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图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图”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图”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图”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知识点及习题67672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知识点
一、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
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可进行溶液的配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以及进行物质结晶或溶解的计算。
点 ① 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
A 物质在t 1℃时溶解度为m 1g 。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
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如:图中b 表示在t 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有
(m 2-m 1)g 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
图中C 表示在t 1℃时,A 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 1-m 3)gA 物质才达到饱
和。
②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如图中d 表示在t 2℃,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 4g 。
2、线
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曲线为“陡升型”。
如KNO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
如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二、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
徐州中考化学总复习溶解现象专项溶解度曲线
专项(八) 溶解度曲线
1.[2019·福建]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8-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G8-2
A.0~60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 ℃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
C.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
D.60 ℃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
2.[2019·济宁]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大量的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对溶液影响的判断错误的是 ( )
图G8-3
A.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
B.反应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
D.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3.[2019·新疆兵团]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8-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G8-4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1℃时,a、b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a、b两物质的溶液从t2℃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
D.在t2℃时,60 g a物质与100 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 g
4.[2019·徐州树人中学二模]如图G8-5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培优班练习-胡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
1、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将 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 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 烧杯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 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 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2、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3℃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A>B>C B.tl℃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C.t3℃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 D.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有晶体析出
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根据右图回
答:
(1)t2℃时,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2)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温度
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
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培优班练习-胡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
1、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将 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 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 烧杯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 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 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2、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3℃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A>B>C B.tl℃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C.t3℃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 D.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有晶体析出
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根据右图回
答:
(1)t2℃时,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2)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温度
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
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
34溶解度曲线专题练习 - 图文
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
溶解度曲线
1、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3)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水中
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2、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A的溶解度是 g。
(2)在 ℃时, 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把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
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
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 B.杯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
初三化学溶解度练习题一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练习一
【课内四基达标】
1.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4克,其含义是( )
A.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酸钾7.4克
B.20℃时,100克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氯酸钾7.4克
C.把7.4克氯酸钾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
D.7.4克氯酸钾可以溶解在100克水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B.100克水溶解了36克食盐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C.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D.20℃时,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36克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3.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有一瓶t℃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下面对它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一定是浓溶液
B.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晶体不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D.在t℃时加入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4.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
A.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B.相应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C.相应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最多能溶解溶质的质量
D.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质量
5.20℃时,50克水中溶解18克食盐达到饱
初三化学溶解度练习题一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练习一
【课内四基达标】
1.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4克,其含义是( )
A.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酸钾7.4克
B.20℃时,100克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氯酸钾7.4克
C.把7.4克氯酸钾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
D.7.4克氯酸钾可以溶解在100克水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B.100克水溶解了36克食盐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C.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D.20℃时,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36克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3.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有一瓶t℃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下面对它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一定是浓溶液
B.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晶体不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D.在t℃时加入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4.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
A.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B.相应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C.相应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最多能溶解溶质的质量
D.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质量
5.20℃时,50克水中溶解18克食盐达到饱
123《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和溶解度曲线的绘制》设计实验
《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和溶解度曲线的绘制》设计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硝酸钾溶液溶解度的粗略测定方法,并绘制溶解度曲线。 2、了解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并利用相关知识对硝酸钾提纯。
二、 实验原理:
利用NaCl与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进行KNO3的分离和提纯
三、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J0160,200g,0.1g),烧杯(1个500ml,1个250ml,1个100ml),大试管,玻璃棒,温度计(100℃),酒精灯,量筒(10ml),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药匙,试管刷布氏漏斗,吸滤瓶,滤纸,循环真空泵,硝酸钾(化学纯),氯化钠(化学纯),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流程图:
1. 用托盘天平分别准确称取硝酸钾3.5g、1.5g、1.5g、2.0g、2.5g,称量过程详见分组实验三的步骤二。将称好的5份硝酸钾放在实验台上,并做标记。
2.在一支大试管中加入上面称取的3.5g硝酸钾。 3.用量筒准确量取10.0m1蒸馏水,加入大试管中。 4.在水浴中加热大试管,边加热边搅拌,至硝酸钾完全溶解(水浴温度不要太高,以刚好使硝酸钾溶解为宜,否则会使下一步结晶析出操作耗时过长)(图3-58)。
五、硝酸钾的结晶
。
1.
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溶解度曲线
2017中考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曲线
1.(2017深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a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升温至a2℃时,均有固体析出 C、a2℃时,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 D、a2℃时,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2.(2017随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 B. 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 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 D.将130g 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
3.(2017孝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 D. 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 4.(2017苏州)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
123《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和溶解度曲线的绘制》设计实验
《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和溶解度曲线的绘制》设计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硝酸钾溶液溶解度的粗略测定方法,并绘制溶解度曲线。 2、了解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并利用相关知识对硝酸钾提纯。
二、 实验原理:
利用NaCl与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进行KNO3的分离和提纯
三、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J0160,200g,0.1g),烧杯(1个500ml,1个250ml,1个100ml),大试管,玻璃棒,温度计(100℃),酒精灯,量筒(10ml),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药匙,试管刷布氏漏斗,吸滤瓶,滤纸,循环真空泵,硝酸钾(化学纯),氯化钠(化学纯),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流程图:
1. 用托盘天平分别准确称取硝酸钾3.5g、1.5g、1.5g、2.0g、2.5g,称量过程详见分组实验三的步骤二。将称好的5份硝酸钾放在实验台上,并做标记。
2.在一支大试管中加入上面称取的3.5g硝酸钾。 3.用量筒准确量取10.0m1蒸馏水,加入大试管中。 4.在水浴中加热大试管,边加热边搅拌,至硝酸钾完全溶解(水浴温度不要太高,以刚好使硝酸钾溶解为宜,否则会使下一步结晶析出操作耗时过长)(图3-58)。
五、硝酸钾的结晶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