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调张籍》译文
“韩愈《调张籍》译文”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韩愈《调张籍》译文”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韩愈《调张籍》译文”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韩愈《调张籍》
篇一:略论韩愈诗歌的创新
略论韩愈诗歌的创新
雷恩海
中国诗史上有“四大诗人”之说——李、杜、苏、黄,李、杜为唐人,苏、黄为宋人。这两组人物分别代表了中国诗史上的两种诗风——唐风与宋调。而宋调之成其来也远矣,叶燮《原诗·内篇》云:
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租。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在韩愈以前的文坛上,有许多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诗歌的革新,他们为昌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杜甫所称道的元结,实开元和诗坛元白新乐府之先声。他们都反映民生疾苦,将诗歌向明白易晓方面发展,主张语言的质朴浅易,其末流未免流于浅俗。顾况虽同其声气,但其诗颇有纵横奇诡之作,实有昭示后人向上一路之意。大历十才子有较深的艺术修养,有琢词炼句之偏好,却缺乏诗歌意境的创造,亦存在忽略现实人生之倾向,形成其平淡省净的艺术风格。韦应物、刘长卿、李益为第三层次的诗人。韦、刘造意清新,内蕴深厚。李益边塞诗内容丰富,思绪深沉,豪迈慷慨,既承盛唐余绪,又启中唐诗风。
至德、大历年间的诗坛上存在的这三批诗人,都显示了由盛唐向中唐诗风的转变。以元结、顾况为代表的一派,他们主要是在诗歌内容上发挥过渡作用的。他们不再象盛唐诗人那样,强调对理想的追求,而开始着
韩愈《答张籍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韩愈《答张籍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韩愈《答张籍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答张籍书① 韩愈
愈始者见吾子于人人之中,固有异焉;及聆其音声,接其辞气,则有愿交之志;因缘幸会,遂得所图。岂惟吾子之不遗,抑仆之所遇有时焉耳。近者尝有意吾子之阙焉无言,意仆所以交之之道不至也;今乃大得所图,脱然若沈疴去体,洒然若执热者之濯清风也。然吾子所论:排释老不若著书,嚣嚣多言,徒相为訾。若仆之见,则有异乎此也!
夫所谓著书者,义止于辞耳。宣之于口,书之于简,何择焉?孟轲之书,非轲自著,轲既殁,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轲所言焉耳。仆自得圣人之道而诵之,排前二家有年矣。不知者以仆为好辩也;然从而化者亦有矣,闻而疑者又有倍焉。顽然不入者,亲以言谕之不入,则其观吾书也固将无得矣。为此而止,吾岂有爱于力乎哉?
然有一说:化当世莫若口,传来世莫若书。又惧吾力之未至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吾于圣人,既过之犹惧不及。请待五六十然后为之,冀其少过也。
吾子又讥吾与人人为无实驳杂之说,此吾所以为戏耳。吾子讥之,似同浴而讥裸裎也。若商论不能下气②,或似有之,当更思而悔之耳。其他俟相见。
薄晚须到
《师说》(韩愈)原文和译文
篇一:师说原文及翻译
师说原文及翻译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韩愈《马说》原文及译文
韩愈《马说》
马说
作者: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赏析
“说”是一种文体,本文题目的意思大多数教辅资料上都解释为“说说千里马”,可是我今天要推翻这个观点,
张籍简介
篇一:唐朝诗人简介
唐朝诗人简介
一、初唐时期(618年--712年)
简介: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逐渐完成了诗歌声律化过程,奠定了中国诗歌中律诗的形式。使唐代诗歌呈现出自己的面貌。经过他们的努力,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的奢靡走向社会的大众生活,风格也从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初唐最杰出的诗人是陈子昂,他主张恢复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陈子昂的诗歌刚健朴素,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1、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代表诗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滕王阁序》等诗篇。
2、杨炯(公元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初唐四杰之一。唐高宗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死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一)》
篇一:怎样解答虚实相生的诗歌鉴赏题
怎样解答虚实相生的诗
歌鉴赏题
首先,要弄清楚诗歌中哪
些内容是虚写,哪些是实
写,然后分析二者的关系,进而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艺
术效果。
对虚实结合的诗词,答
题时的一般步骤是:
1、阐述哪是实写,写的
是什么;2、哪是虚写,
写的是什么;
3、分析虚实相生的艺术
效果。
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归
纳:
作为一种表达技巧,虚实
相生的艺术效果主要体现
在它与诗歌形象、意境、
主旨的关系上。具体来说,有以下作用。
1.使作品中的形象更丰
满。
例题: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
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日”是虚景,
“今年今日”是实景。虚
景“人面桃花相映红”,
塑造了一位艳若桃花、光
彩照人的少女形象。实景
“桃花依旧笑春风”则空
余美景,人已沓然。以虚
衬实,更加突出了那段美
好的回忆,那位明媚的少
女形象,使人顿生怅惘之情。
2.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
例题:常建《三日寻李九庄》“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诗的题材很平常,内
容也极单纯:三月三日这一天,乘船去寻访一位家住溪边的朋友李九。前两句叙述,雨歇之后舟行溪
中,后两句写朋友居处的环境。从题目中“寻”可见,后两句所写景物并非即目所见
韩愈简介
篇一:唐宋八大家简介--韩愈(政治主张)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莸闹匾?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潮州,后因治政突出,迁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袁州刺史。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篇二:唐宋八大家简介--韩愈(“字”来历)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 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 名作难 ,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
《旧唐书·张允济传》原文及译文
《旧唐书·张允济传》原文及译文
《旧唐书·张允济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
原文: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邻接,有人以牸牛注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孶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时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之。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尤异。迁高阳郡丞,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大郡,吏人畏悦。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竟无叛者。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出为幽州刺史。寻卒。
(《旧唐书?
张融字思光原文及译文赏析
张融字思光原文及译文赏析
张融字思光,吴郡吴人也。融年弱冠,道士同郡陆修静以白鹭羽麈尾扇遗融,曰:“此既异物,以奉异人。”宋孝武闻融有早誉,解褐为新安王北中郎参军。孝武起新安寺,傣佐多覯钱帛,融独觀百钱。
帝日:“融殊贫,当序以佳禄。’出为封溪令。广越嶂险,獠賊执融,将杀食之,融神色不动,方作洛生咏,賊异之而不害也。
举秀才,对策中第,为尚书殿中郎,不就,为仪曹郎。泰始五年,明帝取荆、郢、湘、雍四州射手,叛者斩亡身及家长者,家口没奚官。
元徽初,郢州射手有叛者,融议家人家长罪所不及,亡身刑五年。
辟太祖太傅椽,迁中书郎,非所好,乞为中散大夫,不许。融风止诡越,坐常危膝,行则曳步,翘身仰首,意制甚多。随例同行,常稽迟不进。太祖素奇爱融,为太尉时,时与融款接,见融常笑曰:“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即位后,手诏赐融衣日:“见卿衣服粗故诚乃素怀有本交尔蓝缕亦亏朝望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并履一量。”高帝出太极殿西室,融入问讯,弥时方登阶。及就席,上曰:“何乃迟为?”对曰:“自地升天,理不得速。”时魏主至淮而退,帝问:“何意忽来忽去。”未有答者,融时下坐,抗声曰:“以无道而来,见有道而去。”公卿咸以为捷。
融与吏部尚书何戢善,往诣戢,
江苏籍将军
江苏省
南通籍将军
01. 陈炳德 (1941.07-,江苏南通人)济南军区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
衔,1995年晋升中将军衔,2002年晋升上将军衔。 02. 毛凤鸣(1942.10-,江苏南通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03. 严尔益(1941-,江苏南通人)南海舰队副政治委员。1990晋升海军少将军
衔。 04. 杨 彪 (1937-2000.11.17, 江苏南通人)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1993
年晋升少将军衔。 05. 吴慰祖 (1932.11.13-,江苏南通人)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空气动力研究
试验中心副主任。199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06. 季广智(1936.05-,江苏南通人) 陆军指挥学院兵种教研室教授。 07. 陈 达 专业技术少将(1937-,江苏南通人) 总装备部核试验基地研究所科技委
主任。2000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08. 陈锦彪( 1941.08-,江苏南通人)天津警备区政治委员。1993年晋升少将军
衔。 09. 陆凤杉(1939.10-,江苏南通人) 福建省军区政治委员。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
衔 10. 邱祖余(1930-,江苏南通人)防化研究院副院长。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