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师用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师用书”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师用书”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师用书”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_1
第一章 力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这一章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必修物理课所规定的下述教学内容和要求编写的: 内容和要求
演示
力的概念(A) 力的矢量性(A)
重力(A) 重心(A) 形变和弹力(A)
滑动摩擦力(A) 静摩擦和最大静摩力(A)
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
物体的微小形变
静摩擦和最大静摩擦力
力的分成和分解(A)
平行四边形定则(B)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的大小与分分间夹角的关系
力的分解
说明:关于滑动摩擦力,可以介绍动摩擦因素:关于最大静摩擦力,可做定性介绍。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概述 这一章讲述有关力的基本知识,包括了后面学习的动力学和静力学所必需的预备知识。基础性和预备性是本章的特点。
所谓基础性,就是要为学习力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从知识方面来说,就是理解力的初步概念,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特性,会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从运用方面说,是初步熟悉对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会画出正确的受力图。
这一章具有预备性,不论在知识上和运用上都要有一个“度”。比如在本章第二节提到:“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在这一节就不要求从道理上把这一论断说清楚,可先作为事实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一、刹车类问题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刹车线长是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
【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经过5秒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后又返回原点。那么下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一、刹车类问题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刹车线长是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
【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经过5秒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后又返回原点。那么下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 - 图文
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一、刹车类问题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刹车线长是 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
【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
2
速度的大小为5m/s ,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 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2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 ,则经过5秒 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 - 图文
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一、刹车类问题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刹车线长是 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
【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
2
速度的大小为5m/s ,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 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2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 ,则经过5秒 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实验分析
篇一:高一物理必修二实验总结
实验复习
实验一:研究平抛运动
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木板、白纸(可先画上坐标格)、图钉、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等。
1实验步骤
①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并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②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铅垂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且靠近,固定好木板;
③确定坐标轴: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即为坐标原点,再利用铅垂线在纸上画出通过O点的竖直线,即y轴
④确定小球释放点:选择一个小球在斜槽上合适的位置由静止释放,使小球运动轨迹大致经过白纸的右下角;
⑤描绘运动轨迹: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上,如果小球运动中碰到笔尖,用铅笔在该位置画上一点,用同样的方法,从同一位置释放小球,在小球运动路线上描下若干点.
2注意事项
1、应保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钉有坐标纸的木板竖直,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坐标纸但不接触;
2、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在斜槽上释放小球的高度应适当,使小球以合适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迹在坐标纸的左上角到右下角间分布,从而减小测量误差;
3、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
凤凰新学案·高中物理 必修2(教师用书)全国教育版e
第1课时 曲 线
运 动 高效课堂
情景创设
教师演示小皮球的自由下落和水平抛出,对比两次实验皮球的运动轨迹,引入课题。也可以播放篮球运动员投篮时球的运动与足球运动员射门时所谓香蕉球运动的轨迹,让学生回答出球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然后提出什么是曲线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的特点与条件是什么?接着引入课题。(板书:1 曲线运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运动是曲线运动?
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互动探究(见学生用书课堂本第1页)
1. 观看视频: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微粒、链球运动员掷出去的链球。
演示:带有水的伞,让伞面垂直地面旋转,让学生观察甩出水滴的运动情况。
讨论或猜想: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
(轨迹的切线方向。)
2. 实验探究:在光滑的铁板上,吸住几段由磁性橡胶结成的曲线轨道,蘸有黑色墨水的小球紧贴轨道运动,沿切线飞出,然后做直线运动;拿掉一小段之后,重复实验,小球沿另一点飞出(参照课本相应演示)。
结论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图511
【例题1】 如图511所示为某物体沿ABCD 做曲线运动的轨迹,请同学们画出A 、 B 、 C 、 D 点的速度方向及物体由A 点分别到B 、 C 、 D 点的位移?
答案 略
3. 学生分组实验:
器材:光滑玻璃
高中物理必修一-4.3
4.3牛顿第二定律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一致。 2.表达式 F=ma。 3.理解
(1)物理意义: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的加速度、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三者间定量关系的物理规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
(2)定律的得到:应用控制变量法。先研究加速度跟力的关系(m不变),得出a∝F,再研究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F不变),得出a∝1/m,归纳得出:a∝F/m,即F=kma 。 (3)定律内容的理解(F=ma):
①因果关系:物体的加速度是由力产生的,而不是加速度产生力,我们只能说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
②单位关系:只有定义了1N=1kg*m/s2(能使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的大小)时,即各量的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制时,牛顿第二定律才有表达式F=ma(此时k=1)。 ③矢量关系:加速度a与合外力F都是矢量,其表达式F=ma是一个矢量式,加速度a的方向始终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④瞬时关系:加速度a与合外力F是瞬时对应关系,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⑤同体关系:加速度a与合外力F还有质量m对应于同一物体。 问题1-1:加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1-4.8 - 图文
南宫中学导学案 学·议·练·思 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学习情景】
在生活中,人们跳远助跑、水中嬉戏、驾车行驶、短道速滑等;在自然界里,物体下落、鸽子飞翔、猎豹捕食、蜗牛爬行、蚂蚁搬家……这些运动中都有速度的变化。
物体的速度变化存在规律吗?怎样探索复杂运动蕴涵的规律?
课时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
【学习目标】
1.巩固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数据处理和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如何从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学会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
3.知道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知识导学】
1.为了探究小车的速度随① 变化的规律,需要把② 固定在长木板
上,把③ 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2.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最清晰的,为了便于测量,舍掉开始一些④ 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⑤ 。
3.下表是某同学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观察思考,找出这些点的分布规律。
位置 时间(s) v(m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www.gaokaoq.com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人教版物理必修1总结
一、基本知识归纳:
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Ⅰ
-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例: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答案:D
-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路程和位移 时间和时刻Ⅱ
-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我们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例:一质点由位置A向北运动了4m,又转向东运动了3m,到达B点,然后转向南运动了1m,到达C点,在上面的过程中质点运动的路程、位移各是多少?位移方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