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的排列规律教学设计
“数字的排列规律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数字的排列规律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数字的排列规律教学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数字的排列规律
《数字的排列规律》教学活动设计
审核人签字: 年 级 课型 一 年 级 新 授 学 科 课时 数 学 课题 教师 8.2数字的排列规律 1课时 授课时间 40分钟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要求学生能教材分析 够“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较为容易。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年学情分析 龄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神容易分散,语言表达不完整。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学习趣味性,强化语言表达训练,就显的尤为重要。这个是本节课教学中我较为注重的学习策略,另外,我在日常教学中比较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今天依然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设计理念 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225009) 王兴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3.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渗透排列1.猜年龄师随机先猜测几个学生的年龄,然后请学生猜师的年龄,猜对有奖。2.设疑激趣师:老师为什么能猜出你们的年龄,而你们猜不出老师的年龄呢?3.引导提示师:老师的年龄是由1和4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想一想,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为什么?还有其他的可能吗?二、探究方法,寻找规律1.感知排列方法(1)猜密码(出示装奖品的包,上面有个三位数密码锁):老师将密码忘记了,谁能帮老师想办法打开这把锁?(2)师提示:老师只知道密码是1、2、8三个数字,请大家想办法将密码试出来。怎样试呢?(3)激发思考:比一比,看谁能最快写出所有的三位数。2.探讨排列方法(1)学生汇报交流,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并板书。预设学生出现以下几种方法:随机写,先确定首位再写数,先确定中间数再写数,先确定末尾数再写数。(2)师生评议方法,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225009) 王兴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3.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渗透排列1.猜年龄师随机先猜测几个学生的年龄,然后请学生猜师的年龄,猜对有奖。2.设疑激趣师:老师为什么能猜出你们的年龄,而你们猜不出老师的年龄呢?3.引导提示师:老师的年龄是由1和4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想一想,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为什么?还有其他的可能吗?二、探究方法,寻找规律1.感知排列方法(1)猜密码(出示装奖品的包,上面有个三位数密码锁):老师将密码忘记了,谁能帮老师想办法打开这把锁?(2)师提示:老师只知道密码是1、2、8三个数字,请大家想办法将密码试出来。怎样试呢?(3)激发思考:比一比,看谁能最快写出所有的三位数。2.探讨排列方法(1)学生汇报交流,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并板书。预设学生出现以下几种方法:随机写,先确定首位再写数,先确定中间数再写数,先确定末尾数再写数。(2)师生评议方法,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93页例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举例子验证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探讨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计算、观察、比较、分析、举例验证等探究活动,体会“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向学生渗透函数思想,感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并总结商不变的规律,并能正确的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课件出示谜面,学生猜谜语,并让学生解释僧多粥少的含义。说说生活中“僧多粥少”的事例。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谜面,大胆合理的猜一猜会是哪个成语呢?有哪位同学能解释解释“僧多粥少”的意思。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僧多粥少”的事情吗?
师:刚才在猜谜语的时候我们根据谜面的提示展开了大胆合理的猜
测,那么在数学课上你们猜测吗?喜欢猜测吗?敢猜测吗?会猜测吗?但是在数学课上,咱们光猜测行吗?(
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99-100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每组准备3张数字卡片,一张记录单,学具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展开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吗?为什么?
生1:我喜欢去公园,因为公园里空气新鲜。
生2:我喜欢去公园,因为公园里有许多动物。
生3:我喜欢去公园,因为有许多好玩的东西。
师:今天老师也要带你们去一个更好玩而且充满智慧的地方-----“数学广角”你们想去吗?不过数学广角可不是那么好进的,每位同学不仅需要买门票,还要找到开门的密码才能进去,大家带钱了吗?大家看,儿童票多少钱一张,你准备怎样拿5角钱买门票?(生展示,师课件显示)
生1:我拿一张5角的纸币。
生2:。。。。。。。。。。
生3:。。。。。。。。。
师:5角钱有这么多的拿法,真棒!既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93页例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举例子验证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探讨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计算、观察、比较、分析、举例验证等探究活动,体会“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向学生渗透函数思想,感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并总结商不变的规律,并能正确的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课件出示谜面,学生猜谜语,并让学生解释僧多粥少的含义。说说生活中“僧多粥少”的事例。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谜面,大胆合理的猜一猜会是哪个成语呢?有哪位同学能解释解释“僧多粥少”的意思。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僧多粥少”的事情吗?
师:刚才在猜谜语的时候我们根据谜面的提示展开了大胆合理的猜
测,那么在数学课上你们猜测吗?喜欢猜测吗?敢猜测吗?会猜测吗?但是在数学课上,咱们光猜测行吗?(
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坪寨中心学校 —— 韩金娣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教材第85页例1及课后做一做。
二、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探索规律”这一板块。根据《标准》,本节课主要三队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有重要意义。
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数列规律。具体到本课,主要教学内容为图形的颜色、形状的变化规律,是“找规律”知识体系中的起始内容,非常重要。教材中主要借助具体情景,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猜测等活动发现有规律的排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时间,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
三、学情分析
“找规律”这一内容,虽然在全册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但是学生对于这一内容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大量的有规律的排列;在学前教育中,大部分学生对此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重要基础。例如,课间操战队时都是男生一行,女生一行,教室的桌椅都是每行6个座位等等。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和分类的思想方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学设计
可编辑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学设计
西港中学江礼菊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观察日常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通过社会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光的反射定律简洁、对称、和谐,从中领略到物理学中的美。
(2)通过学习光的反射的应用和光污染,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乐于用所学的光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是几何光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分析有关光的反射问题的主要依据,该规律的探究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精神,所以光的反射定律及其探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精品文档
可编辑
教学难点: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光路,难以真实、直观地显现出来,学生不容易理解。另外,在利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解释实际问题时,学生很容易产生错误认识,例如认为镜面反射看起来一定比漫反射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58页例4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将这一规律恰当地运用于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两组算式:(1) 13 × 11 = 112 × 11 = (2) 13 ×44 = 112× 22 =
1、先进行第一组算式的计算。
生回答后,师:第一组题我们利用一个数乘11的规律很快地回答出答案。第二组数你能很快的算出来吗。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列竖式)不列竖式能一下子口算出来吗?看来是有一些难度的,这
两组算式实际上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利用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不用笔算,就能算出得数,大家想知道是什么样的规律吗?
这就是我们今
《数字与编码》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激趣导入。
1、仔细观察大屏幕,(幻1)你们能从大屏幕上捕捉到什么信息?
你们谁能介绍一下老师吗?(生借助大屏幕找到答案) 在生说我名字时,展示幻2。
2、那么,说“古丹”就一定是我吗?
在搜搜中输入“古丹”的名字,有34800条都是关于“古丹”的信息。(边讲边展示幻4)其中在朋友网共找到197个古丹。我们一起来看看能不能找到我?
3、用什么证件来证明自己的身份最有效?(让生自由发言)引出身份证。
每个公民一出生,就有一个身份号码,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它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的。
4、身份证在我们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思考:平时哪些地方要用到身份证?(银行开户存钱时,做火车飞机时,等你们长大了参加一些考试也要身份证,等等)
5、身份证为人们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生活服务。由于它隐含着许多个人信息,所以请一定要妥善保管,不能随意借用他人。
二、梳理问题,探究解决。
1、 这是我的身份证,(展示幻11)谁来读一读我的身
份号码,并数数它有多少位?(18位)
2、 仔细观察我的身份证上面有些什么信息?(性别、民
族、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身份号码)(用红笔圈
出出生年月日和号码,让生自己通过比较猜想出生年
月日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