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德伦理主张

“儒家道德伦理主张”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儒家道德伦理主张”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儒家道德伦理主张”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论儒家的道德伦理观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中国文化通论期末论文 课程:中国文化通论 指导老师:罗超 论文题目:论儒家的道德伦理观 学生:温碧芬 学号:1005030118 班级:对外汉语02班 (周三3、4节) 2012-11-18

论儒家的道德伦理观

【摘要】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儒家道德伦理体系层次的剖析和认识。分别

从孔子的“仁学”、“仁人”、中西方仁爱和博爱对比、古今道德伦理道德对比,以及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滋生新的枝叶等方面进行浅析。

【关键词】孔子 仁学 博爱古今 中西 价值体系

儒家道德伦理体系是由孔子奠定理论基础, 由孟子、 荀子加以阐发, 汉儒加以系统化, 宋明儒加以本体化的道德人文主义理论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道德伦理体系是中国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学在人们的价值观念里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下面主要对孔子的“仁”学进行层次剖析。

一、孔子的“仁”学

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学理论。它是在家庭血缘关系上形成的自我意识,包含着与各种社会关系相适应的道德观念,这是伦理人道学说,也是建构社会伦理秩序与道德价值体系的基础。仁学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是“仁人”和“仁爱”。

(一)“仁人”

儒家及其思想主张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选修课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研究性学习形式教学,学生自制PPT,绝对原创哦O(∩_∩)O~

高中选修课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研究性学习形式教学,学生自制PPT,绝对原创哦O(∩_∩)O~

高中选修课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研究性学习形式教学,学生自制PPT,绝对原创哦O(∩_∩)O~

高中选修课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研究性学习形式教学,学生自制PPT,绝对原创哦O(∩_∩)O~

高中选修课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研究性学习形式教学,学生自制PPT,绝对原创哦O(∩_∩)O~

高中选修课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研究性学习形式教学,学生自制PPT,绝对原创哦O(∩_∩)O~

高中选修课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研究性学习形式教学,学生自制PPT,绝对原创哦O(∩_∩)O~

高中选修课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研究性学习形式教学,学生自制PPT,绝对原创哦O(∩_∩)O~

高中选修课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研究性学习形式教学,学生自制PPT,绝对原创哦O(∩_∩)

儒家道家文化的精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儒家文化的精髓: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它以心灵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为主要目的。而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仁、礼和中庸这三个方面,一直绵延至今。其具体意义如下: 1.儒家文化的“仁”

儒家文化中“仁”,就是爱人,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

仁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必要,礼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意识。——人们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人们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会地位的道德规范,造反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即没有意识形态基础)。

人民既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又没有造反作乱的意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古今中外,凡是能够使国家达到太平的统治,事实上都没有违背儒学的仁和礼两大原则。 2.儒家文化的“礼”

儒学的真谛是仁礼一体。不讲究仁,只讲究礼,人民就会反抗其统治。不讲究礼,只讲究仁,人民就会轻慢其统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所以,仁和礼是一刻也不可以分开的,这就叫做仁礼一体。

对儒家道德教育的历史批判及其现代性意蕴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对儒家道德教育的历史批判及其现代性意蕴

张学强

[摘 要]儒家道德教育作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教育的主流,在其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受到了来自先秦道家、墨家、法家及魏晋玄学、佛教和明清启蒙教育思潮的强有力的批判。对这些批判的历史梳理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传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重建当代德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儒家 道德教育 历史批判 启示

[作者简介]张学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兰州 73007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道德教育理念和道德规范两千余年来伴随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已植根于中华民族每一个体的心理结构之中,成为其道德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其道德情感的形成,并对其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中国儒家传统道德资源是每一个体品德生成和民族整体道德提升的基础,是中国当代德育体系重建的立足点。如何对中国儒家传统道德教育进行合理扬弃?视角可以是多重的,既可以立足现代社会发展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也可以通过中外比较的方式对其加以区别阐释,但还有一种视角是非常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了的,那就是通过对儒家道德教育历史批判的分析、梳理,了解儒家道德教育

浅析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浅析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

【摘 要】儒家道家延续了2000多年,两家的思想在闪烁着光芒,影响着后

世。儒家道家既有共同的追求,也有思想的差异。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政治效应、价值体现、“有”“无”思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儒家和道家分别形成了出世和入世的哲学。

【关键词】儒家;道家;思想;异同点

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儒家道家之所以得到2000多年的延续,是两家的思想在闪烁着光芒,影响着后世。儒家道家既有共同的追求,也有思想的差异。儒道互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

一、儒家道家思想的共同点 (一)儒家道家思想的价值体现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

儒家道家与禅宗美学论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儒家,道家与禅宗美学论文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儒道互补,庄禅相通,三者共同构成了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和艺术精髓。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儒家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流派,它与道家美学、楚骚美学和禅宗美学构成中国美学史上的四大思潮。儒家历来把“诗”、“乐”、“艺”看作“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重要手段,看成实现仁学、安邦定国的必由之道。因此,美学(诗论、乐论、文心、艺境)在儒家学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儒家美学思想的持征和演变作一番整体性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深入地了解儒家学说的整体思想,也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文化的根本特征。从儒家美学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厚意韵。孔子是儒家美学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挥中国古代社会的礼乐传统、以“仁学”作为分析和解决美和艺术的根本立场,为儒家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孔子正是根据这个基本观点解决他的一系列重要的美学命题的。首先,孔子把“诗”、“乐”、“艺”看成是实现“仁”的一种手段。其次,孔子很重视艺术的美与善的统一。再次,孔子还把美善统一的要求运用于人格修养,强调文质统一,提出了著名的“文质彬彬”说。孔子的美学思想受其恢复周礼的最终目的的制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且过多地强调艺术的社

儒家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伦理价值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本文讲的是与法律相关的知识,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儒家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伦理价值

张渝

“忠恕”是儒家道德学说中重要的理论命题。《论语》记载孔子曾告曾子云:“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曾子何意,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见,在曾子看来,以孔子为代表的整个儒家思想体系,是以“忠恕之道”贯穿始终的。在论语中,有多处是关于“忠恕”的,例如: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我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论语·雍也》)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一、“忠恕”的本义探讨

究竟什么是“忠恕”?在论语中,孔子论“忠”有多层意思,既可以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如“臣事君以忠”,亦可以是在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如“为人谋而不忠乎”,所以邢昺《论语正义》说“忠谓尽中心也”,朱

道德·制度伦理·政治哲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道德·制度伦理·政治哲学

作者:陈家琪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第05期

摘要:文章讨论了道德、制度伦理、政治哲学的概念,并依照康德、黑格尔、拉康、阿伦特以及国内学者王海明、高兆明等人的有关论述,讨论了现代性的突出特征即政治参与的公共领域的衰落,并在此基础上重提人格尊严以及在中国历史上几乎从未有过的公共领域和共同世界如何重建的问题。

关键词:道德;制度伦理;政治哲学;人格尊严

中图分类号:D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3)05—0073—07 康德在道德哲学中讲德行,认为德行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力量;所以人的理性的固有使命不是为了幸福,而是为了更高、更纯粹的理想,这就是道德的自主与自律。德行与幸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不能用幸福定义德行,从直觉上说,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康德的目的是要克服一切从非理性的冲动而来的动机,让德行本身发号施令。而幸福作为一种感受性经验,只是对德行的意识,或者说,德行是幸福的条件,对其本身的意识就是幸福。

当然,这里存在着一种矛盾:那种

伦理学 药害事件的伦理道德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课程论文

药害事件的伦理道德反思

专业班级:2013级制药二班 姓名:沈金芝 课程名称:制药从业人员伦理学

摘 要:我国近年来先后出现了齐二药、欣弗、甲氨蝶呤等一系列药害事件,本文通过对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甲氨蝶呤事件的阐述进行伦理道德反思。

关键词: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甲氨蝶呤事件,伦理反思

药害事件泛指由药品使用导致的患者生命或身体健康损害的事件。药害事件的法律责任,必须以药害事件发生的原因为基础来分析确定。实践中,导致药害事件发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药品质量缺陷引起的损害;二是合格药品由于使用过错引起的损害;三是合格药品在按说明书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不良反应损害。

1.齐二药事件与反思

1.1事件

2006年4月22日和4月24日,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三院住院的重症肝炎病人中先后出现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至4月29日、30日又出现多例相同病症病人,该院及时组织肝肾疾病专家会诊,分析原因,怀疑可能是患者新近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引起。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厅接获医院上报的情况后,即派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处置,组织省内著名肾病专家进行再次会诊。专家初步认

第3章管理道德与伦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章 管理道德与伦理

致命的疫苗

2013年12月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早安山东》栏目报道 12月17号,深圳 龙岗南湾人民医院,一名新生儿,接种 乙肝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经抢 救无效死亡。而这已经是半个月来的全 国发生的第四起。涉事疫苗,均为深圳 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现在 该公司全部批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产品 已经停用。

湖南省常宁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展示深 圳康泰公司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样品

13日,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病房, 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男婴

12月13日,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 员在重症病房为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不 良反应的男婴进行检查。

有一种名叫“龙胆泻肝丸”中成药,在配 制时竟然改了关键的一剂,致使服用者中 毒;受害人一张状纸,将经销者百年老店 告上法庭。百年老店蒙羞只是事件的一小 部分,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它已严重 损害了医药工作者这个职业的道德声誉

有职业就有“缺德”问题。“缺德”,不 再是一个骂人的词组、一句脏话,而是 一种现象的代名词 。“致命的疫苗” “整 形之殇”、“假冒的洗发水” “夺命的 减肥药”“不卫生的卫生纸”“羊肉 卷”“月子水” “重庆火锅底料”等 术语,已成了汉语词汇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