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相关的资料有哪些?“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3 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2.3.1 线性链表链式存储 :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存储线性表中的数据元 素。用这种方法存储的线性表简称线性链表。 存储链表中数据元素的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 也可以是不连续的,甚至是零散分布在内存中的任意位置上的。 链表中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和物理顺序不一定相同。 为了表示数据元素ai和ai+1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数据元素ai 来说,除了存储其本身的信息之外,还需存储一个指示其直接后 继的信息(直接后继的存储位置)。这两部分信息组成数据元素 ai的存储映像,称为结点(node)。
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3.1
线性链表
结点包括两个域:数据域和指针域。n个结点连接成 一个链表,即为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data next
data :数据域,存放数据元素信息。next :指针域,存放 结点的直接后继的地址,指针域中存储的信息称为指针或链。
图2-2 链表结点结构
链表是通过每个结点的指针域将线性表的n个结点按其逻辑次序链接在一 起的。 每一个结点只包含一个指针域的链表,称为单链表或线性链表。 为操作方便,总是在链表的第一个结点之前附设一个头结点(头指 针)
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 - 图文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
2010年高考理综答案(全国卷1)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 C12 O 16 P31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C.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C。下
200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2009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 到抑制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 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
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
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 4.下列关于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 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
200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2009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 到抑制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 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
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
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 4.下列关于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 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
2006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1)(湖北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a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 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愈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 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A.大脑皮层 B. 垂体 C. 下丘脑 D. 脊髓
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
200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及答案
http://www.ehappystudy.com 快乐学习,尽在苏州中学网校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
全国卷I(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海南、甘肃、宁夏、广西、安徽、浙江、陕西、福建)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1页。全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确无误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回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A.大脑皮层 B.垂体 C.下丘脑 D.脊髓
2007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理科综合卷(II)
1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理科综合卷(II)
(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
化学部分
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C 16 Na 23
第I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6.(2007年全国理综卷II)已知:C(s)+CO2(g)行的是( )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答案]A。
7.(2007年全国理综卷II)0.1 mol/L NaHCO3溶液的pH最接近于( ) (A)5.6 (B)7.0 (C)8.4 (D)13.0 [答案]C。
8.(2007年全国理综卷II)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3COO+H3O= CH3COOH+H2O (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
201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生物部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学·科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来源:Zxxk.Com]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 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识记叶绿体、溶酶体、核膜以及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就能解答此题。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生物膜的概念
2017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解析版
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化学
参考解析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含包括硫、磷等元素。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NH4CL溶液中,NH?A.1L0.1mol·4的数量为0.1N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
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学科¥网其分子总数为0.2NA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A、因铵根离子水解,其数量小于0.1NA,A错误;B、2.4gMg为0.1mol,与
硫酸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为0.2NA,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为0.1NA,C错误;D、正确。
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
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