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高中物理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物理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学生版)
分子热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
分子运动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 动越剧烈。
1、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 )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E.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2、布朗运动虽然与温度有关,但布朗运动不能称为热运动( ) 3、空中飞舞的尘埃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经验之谈:布朗运动凭肉眼观察不到,得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分子运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得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布郎运动不会停止,而尘埃的飞扬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落回地面
4、观察布朗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B.大气压强的变化,对布朗运动没有影响 C.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悬浮颗粒的布朗运动,就是构成悬浮颗粒的物质的分子热运动 5.由分子动理论及能的转化和守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学生版)
分子热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
分子运动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 动越剧烈。
1、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 )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E.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2、布朗运动虽然与温度有关,但布朗运动不能称为热运动( ) 3、空中飞舞的尘埃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经验之谈:布朗运动凭肉眼观察不到,得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分子运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得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布郎运动不会停止,而尘埃的飞扬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落回地面
4、观察布朗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B.大气压强的变化,对布朗运动没有影响 C.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悬浮颗粒的布朗运动,就是构成悬浮颗粒的物质的分子热运动 5.由分子动理论及能的转化和守
上海物理气体性质专题
气体性质专题
1.气体状态参量
例1: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弯折的玻璃管竖直放置,三段竖直管内各有一段水银柱,两段空气封闭在三段水银柱之间,若左、右两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分别为h1、h2,且水银柱均静止,则中间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 ( )
(A)1
h2 h1 h-h2 (B)h1+h2
2
(C)h1-h2
2
(D)h1+h2
B A h1 h2 h3 练习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端开口,B端封闭,密度为?的液体将两段空气柱封闭在管内,管内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h2和h3,则B端气体的压强为(已知大气压强为p0)(
(A)p0-?g(h1+h2-h3)。 (B)p0-?g(h1+h3)。 (C)p0-?g(h1-h2+h3)。 (D)p0-?g(h1+h2)。
)
例2:如图,横截面积为S的气缸质量为M,内有一质量为m、下表面与气缸壁的夹角为?的活塞,活塞与气缸壁间摩擦不计,大气压强为p0,求下列情况下缸内气体的压强,(1)气缸静止在水平地面上,(2)拉住活塞使气缸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做
高中物理选修3-3第八章 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了解什么是统计规律.2.知道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科学思维:1.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知道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与所对应的微观物理量间的相互联系.2.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三个气体实验定律.
科学探究:通过将豆粒连续倒在秤盘上,模拟气体压强的产生机理,帮助学生理解气体压强.
一、随机性与统计规律
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出现的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事件.
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
4.统计规律:大量随机事件的整体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二、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1.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分子直径的10倍左右,通常认为除了相互碰撞或者跟器壁碰撞外,气体分子不受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某一时刻,向着任何一个方向运动的分子都有,而且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
三、气体温度的微观意义
1.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呈“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分布.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图“中间多”的这一“高峰”向速率大的方向移动,即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增多,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少,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2.温度
高中物理选修3-3第八章 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了解什么是统计规律.2.知道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科学思维:1.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知道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与所对应的微观物理量间的相互联系.2.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三个气体实验定律.
科学探究:通过将豆粒连续倒在秤盘上,模拟气体压强的产生机理,帮助学生理解气体压强.
一、随机性与统计规律
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出现的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事件.
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
4.统计规律:大量随机事件的整体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二、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1.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分子直径的10倍左右,通常认为除了相互碰撞或者跟器壁碰撞外,气体分子不受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某一时刻,向着任何一个方向运动的分子都有,而且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
三、气体温度的微观意义
1.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呈“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分布.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图“中间多”的这一“高峰”向速率大的方向移动,即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增多,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少,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2.温度
高中物理专题阶梯训练- 气体的性质(含答案) - 图文
气体的性质
水平预测 双基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体积是不会改变的 (B)气体的体积等于所有分子的体积之和 (C)所有气体的压强都是由气体受重力引起的
(D)密闭容器内气体对各个方向上器壁的压强大小相同 答案:D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状态变化时,其状态参量p、V、T、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1995年上海高考试题) (A)p、V、T都增大 (B)p减小,V和T增大 (C)p和V减小,T增大 (D)p和T增大,V减小 答案:ABD
★★3.如图所示各图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体积,T表示热力学温度,t表示摄氏温度,则正确描述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等压变化规律的是图( ).(2002年上海高考试题)
答案:AC 纵向型
★★4.如图所示,竖直插入水银槽的细长玻璃管内外两个水银面高度差为70cm,当时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现保持温度不变,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些,管内水银面将(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移动 (D)先向下移动,然后再向上移动 答案:A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可经不同的过程从一种状态(p1、V1、T1)变
到另一种状态(p2、V2、T2),已知T2>T1,
气体压强的计算
气体压强的计算
气体压强的计算
气体压强的计算
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一)参考液片法1 .计算的主要依据是液体静止力学知识。 计算的主要依据是液体静止力学知识。 计算的主要依据是液体静止力学知识 液面下h深处的压强为 深处的压强为p= ① 液面下 深处的压强为 ρgh。 。 液面与外界大气相接触。则液面下h处的压强为 ② 液面与外界大气相接触。则液面下 处的压强为 p= p0+ ρgh 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静液体(或气体) ③ 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静液体(或气体)上的压强 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或气体) 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或气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注意:适用于密闭静止的液体或气体) (注意:适用于密闭静止的液体或气体) 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 ④ 连通器原理: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液体 不间断) 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是相等的。 不间断)的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是相等的。
气体压强的计算
2、计算的方法步骤 、选取假想的一个液体薄片(其自重不计) ① 选取假想的一个液体薄片(其自重不计)为研 究对象 分析液体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力的平衡方程, ② 分析液体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力的平衡方程, 消去横截面积, 消去横截面积,得到液片两面侧的压强平衡方 程 ③
高中物理学的几个微积分解释
高中物理学的几个微积分解释
河南省汤阴县一中 张淑强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中,有关于对函数求导和简单微积分知识的应用。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是要求高中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也是高考中所要求的“五种能力”之中很重要的一种。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尝试,创新教法,利用简单微积分知识解释和解决一些物理学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使一些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易懂。
一.转动金属棒电磁感应问题:
长为l 的金属棒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垂直磁感线方向转动,角速度为ω,则该金属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ωωω20200B 21B 21d d E l l l l B l Bv l l l ====??
若围绕棒所在直线上的任一点转动,由以上积分式容易看出结果相同。
二.航天器变轨过程中能量变化问题
21121-2-2
P 2121212
1d d E r GMm r GMm r GMm r GMm r GMm GMmr r GMmr r r GMm r r r r r r r r -=???? ??--=-=-===???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公式,有关系:
r mv r GMm 2
2
= 所以轨道半径为r 的航天器的动能r GMm mv E 2212k ==
容易得
高中物理:第七章气体的性质复习提纲
第七章气体和内能
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分子动理论与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1.分子动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1)物体是由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和力,我们把分子间的这种作用力叫做。
2.由于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因此分子具有能,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有关;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还具有能,分子势能与物体的和有关;物体内所有分子能和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
3.能够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物理过程是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物理过程虽然等效,但有本质的区别:______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而______却是物体
间内能的转移。
4.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它只能从转化为,或者从转移,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典型例题】
1.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实验,哪个是错误
..的()
(A)两块铅块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
(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存在着相互排斥力
(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拉力,说明存在相互引力
(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块,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2.(1998上海)有关物体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物质的微观结构复习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物质的微观结构复习
第十二章物质的微观结构
A 原子的核式结构
一、电子的发现
1.1897年,汤姆孙对阴极射线研究发现电子
2.电子的发现的重要意义:原子可分,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3.汤姆孙原子结构模型(葡萄干蛋糕模型、枣糕模型、西瓜模型)
带正电的物质均匀的分布在球体中,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的物质中。
二、α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装置
2.实验结果
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运动方向偏离不多(平均20—30)
2)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运动方向有较大偏转
3)极少数α粒子产生超过900的大角度偏转
4)个别甚至反弹
1 / 12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物质的微观结构复习
2 / 12 三、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核式结构模型(行星模型)
(1)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
(2)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3)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不停地绕核运动。
2.原子半径R 、原子核半径r
R=10-10m
r=10-15----10-14m
B 物质的放射性
一、天然放射性现象
1.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可分。
1.天然放射性现象: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
2.天然放射性: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的性质.
3.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