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近似数导学案
“积的近似数导学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积的近似数导学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积的近似数导学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
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
审核者:白杰 编制者:刘永清
学习目标 :
1、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学习流程: 一、温故知新。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_____ 58741≈_____ 31200≈_____ 50047≈______ 398010≈_____ 14870≈______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6□005≈47万 二、自主学习。
1、自学p52例1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1)豆豆的身高是( )m,小明认为豆豆的身高约( )m,是保留了( )位小数。如果要保留两位小数,要看( )位上的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因为( )位上是4,所以要舍去。 0.984≈( )
(2)如果要把0.984保留一位小数,要看( )位,因为百分位上的数是( ),( )(填大于或小于)5,所以要( ),同时把百分位上和后面的数省略。 0.984≈(
1.4积的乘方导学案
课题:1.6积的乘方 导学案
科 目:_数学_ 课 题:1.6 积的乘方 课 型:新授___
班 级:七五 姓 名:王瑞芳 时 间: 执笔人:_王瑞芳___ 审核者 __________ 审批者:_____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的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异同。
教学方法:探索、猜想、实践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练习:
1、计算下列各式:
(1)x5 x2 _______ (2)x6 x6 _______ (3)x6 x6 _______
(4) x x3 x5 _______(5)( x) ( x)3 _______(6)3x3 x2 x x4 _______
(7)(x3)3 _____ (8) (x2)5 _____ (9)(a2)3 a5 _____
(10) (m3)3 (m2)4 ________ (11)(x2n)3 _____
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a5)3 a8 (B)
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导学案
奇台县第一中学 高一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导学案共12课时 编写: 校审: 高一数学组
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
第9课时
(1)向量a的坐标;(2)若c=(2,-1),求(a?c)?b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在坐标形式下,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公式及其变式(夹角公式); 理解模长公式与解析几何中两点之间距离公式的一致性.
例3、在△ABC中,AB=(2, 3),AC=(1, k),且△ABC的一个内角为直角,求k值. 能够用两个向量的坐标来解决与向量的模、夹角、垂直等有关的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及运算 例4、已知向量a=(k,1),b=(-2,2),且a与b的夹角为锐角,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教学难点:用两个向量的坐标判断垂直关系
【课前自学】 一、课前准备:阅读课本P106-107 例5、已知a=(1,2),b=(-3,2)当k为何值时,(1)ka?b与a?3b垂直? 二、预习自测
(2)ka?b与a?3b平行吗?平行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 a=(x1,y1)b?(x1,y2)
1.平面向量数量积(内积
近似数
“学查展评,发展课堂” 七年上·数学 象山县爵溪学校
近似数
主备人:周雍容 姓名: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经历近似数和准确数概念的产生过程。 2.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的表达方式。
3.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会根据预定精确度取结果的近似值。
学习重点:理解近似数的概念,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包括近似计算。
一、课前预习,理解概念。
1. 阅读课本57~58页,总结归纳一下概念。
近似数: 准确数: 精确度:
二、初步应用,深入理解
1. 根据以上概念,判断下列描述中的各数,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教室里有46张课桌。 (2)小明的身高为1.57米。 (3)某本书的定价为4.50元。
(4)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38万千米。 (5)据美国一家猫粮制作公司调查:“在美国共有8500万只猫咪,22%的猫主人都选择猫咪爱看的频道。”
归纳:区别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关键是什么?
2. 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
(1)18.32 (2)18.320 (3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课后同步练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课后同步练习
积极地发挥每一道习题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深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课后同步练习,供大家参考。
一、应用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50.6千米,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比这辆汽车的2.2倍多5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千米。
2、 苹果每千克3.5元,奶奶在水果商店买了12.68千克的苹果,要付多少元钱?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要付()元。二、拓展题
1、 回收1千克废纸可生产0.8千克再生纸。如果每人回收1.6千克的废纸,五年级二班班48人回收的废纸可生产多少千克的再生纸?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回收的废纸可生产()千克的再生纸。
第 1 页
2、某停车场规定:停车一次至少交停车费3.50元,超过2小时,每多停1小时加收1.50元。张师傅在此停车场停车8小时,应交停车费多少元?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应交停车费()元。
以上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
《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及编排意图:
《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后的一次扩展,同时又为后面改写成以万和亿作单位的数做好知识铺垫。教材内容展示了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测量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知道精确度的含义。
2.经历类比迁移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推理及概括能力,初步掌握“迁移”、“数形结合”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3.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理解求小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五、教学流程: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五环节教学,即“创设情境,
有理数导学案
1.1正 数 与 负 数
执笔: 初审 : 复审: 授课人: 课型 : 课时: 学生姓名: 班级: 小组: 【学习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难点:负数的引入。 四、疑点:负数概念的建立。 【自主探究】 一、导引自学
1. 课前预习:看书第2页、第3页、第4页内容。
2. 预习检测:①正数的概念:______________ 负数的概念:______________ 数 0___________。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_______的意义。 ②试着完成 书上第3页,第4页 练习题 。 二、自我检查
1.读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 ,哪
亿以内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
篇一:亿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晓坪学校四年级 数学(上册)导学案
备导时间:2015.9 设计者:谢杨执教者:
篇二:亿以内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
“亿以内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教学反思
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两种不同的改写方法。重点要组织学生比较,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
在教学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时候,我以身体里流淌着很多血液,在血液里有很多的白细胞和红细胞,你知道白细胞和红细胞的作用吗?学生说的非常好。然后我又问你知道一小滴血液里含有多少红细胞和白细胞吗?学生马上就说出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我自然而然引出万以内数的改写。学生很快得出了把末尾的四个零去掉,在加上一个万字就可以了。这个环节完成的比较顺利,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
亿以内数的省略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在这个环节我先出示了课本上的例6,地球的直径大约是多少万千米?太阳的呢?出示地球和太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我怕学生不会就一步一步的引导,问题是地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就是让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哪一位上的数?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虽然程度好的同学掌握了方法,但是在学
万以内的数加减(一)导学案
万以内的数加减(一)导学案
导学案
__三__年级___数学___学科 执笔: 审核:三年级数学组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1 / 15
万以内的数加减(一)导学案 课题:万以内的加减法( —) 课时:第1课时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备 注 (教师复备、课后反思栏;学生作笔记)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 1、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学习流程】 ■ 自主学习: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28 76+23= 48+29 = 64+25= ■ 合作探究: 看课本第9页主题图,收集数学信息: 1、 一年级同学准备乘车去参观“世博会”。从图中可知一(1)班有(
有理数的乘法(1)导学案
篇一:有理数的乘法(1)导学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导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类比、归纳研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记住有理数乘法法则,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学习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导 学 过 程
【温故知新】计算:(1)0-6(2)(-18)+18 (3)9-(-21)(4)-30-(+8)-(-6)
【新知导学】
自学指导一: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第28,29页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思考: 3×3= 3×2= 观察两个因数、积的符号
3×1= 3×0=
3 × 0 =
观察两个因数、积的符号
3×(-1)= 3×(-2)=3×(-3)=0 × 3=
观察两个因数、积的符号
(-1)×3= (-2)×3= (-3)×3=
(-3)×0 =
观察两个因数、积的符号
(-3)×(-1)=(-3)×(-2)= (-3)× (-3) =
积的绝对值与两因数绝对值的积有什么关系?
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 得正, 得负,并把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得 。
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请同学们仿照书中第30页例题,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