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卷
“2016年高考历史卷”相关的资料有哪些?“2016年高考历史卷”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2016年高考历史卷”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16年高考历史冲刺卷07(新课标卷)
2016年高考历史冲刺卷07(新课标ⅱ卷)
绝密★启用前
2016年高考冲刺卷(7)(新课标Ⅱ卷) 文科综合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互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中央直接控制地方行政 B. 地方分权,机构相互牵制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D.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渠道、多层次管理
25. 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表中历史概念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 |概念 |理解
2016年高考历史押题精粹试题(全国卷)
2016年高考历史押题精粹试题(全国卷)
本卷共53题,两种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35小题,非选择题17小题。
一、选择题(35个小题)
1.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 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答案: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依据材料推断“差序格局”是宗法制的体现。宗法制产生于商周时期,早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故A项错误;先秦血缘政治被秦朝之后的官僚政治取代,宗法制并没有使其延续,故B项错误;宗法制带来的世卿世禄制,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建立后,宗法血缘关系不再是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故D项错误。
2.据《左传》记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这反映了
A.盟约成为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准则
2016高考历史——3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Ⅲ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
2012年高考(海南卷)历史部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历史试题
第I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
2016年高考试题海南卷—历史含答案
.
资料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海南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
当是
A.商
B.周
C.秦
D.唐
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
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
2013年高考真题——历史(海南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历史试题解析
第I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甲骨文卜辞主要记述的是商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的,而大量的“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说明卜辞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活动受到相当的关注。选项中的A项反映了题干的这一内容;B项是对题干理解有误,题干列举的卜辞中的内容说明了当时人们对农业丰收的迫切愿望
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卷03(新课标卷)
绝密★启用前
2016年高考冲刺卷(3)(新课标Ⅱ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将姓名、班级、考号与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2.客观题的作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3.主观题的作答:必须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此区域外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
周飞亚
《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微。最简
(新课标卷)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01
(新课标Ⅱ卷)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01
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 3 C 12 N 14 O 16 Al 27 P 31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42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Al在空气中性质稳定,因而都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B.质量数相等的不同核素,一定属于不同种元素 C.生石灰、铁粉、硅胶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 D.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化学腐蚀所致 【答案】B 【解析】
考点:考查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8.分子式为C10H14的二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
A.3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苯环上的2个取代基可以是甲基和正丙基或异丙基、2个乙基,其位置均有邻间
对三种,共计9种,答案选C。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判断
9.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
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6种
C.9种
D.10种
1
A.d和d属于同种
(江苏卷)2016年高考物理冲刺卷03
(江苏卷)2016年高考物理冲刺卷0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9小题,共3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另一端连在光滑固定轴上,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到达某一位置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v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相等 B.t2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相等 C.t1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不相等 D.t2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不相等 【答案】 A
2.斜面ABC固定在水平面上,AB面光滑,BC面粗糙,AB长度是BC长度的两倍。三个相同木块a、b、c通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用细线相连,细线平行于斜面,如图所示。用手按住c,使其静止在BC上;现撤去c所受手的作用力,则下列关于木块c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沿BC面下滑 B.沿BC面上滑
C.仍静止,
2016年高考试题(历史)天津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封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历史
第Ⅰ卷
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 【答案】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史学·司马迁。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以司马迁的话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历史研究的理解。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之一,是彰显史学的功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学要自觉地承担起司马迁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基本的史观史法。
2.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