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访谈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访谈大纲”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访谈大纲”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访谈大纲”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案例导读】 【心理知识课堂】

第一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概述 一、现代健康的概念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心理训练游戏】 【心理测试】 【思考题】

第二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案例导读】 【心理知识课堂】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和作用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一、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特点 二、大学生自我体验的特点 三、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特点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偏差及调适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常见的偏差(包括自卑、自负、从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案例导读】 【心理知识课堂】

第一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概述 一、现代健康的概念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心理训练游戏】 【心理测试】 【思考题】

第二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案例导读】 【心理知识课堂】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和作用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一、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特点 二、大学生自我体验的特点 三、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特点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偏差及调适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常见的偏差(包括自卑、自负、从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

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在给健康下的最新定义中,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良好适应力并列为健康的三要素。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十条标准,中国的学者也有很多的研究和不同的提法,虽然侧重不同,但内容是一致的,现将部分中国学者提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归立如下:

1. 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 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3.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

稳定性好。

4. 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

5. 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

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6. 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

关系。

7. .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

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近几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成长影响越来越大。我们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论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班级:12投资1班 姓名:李悦 学号:12250504123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屡见不鲜。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新时代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等多方面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有须重视,主要有环境变异产生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情感问题、学习和就业压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 提纲:

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正文: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完善个人品格的重要阶段。健康的心理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和完善大学思政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国家教委对大学生进行过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有心理障碍者占调查总数的30. 0%以上。据北京16 所高校的调查报告反映,因精神病而休学、退学的学生人数分别占整个休学、退学人数的39. 7%和64. 4%。近几年来,大学生中频繁发生暴力侵害案件,自杀事件也有增无减。根据CSPA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2012 年9 月的评测,我院2011 级学生本年度需重点关注的对象共150 人,其中一级关注3 人,二级关注

大学生心理健康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大学生情绪管理

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情绪管理都是一门必修课。在此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什么叫情绪管理,所谓的情绪管理就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用更加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在高兴时不至于得意忘形,在失落时不至于一蹶不振,时刻都有向上的活力与能力。

为什么说情绪管理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是必修课呢?那是因为相比较与成年人,大学生这个年龄阶层的人的情绪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很多人对他们的评价都是冲动的,不理性的。而情绪管理能力是我们日后进入工作所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所以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当学习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我们可以先来总结大学生比较常见的几种情绪。第一种:抑郁。大学生会感到抑郁这一情绪的情形也有很多,比如在失恋了,被老师批评了等等之后,选择“看破红尘”。这种情绪会让我们的身心都感到很疲惫,进而思维迟缓,闷闷不乐。第二种:嫉妒。这种情况会导致一个在大学生中很常见的现象发生,那就是互相攀比。这种心理的来源也很常见,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就是要什么给什么,所以他们在看见舍友买了名牌鞋子,高档电子设备等等之后就会产是嫉妒的心理,就会想要买更贵的鞋子,更贵的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课程类型: 必修课 课程代码: 0140066 课程学时: 36 学分: 2.0

一、课程性质、任务

该课程为全校必修课,授课对象为各专业本科生。本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保健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让大学生生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的一般知识,认识现实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掌握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开设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社会交往和自我心理调试以及心理危机应对的能力,更好的度过人生中的“黄金时期”——大学生涯。并为将来进入激烈的社会竞争,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课程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表1 理论教学部分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并掌握健康及心理健康的含义;了解并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并掌握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学校心理卫生的基本方略;了解并掌握个体心理卫生的原则。 2、能力目标:学习并掌握如下几项技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师范类专业 课程编码:12010926 制定单位:教育心理教学部 执 笔 者:田虎

审定时间:2016年8 月29日

审 定:教育科学学院教学工作指导指导委员会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一门公共课,总计课时32课时,2学分。该门课程旨在于通过密切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

目的:本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学通识知识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的课程,幸福而又成功的人生需要先进人生理念的思想洗礼、科学知识的接纳吸收、决策方略的学习操练、经典案例的借鉴思考,这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使命。

任务: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

大学生心理健康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有着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大学时代是人生之中一段既美好而又深刻的时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由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段,也是自我意识不断完善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尤其重要,大学生们应加强认识,掌握技巧,积极训练,不断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促使自我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正确认识、教育措施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武永花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作为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是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如何引导大学生适应新环境,如何预防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就成了各高校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合理对策,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并帮助大学生顺利健康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健康定义是: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的内涵是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生理健康。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从年龄层面上看,他们是社会中最健康的群体,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的变化时期,思想波动较大,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方面缺乏客观性、理智性和稳定性,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行为异常和心理问题。近几年来,全国各高校因心理疾病诱发的各种恶性事情频繁出现,这些事件往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应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 学时分配:18学时 课程学分:1学分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应用心理类公共必修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学通识知识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其任务是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促使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取、走向成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正确的人生价值理念,还引导他们在学习、生 活中去思考、去体验,并试着用心理健康知识助人助己,拥有健康的心理,迈向成功的明天。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

(一)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相关知识。 (二)掌握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三)学会应用心理健康知识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水平。 实施要求:

(一)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二) 组织课堂讨论,把小型讨论与有准备的课堂讨论结合起来,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 加强课堂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 (四) 组织心理健康测量,让学生更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况。 (五) 推荐学生阅读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

(六) 指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