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必修一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必修一”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必修一”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必修一”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周期表中原子结构和位置、价态、元素数目等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外围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的涵义

3、认识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4、知道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

5、了解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和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了解“对角线法则”,并能运用“对角线法则”解释某些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元素的电离能、电负性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周期、族及元素的分区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而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表现形式。在元素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个横行,称为周期;再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从上往下排成一个纵行,称为族。元素周期表共分为七个周期,18个纵行,分为七个主族,七个副族,1个第八族和1个0族。

在元素周期表中,我们也可以按照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排布式最后一个电子所处的能级对元素周期表进行分区:

说明:

1、周期系:随着元素原子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公开课)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并为后面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做好铺垫。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是选修内容,是在必修的基础上的一个提升。但根据高中化学考纲,本部分内容在高考的选考大题中出现。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二部分在复习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子半径、电离能以及电负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本节教学需要三个课时,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1、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和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具备了学习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由于所教班级为平行班,学生基础比较差,必修二的内容还不够熟练,在新课之前还需要复习。

2、 学习

原子结构与性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例1.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黑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

B.黑点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大

C.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电子云图是对运动无规律性的描述

例2.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分别为1、3、5、7

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

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 -1

D.各能

(教案一第一章知识点)《原子结构与性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选修3教案一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第 1 页 共 1 页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3)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而不是↑↓ ↑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

§1 原子结构与性质基础知识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1 原子结构与性质 李仲林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表示方法 1.能层、能级及其最多容纳电子数的关系

能层:根据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可以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 能级: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不同能级。

能层(n) 符号 能级(l) 最多容纳 电子数

说明:①能层的能级数==该能层序数。

②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

③在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与能量大小的顺序是:ns<np<nd<nf? 2.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可以想象为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电子云”称作电子云。 (2)原子轨道

①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上各有1个原子轨道(用px、py、pz表示)。 ②p电子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 ③n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 ④nf能级有7个原子轨道。

3.构造原理: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都遵循下列顺序:

1s、2s、2p、3s、3p、 、 、4p、5s、4d、5p、6s、4f??

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

(教案一第一章知识点)《原子结构与性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选修3教案一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第 1 页 共 1 页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3)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而不是↑↓ ↑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训练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课时训练2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化学性质均很活泼

B.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增多,金属性依次增强 C.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的密度均小于1 g·cm-3

D.碱金属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降低 解析:碱金属元素单质中,Rb、Cs的密度均大于1 g·cm-3,所以C错误。 答案:C

2.关于钾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

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②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 ③它的氧化物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 ④它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原子相同 ⑤它可以用作还原剂 A.① B.③⑤ C.②③ D.②④

解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自上而下,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在化学反应中碱金属都是还原剂,碱金属的氧化物都容易和二氧化碳反应。 答案:D

3.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元素的阳离子随核电荷数增加,氧化性渐弱而还原性渐强 B.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越易失电子,其单质还原性越强 C.随核电荷数增多,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一定渐低,密度一定渐大 D.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强,均易与Cl2、O2

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3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教案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教学设计

水寨中学 廖宇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二部分在复习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子半径、电离能以及电负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本节教学需要三个课时,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1、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和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具备了学习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2、 学习方法方面: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

总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然

必修2 第一章第三节 -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单元测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二化学助学案

第2节 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2010年3月15日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测试目标】

1、了解电离能的概念及其内涵,认识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知道电离能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2、知道主族元素电负性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认识主族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测试重难点】

重点: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难点: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分层练习】

【基础练习】

1.电离能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列有关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是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

B.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越来越大 C.可通过各级电离能的数值,判断元素可能的化合价 D.第一电离能越大的原子,越容易失电子

2.气态原子生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一电离能。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是衡量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一种尺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其失电子能力越强 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其失电子能力越强

C.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难易,只跟该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有关

D.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难易,除跟该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有关外,还与该单质中固态金属原子以及该金

高中化学必修一《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核素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2.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1.微观探析:能从元素和原子水平上认

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2.证据推理: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

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

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

原子结构

【课前预习】 1.原子的构成

原子???原子核??

?质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质量数

(1)概念: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作质量数,常用A 表示。

(2)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3.电子层

(1)含义: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2)表示方法

电子层数(n ) 1 2 3 4 5 6 7 字母表示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由近到远

(1)电子一般总是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2)原子核外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