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如何影响社会变迁
“媒介如何影响社会变迁”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媒介如何影响社会变迁”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媒介如何影响社会变迁”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媒介发展与社会变迁
媒介发展与社会变迁 一、媒介与农业社会
农业社会是指十七世纪工业革命前的社会历史时期,涵盖了媒介发展中口语传播时代和文字传播时代两大阶段。在农业社会中,语言和文字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语言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的产生,文字则使人类文明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1、 语言——“与狼共舞”的结束
口语传播时代大致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蛮状态、、组成原始社会开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现。简言之,就是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
德国著名释义学者加达默尔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类有了语言,所以有了一个“世界”,同“世界”有了一种“关系”,对世界有了一种特殊的态度。“无论我们用什么语言,我们获得的只是一个更为扩大的方面,一种世界观。”[1]换句话说,人类驾驭了语言,也就拥有了一个动物类所没有的丰富的“语义世界”。由此而知,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与此同时,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达。美国传播学家德弗勒认为,语言与思维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思维的规则与说话的规则相同,思维也就是内向操作语言。而思维,特别
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
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年
会综述
2012-08-03 14:09:58 来源:爱思想 2012年08月03日
【核心提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亟须宪法重塑社会价值观,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年也需要重新认识宪法的贡献。基于以上共识,10月22日至23日在西安召开的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年会将会议主题确定为"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此次会议由中国宪法学研究会、西北政法大学主办,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兰州大学法学院协办,于2011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古城西安召开。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百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转型与宪法、中央地方关系法治化、宪法与国家权力的结构与运作、财政立宪主义与社会保障、宪法与刑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
现将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大会主题发言社会转型涉及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治制度的转型。我们从清末开始就一直在努力实现一个以宪法为基础的治理模式。这其中,宪法学者做出哪些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陈斯喜副主任认为,前几代宪法学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
我眼中的的当代中国家庭变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我国的传统社会正处于巨大的变迁之中,而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与此同时,我国亦由一个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加速向城市社会转型。城市,作为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经济、政治、文化的集中点,必将在整个社会中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主导作用。在这社会发生巨大变迁之际,我国社会的婚姻与家庭,尤其是城市中的婚姻与家庭所存在的变化及其引发的问题,以引人瞩目的态势日益凸显出来。
把家庭变革置于社会转型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研究,依据社会变迁来分析家庭变革,再透过家庭变革揭示出社会变迁的深度和广度,这不仅对解决人们的实际生活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转型和家庭变革 1. 什么是社会转型?
就当代中国而言,它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由以农业经营为主向以非农经营为主、以农村人口为主的社会向以城市工商业人口为主的社会的转化。西欧国家的这一转变始于18世纪末期的工业革命,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多数国家已经完成这一转变。中国社会的真正转型则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显露端倪,现在尚处于转
社会变迁中的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变迁中的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
作者:肖京
来源:《北方法学》2013年第01期
摘 要: 权利救济体制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因而很有必要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进行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变迁呈现出一个保险社会化的过程。与此同时,社会保险争议的社会性也在不断增强,社会保险争议主体逐渐多元化,社会保险争议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化。我国现行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的主要缺陷就是不能反映和有效应对社会保险争议社会化这一现状,因此有必要从理念上进行超越、在体制上进行重构。
关键词: 社会变迁 社会化 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DF43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330(2013)01-0146-06 引 论
社会保险权关系到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是一项基本人权,①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越来越凸现出其社会权基本属性,受到了世界各国立法的普遍重视。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推进,社会保险权和社会保险权救济也越来越受到中国社会法学界的关注。近年来,围绕《社会保
社会变迁中的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变迁中的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
作者:肖京
来源:《北方法学》2013年第01期
摘 要: 权利救济体制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因而很有必要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进行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变迁呈现出一个保险社会化的过程。与此同时,社会保险争议的社会性也在不断增强,社会保险争议主体逐渐多元化,社会保险争议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化。我国现行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的主要缺陷就是不能反映和有效应对社会保险争议社会化这一现状,因此有必要从理念上进行超越、在体制上进行重构。
关键词: 社会变迁 社会化 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DF43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330(2013)01-0146-06 引 论
社会保险权关系到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是一项基本人权,①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越来越凸现出其社会权基本属性,受到了世界各国立法的普遍重视。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推进,社会保险权和社会保险权救济也越来越受到中国社会法学界的关注。近年来,围绕《社会保
当代中国大陆的社会变迁
当代中国大陆的社会变迁
——主要是关于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指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的运动变化。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来看社会变迁范畴,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社会变迁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变迁最根本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迁的最终决定力量。除此之外,社会变迁还取决于其它因素的作用,如自然环境、人口、国家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种族特征、民族特征、各国的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社会变迁类型依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按规模可区分为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二)按变迁方向可区分为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 (三)按变迁方式可区分为渐进的社会变迁和激进(革命)的社
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
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
【摘要】: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商业重镇,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货物集散地。重要的区域地位和较为繁荣的商贸经济,成为近代西方殖民者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桥头堡。1891年,重庆以“约开”的形式被迫向英国开放通商。不久之后,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势力相继“进驻”重庆。重庆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漩涡的同时,也成为西方列强在近代中国西部的一块殖民地。重庆开埠,一方面,表明英、日等西方列强在华贸易战略目标和殖民利益的逐步扩大:另一方面,刺激和推动了四川社会的发展变迁。第一,它使四川超稳定状态的小农经济逐步感受到了强大商业力量的冲击,城乡经济被纳入到商品化的轨道,置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国际市场影响之中。四川社会开始了近代商业化进程。第二,它使外部力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控制力越来越明显,川人的经济利益逐步受到列强的侵夺和支配。一定程度上,四川的社会经济发展从属于西方的社会发展要求。第三,它使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紧随经济因素传入四川,在传统经济与社会结构改变的同时,引发了近代社会要求的产生。重庆开埠是四川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在封闭的四川社会体系上戳开了一个窟窿,通过这个窟窿,四川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四川城
至关重要的社会性别21世纪如何开展全球化和社会变迁研究
至关重要的社会性别
——21世纪如何开展全球化和社会变迁研究①
周颜玲
2012-8-19 12:37:29 来源:《妇女研究论丛》(京)2009年3期第60~69页
【专题名称】妇女研究
【专 题 号】D423
【复印期号】2009年05期
【英文标题】Gender Matters: Studying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21st Century
【作者简介】周颜玲,美利坚大学社会学系,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20016
周颜玲(Esther Ngan-ling Chow),女,美国美利坚大学社会学教授。
【内容提要】 作为一篇导论性文章,本文旨在促进社会变迁——与本地、国家和地区层面全球化进程相伴随——研究中强调社会性别中心位置的变革性学术和研究。本文的六个主题相互关联,都将全球化视为一种社会性别化的现象,并研究社会性别如何现身于全球化逻辑之内,以及如何被嵌入到全球化的过程和结构之中。这些主题考察了全球化如何塑造了社会性别化的制度;在男女两性资源获得和控制、价值观念、自身认同、选择、角色行为和社会性别权力关系方面,全球化是如何建构社会性别的;全球化如何影响男女两性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些主题也将全球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读书笔记
《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读书笔记
作者: 孔祥智
主要内容:作者利用二十世纪30年代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在华北平原33个自然村的实地调查资料和清代刑科档案,分析了近数百年来华北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演变型式。
主要观点:与西欧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国的小农经济在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分化之后其生产力并未发生质性变化,小农生产仍处于糊口水平。半无产化了的小农倚仗家庭式农作与佣工或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忍受并依赖两者所赋予的低于维持生活所需的收入,才能在内卷和分化的联合压力下毅力不倒。在贫农农场上,内卷和劳力不足同时并存,因此贫农整体的土地生产率与经营式农场并无二致,但二者的劳动生产率却有很大差异。与经营式农场主和富农不同,贫农经济的性质仍是为维持生计而不是为追求利润的经济。村庄半无产化的过程伴随着国家政权渗入其中的趋势,士绅的官僚化成了国家政权渗入村庄的主要工具,在新
的压力下村庄内部结构及其与国家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背景介绍、近代华北农村经济社会变迁、村庄与国家政权关系的
变迁。最后一部分包含全书结论。
I. 背景
A. 探讨的问题
1. 小农的特征
a. 农民
社会变迁背景下藏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融合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变迁背景下藏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融合与发展
作者:王定明 李喜艳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34期
摘 要:西藏所处特殊环境,衍生了独特的藏族传统体育。这些传统体育活动或起源于宗教文化,或起源于特殊生活生产方式,或起源于军事战争,或起源于节日节庆间的民风民俗。这些传统体育在现代体育的冲击下,如何发展成为既具有“现代特色”,又蕴含“民族风情”的特点?该文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利用宗教传统观念来弘扬民族传统体育;通过开展节日节庆体育旅游和利用不可复制的生态资源旅游来促进藏族传统体育发展;契合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来开拓传统体育全新发展空间。最终将藏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合理的融合发展,为西藏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社会变迁 藏族传统体育 现代体育 融合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12(a)-0229-03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产生了特殊的人类文化。加之气候、信仰、乃至人们简单纯净的生活态度,使得青藏高原一些地方至今仍保持着完全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