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中西医病名对照表”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西医病名对照表”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西医病名对照表”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常见疾病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常见疾病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本表“序号”及“中西病名”2栏的内容摘自国标GB /T 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其中部分中医病名列有同义词(用“△”符号注明)。临床诊断时,应使用正名,避免使用同义词。疾病中用方括号[ ]所括起的部分,表示放在括号中间的词可以代替部分前面的词。疾病中用圆括号( )所括起的部分,表示可以省略。 “中医病名”栏列有症状术语49种,当病种难以确定时,可以症状待查形式作为暂时性诊断。

“西医病名”栏的内容摘自赵艳玲、张志芳主编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治要览》,本书引用时对原书的西原病名均采用本书附录2.3所列的标准名称。 鉴于中西医分别为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且中医病名内涵丰富,其与相应栏目的西医疾病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而应理解为“相当于”、“常见于”甚至是“包括了”或“包含于”的关系,而且有些中医病名很难确定与其相应的酌情医病名。因此,本表所列中医病名与相应的西医病名的对应关系仅供临床参考。

1.传染病、寄生虫病类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中医

中西医病名参考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西医病明参考表

肠痈(急性阑尾炎):瘀滞证、湿热证、热毒证。 漏管(窦道):余毒未清证、气血两虚证。 乳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热度炽盛证、正虚毒恋证。 乳痨(乳房结核):气滞痰凝证、正虚邪恋证、阴虚痰热证。 乳癖(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 乳核(乳腺纤维腺瘤):肝气郁结证、血瘀痰凝证。 乳衄(乳头血性渗液):肝火偏旺证、脾虚失统证。 乳岩(乳腺癌):冲任失调证、正虚毒炽证、气血两亏证、脾虚胃弱证、肝郁痰凝证。 气瘿(地方性\\单纯性甲状腺肿、甲亢):肝郁气滞证。 肉瘿(甲状腺腺瘤\\囊肿\\结节):气滞痰凝证、气阴两虚证。 石瘿(甲状腺癌):气滞痰凝证、气滞血郁证、 瘿痈(急性甲状腺炎):风热痰凝证、气滞痰凝证。 石淋(泌尿系结石):湿热蕴结证、气血瘀滞证、肾气不足证。 淋证(急慢性尿路感染、膀胱疾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热淋、血淋、石淋、气淋、

膏淋、劳淋。

癃闭(可以引起小便困难病如前列腺增生症等):膀胱湿热证、肺热壅盛证、肝郁气

滞证、浊瘀阻塞证、脾气不升证、肾阳衰惫证。 癥瘕(腹腔内肿瘤或实性包块):气滞血郁证、瘀血内结证、正虚瘀结证。 积聚(腹腔内囊性或无形包块):肝气郁结证、食滞痰阻证。 胁痛(急慢性胆囊炎

中西医病名参考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西医病明参考表

肠痈(急性阑尾炎):瘀滞证、湿热证、热毒证。 漏管(窦道):余毒未清证、气血两虚证。 乳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热度炽盛证、正虚毒恋证。 乳痨(乳房结核):气滞痰凝证、正虚邪恋证、阴虚痰热证。 乳癖(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 乳核(乳腺纤维腺瘤):肝气郁结证、血瘀痰凝证。 乳衄(乳头血性渗液):肝火偏旺证、脾虚失统证。 乳岩(乳腺癌):冲任失调证、正虚毒炽证、气血两亏证、脾虚胃弱证、肝郁痰凝证。 气瘿(地方性\\单纯性甲状腺肿、甲亢):肝郁气滞证。 肉瘿(甲状腺腺瘤\\囊肿\\结节):气滞痰凝证、气阴两虚证。 石瘿(甲状腺癌):气滞痰凝证、气滞血郁证、 瘿痈(急性甲状腺炎):风热痰凝证、气滞痰凝证。 石淋(泌尿系结石):湿热蕴结证、气血瘀滞证、肾气不足证。 淋证(急慢性尿路感染、膀胱疾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热淋、血淋、石淋、气淋、

膏淋、劳淋。

癃闭(可以引起小便困难病如前列腺增生症等):膀胱湿热证、肺热壅盛证、肝郁气

滞证、浊瘀阻塞证、脾气不升证、肾阳衰惫证。 癥瘕(腹腔内肿瘤或实性包块):气滞血郁证、瘀血内结证、正虚瘀结证。 积聚(腹腔内囊性或无形包块):肝气郁结证、食滞痰阻证。 胁痛(急慢性胆囊炎

常见疾病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常见疾病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本表“序号”及“中西病名”2栏的内容摘自国标GB /T 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其中部分中医病名列有同义词(用“△”符号注明)。临床诊断时,应使用正名,避免使用同义词。疾病中用方括号[ ]所括起的部分,表示放在括号中间的词可以代替部分前面的词。疾病中用圆括号( )所括起的部分,表示可以省略。 “中医病名”栏列有症状术语49种,当病种难以确定时,可以症状待查形式作为暂时性诊断。

“西医病名”栏的内容摘自赵艳玲、张志芳主编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治要览》,本书引用时对原书的西原病名均采用本书附录2.3所列的标准名称。 鉴于中西医分别为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且中医病名内涵丰富,其与相应栏目的西医疾病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而应理解为“相当于”、“常见于”甚至是“包括了”或“包含于”的关系,而且有些中医病名很难确定与其相应的酌情医病名。因此,本表所列中医病名与相应的西医病名的对应关系仅供临床参考。

1.传染病、寄生虫病类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中医

医院常见中西医病名对比表 - 精品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医院常见中西医病名对比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时行感冒 感冒 麻疹 风疹 或风痧 水痘 白喉 百日咳 烂喉丹痧 痄腮 肝热病 肝瘟 痢疾 湿阻或伤湿 湿温 或湿瘟 疫斑热 温毒发斑 或瘟毒发斑 稻瘟病 疟疾 赤虫病或扁虫病 肺虫病 或吸虫病 寸白虫病 囊虫病 包虫病 丝虫病 黄胖病 或黄肿病 蛔虫病 蛲虫病 鞭虫病 肝虫病 蛊虫病 痫病 癫病 狂病 癫狂病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 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 麻疹 风疹 水痘 白喉 百日咳 猩红热 流行性腮腺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重症肝炎 细菌性痢疾 湿阻 肠伤寒/ 副伤寒 流行性出血热 斑疹伤寒 钩端螺旋体病 疟疾 第一章 传染病类、时行病类 (相当于西医的传染性疾病类、流行性疾病类) 第二章 寄生虫病类 (相当于西医的寄生虫疾病类) 姜片虫病 肺虫病 或吸虫病 绦虫病 囊虫病 包虫病 丝虫病 钩虫病 蛔虫病 蛲虫病 鞭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 血吸虫病 第三章 脑系病类 (相当于西医的神经系统疾病类) 原发性癫痫/继

古今中西医疾病对照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古今中西医疾病对照

粘液性水肿。中医古称阳虚水泛。 重症肌无力。中医古称筋痿。 多睡症。中医古称过力脱气。

性淡漠。中医古称不欲近房。 阳萎。中医古称阳萎。

肥胖性生殖无能症。中医古称肥人不育。

多内分泌腺功能减退症—席汉氏综合症。中医古称黑疸。 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古称感冒。 急性气管炎。中医古称风热犯肺。 大叶性肺炎。中医古称肺热。 急性痢疾。中医古称滞下。 急性胃肠炎。中医古称食泻。 霍乱。中医古称霍乱。

夏季热。中医古称疰夏。 肝炎。中医古称湿阻。

肝硬化。中医古称水鼓(是肝炎后期出现腹水)。 性病。中医古称花柳病。

糖尿病。中医古称消渴。

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中医古称消渴偏枯。 糖尿病合并宫颈癌。中医古称消渴倒开花。 腹膜后血肿。中医古称瘀血腰疼。 子宫肌瘤。中医古称经来结块。 红斑狼疮。中医古称鬼脸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古称历节风。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中医古称书痴。 大发作型癫痫。中医古称羊角风。 戒毒。中医古称戒断大烟毒。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古称久痢。 胃溃疡。中医古称胃脘疼。

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医古称萎黄急黄。

从中西医之异同看中西医之争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从中西医之异同看中西医之争

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有人说西医只懂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此消彼长,这个争论从未停止。以至于现在很多老百姓在生病后都会产生疑问,到底是去看中医呢还是去看西医呢?笔者认为,“中医”和“西医”,并非如“是”与“非”、“科学”与“非科学”那般完全对立,医学的终极目标是治病救人、是维持健康,如果不是人类还面临着很多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哥德巴赫猜想”,那么,即便是纠缠了百余年的中西医学,依然是可以互相为谋。因此,对中医学与西方医学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点,对于我们学习中医或西医学理论,使二者互相取长补短,端正对中医学或西医学的看法、发展中医事业都有着重要意义。

和与抗——调和与对抗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为一整体,必须阴阳调和,古语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中医治病以和为贵,注重调理阴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在肿瘤治疗中,更是注重调脾胃,和阴阳,辩虚实,调和机体的整体功能,从而恢复机体正气,扶正固本,增加免疫,抵抗外邪。而西医治病要检查到人体致病的病原体,从组织器官到基因蛋白的变化,治疗手段是对病因

中西医耳鼻喉考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年 春季学期考试

试 卷A

考试科目: 中西医临床耳鼻喉科学 考试类别:初修

适用专业:中西医临床 05级

学号: 姓名: 专业: 年级: 班级: 题号 分值 得分

一 40 二 10 三 10 四 5 五 15 六 10 七 10 八 10 总分 100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得分 阅卷人 答题说明:下列1—40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题时,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写在题干前。

1.以下哪项不属于中耳的结构?

A.鼓膜 B。椭圆囊 C.听骨链 D.鼓窦 2.鼓膜的正常标志不包括:

A.锤纹 B.锤凸 C.光锥 D.鼓岬 3.患者右耳外伤2天,鼓膜呈裂缝状穿孔,耳痛,耳鸣,此时不宜选用的治法法是:

A.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B .口服祛瘀止痛的中成药

C.外耳道用酒精消毒 D.局部滴氧氟沙星液 4.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的中医名称是:

A.耳疮

对照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非自攻螺丝锁紧扭力参考值及攻牙/压铆底孔尺寸对照表

1.公制螺钉锁紧扭力值范围参照表(N/M) 螺纹规格 M 1.5 M 2.5 M 5 M 10 M 16 M 22 扭力值 0.18-0.22 0.45-0.55 3.1-3.9 3.39-4.07 7.91-8.48 11.3-12.43 螺纹规格 M 2.0 M 3 M 6 M 12 M 18 扭力值 0.27-0.33 0.8-1.0 5.4 5.2-5.65 9.04-9.61 螺纹规格 M 2.2 M 4 M 8 M 14 M 20 扭力值 0.36-0.44 1.8-2.2 2.94-3.62 6.22-6.78 10.17-10.74

2.美制螺钉锁紧扭力值范围参照表(N/M) 螺纹规格 4-40 8-32 扭力值 0.45-0.56 1.81-2.03 螺纹规格 10-32 扭力值 2.94-3.28 螺纹规格 6-32 扭力值 1.02-1.13

3. 攻牙底孔对照表 螺纹规格 M2 M4 M8 底孔尺寸 1.6 3.3 6.8 螺纹规格 M2.5 M5 M10 底孔尺寸 1.9 4.2 8.5 螺纹规格

中西医结合导论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1.中药西用: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它的特征是在 使用中药时,不需要中医的辨证论治和中药的性味归经,而只是按照中药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或复方的西医治疗功效来使用中药。

2.中药西用: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它的特征是在使用中药时,不需要中医的辨证论治和中药的性味归经,而只是按照中药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或复方的西医治疗功效来使用中药。

3. 菌毒并治:即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同时配合应用清热解毒中药,杀菌和清除毒素双管齐下,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4. 微观辨证:是指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检查等先进技术,旨在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较深层次上辨“证”。

5. 中西医双重诊断:中医与西医在诊断上各有特长,中医长于辨证,西医长于辨病,再临床诊断时把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双重诊断”。

6. 阶段治疗:即根据疾病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病机变化特点,进行论治的形式。 7. 生物医学模式:是在近代生物医学基础上形成的医学观和相应的医疗卫生观。

8. 司外揣内:又称为“以表知里法”,是指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象,以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