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诗歌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诗歌”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诗歌”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诗歌”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2.5《离骚》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离骚》(节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思想,了解“楚辞体”的特征和《离骚》的历史地位。

2、反复诵读,背诵全文,理解并感受屈原崇高的人格美。

3、赏析本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重点难点】

1、背诵全文。

2、赏析本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导入:传统文化——端午节

二、初识诗之貌:

1、屈原生平:出身贵族,学识渊博——辅佐怀王,变法图强——信而被疑,忠而被谤——辗转沅湘,自沉罗江

2、《离骚》地位:《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3、给“骚体”下定义:“骚体”是起源于战国时期、由屈原创立的、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和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篇幅字数较长、形式较自由、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的一种诗歌样式。

三、诵读诗之味:

1、诵读指导。

骚体诗的节奏要复杂一些,但仍有规律可循,这就是每个诗句都可以分成两半,中间用虚词连接,前一半占两拍,后一半看起来似乎只有一拍,但加上延长音或停顿,其实也是两拍。所以,它的基本句式是: X——X X 虚词 X X(空拍或加语尾助词),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

下面试从课文中举几个例子,虚词皆加括号。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芳——与泽(其)——杂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一、第二单元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的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分析林冲思想性的发展变化和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2.在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上,应当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1.介绍作者和作品

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简要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施耐庵,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作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 2.介绍与课文有关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7诗三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7 *诗三首

一、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凝香斋

曾 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纟由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注】 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香炉:香炉峰。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

C.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湖光,下句泉水。纯洁的湖水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砂石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

D.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声形色兼备,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 E.尾联归结全诗。置身如此令人向往的境界,潜心书史,其清幽意境与高雅情趣让诗人疑是在庐山香炉峰的景物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7诗三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7 *诗三首

一、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凝香斋

曾 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纟由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注】 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香炉:香炉峰。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

C.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湖光,下句泉水。纯洁的湖水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砂石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

D.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声形色兼备,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 E.尾联归结全诗。置身如此令人向往的境界,潜心书史,其清幽意境与高雅情趣让诗人疑是在庐山香炉峰的景物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3)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文:

(4)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5) 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

(6) 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7)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

译文:

(8)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

《劝学》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4)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

(5)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

(6)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文:

(7)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文:

(8)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

《过秦论》

(1)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译文: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

2022-2022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二单元 6 元曲五首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廉贬入睡馄饨

...

睡馄饨:睡得昏昏沉沉,比喻不懂世事

B.一春鱼雁无消息

..

消息:音信

C.急罚盏夜阑

..灯灭

夜阑:这里指夜深

D.争名利何年是彻.

彻:到头,结束

解析:选C。夜阑:这里比喻人已垂暮。

2.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B.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C.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D.祖国是座花园,祖国的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

解析:选C。借代,“锦堂风月”借代富裕人家的美好生活。A、B、D三项都是比喻。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曲无论是散曲还是杂剧,都是配合乐谱演唱的文词,一定要符合音乐格律的要求,受到宫调和曲牌的限制。

B.散曲和词一样,是长短句形式,但其能在正字之外加衬字,更灵活,更适合使用口语。衬字一般加在句首或句中,不能加在句尾。

C.“自别后遥山隐隐,更哪堪远水粼粼。”这两句属于纯细节描写,寄托深沉婉转之情。

D.“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写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

解析:选C。“自别后遥山隐隐,更哪堪远水粼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18、诗词三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8、诗词三首》《扬州慢》精品专题课后练习【4】(含答

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A.蛮横横祸大发横财横加指责

B.奔跑奔走疲于奔命投奔光明

C.吆喝喝彩喝西北风大喝一声

D.荷花负荷荷枪实弹肩负重荷

【答案】A

【考点】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小说(1)》12、荷花淀

【解析】试题分析:A项全读“hèng”;B项“投奔光明”的“奔”读“bèn”,其余读“bēn”;C项“喝西北风”的“喝”读“hē ”,其余读“ hè ”;D项“荷花”的“荷”读“ hé ”,其余读“hè ”。

考点:本题考查常用字字音。

点评:本题要求找出读音全相同的一项,需要平时多加积累。需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2.拓展性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

上阳白发人

白居易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断。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

采薇 高中语文必修二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有关《采薇》 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 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 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汉书 匈奴传》) “读罢全诗,我仿佛看到了这个身心交瘁的戍卒,冒 着雨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 走向雨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景, 一声幽怨的叹息。”(韦凤娟,社科院学者)

采 薇

《诗经》

通读全文《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通读全文

岁亦莫止 (mù)

玁狁之故 (xiǎn yǔn )

载饥载渴 四牡骙骙

(zài)(kuí )

王事靡盬小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背诵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背诵,有利于学生背诵、复习。

必修三背诵

1. 《蜀道难》 李白

噫(yi)吁嚱(xi),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fu),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ai)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an)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ao)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ing)岩峦。

扪(men)参(she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ying)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an)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tuan)瀑流争喧豗(hui),砯(ping)崖转石万壑(he)雷。其险也如此,嗟(jie)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we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通"非")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shun)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中国现代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最新语文精品教学资料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潺.潺( ) ②簌.簌( ) ③寂寥.( ) ④颓圮.( ) ⑤彳亍..( ) ⑥桦.树林( ) ⑦鹧.鸪( ) ⑧鹳.

鸟( ) ⑨召.唤( ) (2)多音字

①颤???颤.抖? ???寒颤

②散???消散.? ?.? ???散.文? ?

③巷???雨巷.? ????巷.

道? ?

④倒??倒.影? ???倒.

闭? ?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惋? ?

??婉? ?

(2)???寥? ???廖? ?

(3)???圮? ???杞? ? (4)???悠? ???攸? ? (5)???憾? ???撼? ? (6)???桦? ???

铧? ?

(7)???阴? ???

荫? ?

二、词语积累 理解运用

(1)彳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