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马哲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一马哲期末试题及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大一马哲期末试题及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大一马哲期末试题及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马哲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第六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 B )
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就是指社会环境
2.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C ) 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3.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A、类人猿的生理结构 B、类人猿的生活特点 C、生产劳动 D、气候变化
4.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A ) A、制造使用工具 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 D、具有思想意识
5.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B ) 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环境 D、社会意识
6.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B )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劳动发展史 C、政治制度演变史 D、宗教信仰变迁史
1
) C 7.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D ) A、全部自然界 B、劳动资料
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
马哲期末试题
马哲期末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1.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 A )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2.“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 A ) A.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B。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C.否认了精神的作用 D。否认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3.生产关系体现了( C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C )
A 。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生产资料 5.国家是代表( B )
A.统治阶级利益的 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 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D )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大一期末马哲考试内容
考试题型
一、单选题,10题,20分 二、多选题,5题,10分 三、判断题,5题,10分 四、材料分析题,20分 五、论述题,2题,40分
论述题题目 政治经济学部分
1、论述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定义: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等换 原则相互交换。
基本内容: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作用:积极作用: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价值规律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 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消极作用:1、可能导致垄断产生,阻碍技术进步;2、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级分化; 3、自发
马哲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练习测试题 1.名词解释
(1)哲学 (2)世界观 (3)唯物主义 (4)辩证法
(5)马克思主义哲学 (6)方法论 (7)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
2.不定项选择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①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 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③ 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基本内核” ④ 英国18世纪唯物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①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②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③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④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 )。 ① 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 ②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③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 ④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4)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①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④ 唯物辩证法
(5)辩证法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① 朴素辩证法 ② 唯心主义辩证法 ③ 唯物辩证法
④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是( )
马哲期末考试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绪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
A.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辩证法 D.辩证法 2.费尔巴哈哲学的 “基本内核”是 ( )
A.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辩证法 D.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 ) 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 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 4.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者是 ( )
A.亚当 ·斯密 B.大卫 ·李嘉图 C.马克思 D.威廉 ·配第 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奠定了这样的基础( ) A.剩余价值论 B.劳动价值论 C.再生产理论 D.流通理论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 )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资本论》的发表 D《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发表 7.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
A.唯物论与唯心论
一马当先成语接龙
篇一:成语接龙
数字成语接龙
一心一意 二童一马 三心二意 四书五经五颜六色六六大顺七上八下 八九不离十 九九归一 十全十美一步登天二龙戏珠 三番五次 四通八达 五彩缤纷六根清净七子八婿 八斗之才 九牛一毛 十万火急一帆风顺二分明月 三分鼎足 四分五裂 五谷丰登六亲不认七窍生烟 八百孤寒 九霄云外 十面埋伏一清二白二三其德 三头六臂 四面八方 五湖四海六街三陌七嘴八舌 八难三灾 九牛一毛 十拿九稳
成语接龙
一马当先--先见之明--明知故问--问心无愧--愧不敢当--当机立断--断章取义 义无反顾--顾虑重重--重见天日--日新月异--异想天开--开门见山--山穷水尽 尽心竭力--力争上游--游山玩水--水深火热--热火朝天--天灾人祸--祸不单行 行若无事--事出有因--因小失大--大快人心--心想事成--成人之美--美丽动人 人山人海--海阔天空--空前绝后--后来居上--上蹿下跳--跳梁小丑--丑态百出 杞人忧天--天罗地网--网开一面--面如土色--色色俱全--全力以赴--赴汤蹈火 火树银花--花香鸟语--语不惊人--人才辈出--出其不意--意气用事--事出有因 因小失大--大材小用--用非所学--学富五车--车水马龙--龙马精神--神采飞
马哲试题1
湖南师范大学2006—2007 学年第二学期 2006级
公共管理学院哲学、政治学等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期末考核试题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时量:120分钟 试卷类型:A 题 号 应 得 20 24 30 26 分 实 得 分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合分复查人 人 评卷人 复查人
一、不定项选择题(将选择的序号填在冒号后,每题2分,共20分)
1,一切唯心主义都坚持:B A, 物质派生意识
B,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 世界是不可知的
D, 世界事物是静止和彼此孤立的
2,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D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 心外无物 C, 我思故我在
D,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3,否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派别是:D
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二元论
4,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定义,属于物质现象的是:ACD A, 阳光下的影子B,人的理想C,生产方式D,阶级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的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了:AB
马哲选择题及答案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A、德国古典哲学
B、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代希腊罗马哲学
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3、在下列成对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C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4、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C A、形而上学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5、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C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6、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D A、宿命论观点 B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40分)
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
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
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
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
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
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
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
4.原因是指
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5.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
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B.来源于实践的认
识都是真理
C.实践就是真理 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
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产品分配形式 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
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40分)
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
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
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
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
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
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
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
4.原因是指
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5.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
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B.来源于实践的认
识都是真理
C.实践就是真理 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
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产品分配形式 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
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