推《论语》和《学记》。
四、 大约写于战国末年的《学记》对古代儒家的教育经验和理论作了系统的总结,设计
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比较全面的阐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教学原则和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教育的专门著述。 五、 赫儿巴特的《普通教育》,烙克的《教育漫画》等等著作出现推动了教育学成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六、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主张“教育既生
活”“学校即是社会”“从做中学”,提倡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他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即教育是生活。
七、 “全面”与“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所谓全面教育即“智
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呈现为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八、 中学教育学侧重研究中学阶段的教育,揭示中学教育规律,指导中学教育实践。 九、 学习研
2015教育学考研答案和真题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2015教育学考研答案和真题解析
凯程考研首发2015教育学考研统考真题答案,刚刚走出考场的同学们,可以以此为参照。对答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考试着手复试。此版本答案为凯程考研教研室老师整理的版本,如果对部分题目有异议,可以和我们进一步讨论和咨询。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类比 B.哲学思辨 C.经验描述 D.科学实验
【真题解析】B
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这一时期的教育研究方法是同认识论糅合在一起的,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重思辨轻实践经验。自然类比和经验描述属于直觉观察时期,科学实验属于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9.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
A.《学会关心》 B.《生命线》
C.《中学道德教育》
2018年教育学统考真题311
2018年教育学统考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立场与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流派是(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元教育学
2.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重,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性和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决定在家亲自给孩子上课。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 )
A.正向显性功能 B.负向显性功能 C.正向隐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
3.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于( )
A.冲突论 B.文凭理论 C.结构功能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
4.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和阶段性 B.差异性和顺序性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D.阶段性和顺序性
5.农耕时代的教育目的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培养,信息时代则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目的在根本上受制于( )
A.文化传统 B.生产方式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6.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