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模拟
“历史试卷模拟”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历史试卷模拟”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历史试卷模拟”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人民版
杭州建人高复学校 高考仿真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
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下列有关古代土司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元朝时期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② 明朝时期已经出现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③雍正年间在西南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④乾隆时期全部改为流官统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对于这一观点,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黄河流域的农耕经济对中华文明影响很大 B.相对发达的农业是专制政治赖以存在经济支柱
C.专制政治的集权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自然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了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
14.达人,是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指在某方面很精通的人,即某方面的高手。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立人: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3 - 图文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3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 / 18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有叛国而无叛郡……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一现象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A.西周、秦朝、三国 B.汉朝、唐朝、明朝 C.秦朝、汉朝、唐朝 D.战国、汉朝、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3 - 图文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3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 / 18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有叛国而无叛郡……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一现象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A.西周、秦朝、三国 B.汉朝、唐朝、明朝 C.秦朝、汉朝、唐朝 D.战国、汉朝、
200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八)(2)
200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八)
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墨子、商鞅、韩非子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反对兼并战争 B主张中央集权 C反对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D主张互利互爱C 【答案】C
【解析】A、B项不符合后二者,D项只符合前者。
2.下列有关君主专制政体演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B唐朝开始中央设立三省,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丞相 C宋代增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答案】B
【解析】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最高长官称宰相,所以B项说法错误。 3..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纳庸代役是唐代实行的政策,和王安石变法无关。
4.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
2015年株洲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2015年株洲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株洲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
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既是“七
雄”又是“五霸”的是
A.齐、楚 B.楚、秦 C.齐、秦 D.魏、赵
2.某同学在预习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
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B C D
3.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
的历史过程,右边的示意图对这一过程
的完成作了形象的描述。图中①对应的
朝代应该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4.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
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③“故垒西边,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⑥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①④⑥⑤ C.②③④①⑥⑤ D.②①③⑥④⑤
5.大运河与长城像一个“人”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这两大工程的共
2020年江苏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以及答案
2020年江苏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学者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认为:“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揉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制度。”该观点认为分封制(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是对东方的殖民活动 C. 推动地方融合发展 D. 埋下春秋动荡的隐患 2. 下图为新疆特殊的水利工程型式——坎儿井。在新疆一些冲积扇地区,土壤多为砂砾,渗水性强,采用上述施工方法既可解决水的渗透流失问题,也可减少蒸发。坎儿井有可能受到下列哪一古代水利工程的启发( )
A. 白渠 B. 漕渠 C. 都江堰 D. 龙首渠 3. 日本学术界曾提出唐宋变革说,认为唐代是贵族社会的完结,宋代是平民社会的开始。下列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文化现象是( )
A. 怀素张旭等草书大师的出现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大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
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
B.1895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1901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D.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表现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B.说明了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C.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之路 D.解决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各政治团体、政党组织纷纷创办报刊杂志,宣传维新变法与革命思想。下列报刊杂志中,属于这些团体和政党机关报刊的是 A.《中外纪闻》、《民报》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大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
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
B.1895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1901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D.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表现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B.说明了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C.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之路 D.解决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各政治团体、政党组织纷纷创办报刊杂志,宣传维新变法与革命思想。下列报刊杂志中,属于这些团体和政党机关报刊的是 A.《中外纪闻》、《民报》
2011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附答案)
2011年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命题人:花湖中学 叶春林
一、单项选项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表中,共18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0世纪初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到:“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作者说这番话主要是由于: A、《南京条约签订》 C、《天津条件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2、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了如下四项建议,其中最根本的一项是: A、“下诏鼓天下之气” C、“练兵强天下之势”
B、“迁都定天下之本” D、“变法成天下之治”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不包括: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D、以暴力革命为主要斗争方式
C、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4、今天,坐落在四川省大渡河畔的一座纪念碑,它纪念着70 多年前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史诗般的远征,它是: A、出师北伐 C、红军长征
B、进军井冈山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5、下列史实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模拟试卷一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 _ 学号: 成绩:________ 一、名词解释(20%,每题5分)
1、汛舟之役 2、怛罗斯之战 3、头下军州 4、哈喇王朝
二、填空(12%,每题1分)
1、为《水经》作注释的著名学者是 时期的 ;晚清时为《水经注》作疏则主要是 和他的学生熊会贞。
2、 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与 的《读史方舆纪要》是明末清初十分有名的两部讲述明代中国各地经济、地理与军事要略的著作。
3、 的《广志绎》与徐宏祖的《 》是明代两部游记性的作品,分别代表了这两位作者在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方面的杰出成就。
4、丝绸之路在汉代主要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沿 山的北麓,北道沿 山的南麓。
5、荆江是长江在中游冲积平原上的一段河道,上起 ,下迄 ,其中 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