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上科学期末试题
“教科版三上科学期末试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教科版三上科学期末试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教科版三上科学期末试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上教学设计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一)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科学词汇:生命体 (二)过程与方法: 教 学 目 标 1、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2、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3、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4、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科
教科版科学三上2.3《蜗牛二》教案
蜗牛(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方法:观察与讲解结合 学法: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教学准备】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
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教师讲授:蜗牛睡觉休眠了,它会用黏液膜封住壳口,不再活动。 问2:蜗牛睡觉了怎么让它醒过来? 学生回答:轻轻摩擦、轻敲、浇水?? 解决:将蜗牛放入水中,蜗牛由于呼吸受到阻碍,就会结束休眠开始活动,并努力爬出水面。
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
教科版科学三上《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增盛镇中心小学 裴长久
教案背景:
科学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感受、鉴赏科学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虑到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这样设计:理解两个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而恰恰这也是最重要的,要让学生明白空气与其它物质一样是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也是一种物质。这样就能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是积极主动的,有效的探究经历是真实而深刻的。
教学课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时《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材分析: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时的内容。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认识到空气在我们周围存在,但对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纱。因此教授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
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空气占据空间;第二部分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第一部分内容通过“空气挤水” 、“纸的奇遇”这两个活动,并借助可见媒介——水
教科版三上科学复习,期末复习第一单元,(精编)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植物》复习知识点
第1课 《我看到了什么》
1、从远处观察大树,可以观察到大树的( 整体形态 ),大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 树冠 )、( 树干 )、( 树根 )三部分组成。
2、从近处观察大树,可以观察到大树的( 局部形态 ),大树的器官一般包括( 根 )( 茎 )、、( 叶 )、( 花 )、( 果实 )、( 种子 )六个部分。
3、观察一棵大树的观察顺序是( 由远及近 )、( 从整体到局部 )。
4、( 树皮或树枝受到伤害 )会形成树瘤。( 树皮 )是运输水分和营养的通道,所以保护它十分重要。
5、科学课中的观察是有( 目的 )的,当我们想要( 了解 )得更多、( 知道 )得更多,带着这样的( 目的 )去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 了。
6、树干上除了有一些寄生在上面的植物外,还有一些( 小动物 )也活跃在大树上。 7、( 观察 )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信息,( 观察 )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 生机勃勃 )的生命世界。
8、在观察大树时我们经常用到的观察方法有( 看一看 )、( 闻一闻 )、( 听一听 )、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题-测试(八)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 期末测试(八)
一、填空题
1.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________、________、果实、种子等器官。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________、土壤、适宜的________和温度等条件。
2.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________、生长发育、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3.水在自然界存在有________、固态、________三种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________有关。 4.磁铁能吸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________;磁性最强的部分叫________;用字母N表示________。
5.蚕的一生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种形态。 二、判断题
6.水降到0℃时就开始凝结成冰。 ( )
7.种子萌发时先长茎和叶,再长根,根生长速度很快。 ( ) 8.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 )
9.一块磁铁摔成两半后,每半块磁铁就只有一个磁极了。 ( ) 10.磁悬浮列车是应用磁体同极相斥的性质悬浮在轨道上的 ( ) 11.凤仙花在开花结果时,它的高度增长会变缓
教科版科学三上《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案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课题:2.2空气的成分(2) 课型: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阅读空气成分发现过程的资料,使学生对科学家探究空气成分的探究过程有所体会;
2、知道工业上用分离空气法得到氧气。 学习重点、难点
工业上用分离空气法得到氧气。 二、预习导航
1、空气中占体积分数为78%是____________,占21%的是___________,其它还有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它杂质。
2、我们用 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制取液氮和液氧。在低温下加压,把空气转变为淡蓝色的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氮的沸点为-196℃,液氧的沸点为-183℃,所以 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 。人们将液氮和液氧分别装入 色和 色的钢瓶。 3、在相同条件下:
(1)分离100升空气,大约可得氧气 升,可得氮气 升; (2)分离 升空气,可获得42升氧气;
(3)分离空气获得氧气63米3时,同时可获得氮气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上教学设计
课 题:3《沙漠里的船》 时 间:
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积蓄”、“熟悉”造句。
2.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 背诵课文第一段。
4. 教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点:课文第一段。
教学难点:掌握本课的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自学辅导法、议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放映准备好的电脑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骆驼,引起学生兴趣。 2、(复习)课文分几段? 各写什么?
二、精读课文第一段。
1、 听电脑录音,同时看屏幕骆驼身体分解图。 想问题:骆驼有哪些生理特点?
(身高脖子长,嗅觉很灵敏,鼻孔能紧闭,腿上有胼胝,脚掌宽又厚,背上有驼峰。) 2、 根据屏幕骆驼身体分解图,自由读课文。 再想:骆驼这些生理特点各通过哪句话表达出来?
1)第一、二句写沙漠广阔无边,骆驼身体高,脖子长,望得远。 2)第三句写骆驼嗅觉很灵敏,能找到水源。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附答案)
一、填空题
1.把放大镜贴紧纸面,在镜面里一行文字可以看到9个字,再把放大镜慢慢地移开纸面,使字最大、最清晰,这时一行文字只能看到3个字。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 2.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物体的细微结构必须制成________标本才能观察清楚。 3.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
4.想知道食物中有没有淀粉,我们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来检验。 5.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________
6.在夜晚观星时,可以将活动星图________,并转动星座图,让图上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然后对照着星图就可以认识天空中的其他星座了。 7.处理垃圾的方法一般有________法、焚烧法和堆肥法等。 8.
是世界通用的________标志。
9.除了垃圾问题之外,当前人类还面临着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缺乏等环境问题。 二、判断题
10.所有的恒星都会不停地进行高速运动,还会不断地向外抛射物质。( )
初三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初三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
A2 B.8 C12 D.18 2.一元二次方程x(x-1)=0的解是 ( )
A.x=0 B.x=1 C.x=0或x=1 D.x=0或x=-1 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4.如图所示,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若∠A=15°,则∠BOC的度数是( )
A.15° B.300° C.45° D.75° 5.下列事件中,必然发生的是( )
第4题图
A.某射击运动射击一次,命中靶心 B.通常情况下,水加热到100℃时沸腾 C.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 D.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 6.如图所示,△ABC中,DE∥BC,AD=5,BD=10,DE=6,则BC的值为( )
A.6 B.12 C.18 D.24
7.如图所示,两个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附答案讲解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A卷 姓名: 成绩:
一、填空:(20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___最长,______最短。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6.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7.地震和火山是地球___________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__________的运动有关。
8.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__。 二、判断:(10分)
1.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 ) 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