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方程式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方程式”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方程式”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方程式”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化学元素与化合物方程式集锦
无机方程式集锦
一、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问题
原子半径越大,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就:,性强;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就:,性强。
二、钠的重要方程
1、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金属钠应该保存在:
写出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电子式:焰色反应为黄色的是:
焰色反应为紫色的是
2、碱金属元素包含的元素有:;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原子半径
,金属性逐渐:。
3:钠和水
4、钠和乙醇的反应
5、钠和在空气中加热
6、钠在空气中不加热
7、过氧化钠和水
8、过氧化钠与CO2
9:碳酸氢钠加热分解
10:碳酸氢钠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
11、工业上制备钠:
12、纯碱的化学式为:小苏打的化学式为:等浓度等温度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碱性强的是:原因是:
13、碳酸氢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14、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
15、少量的SO2和氢氧化钠溶液
16、过量的SO2和氢氧化钠溶液
二、铝的重要方程
1、镁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镁铝不用特殊保存的原因:
2、金属铝和氢氧化钠溶液
3、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
4、氯化铝溶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5、氯化铝溶液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6、工业上制备铝
7、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
8、氯化铝溶液加过量的氨水
9:铝和氧化铁的铝热反应
10、氧化铝的用途:氢氧化铝的用途
高中化学含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一、氮氧化物的生产
(一)氮及其氧化物
1、氮气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1)与O2的化合(放电或高温条件下)
N2 O2放电2NO 2NO O2 2NO2 3NO2 H2O 2HNO3 NO
(2)与H2的化合
N2+3H22NH3
氮气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应用:化工原料(合成氨、制硝酸等);保护气(填充灯泡、保鲜水果、粮食的保存等);冷冻剂(超低温手术、超导材料的低温环境等)。
(二)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1.形成
氮肥的生产、金属的冶炼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等,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火山爆发、雷鸣电闪等也会将氮气转变为氮氧化物。
2.危害
(1)产生硝酸型酸雨 (2)产生光化学烟雾
3.防治
①使用洁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②为机动车辆安装尾气转化装置,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成CO2和N2
2CO 2NO催化剂2CO2 N2
③对生产化肥、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
2NO2 2NaOH NaNO3 NaNO2 H2O
NO2 NO 2NaOH 2NaNO2 H2O
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一)氨气
1.氨气的合成 N2+3H2
2.氨气的性质
氨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液
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一、铝
1、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2、铝在氯气中燃烧:2Al+3Cl2=2AlCl3
3、铝和硫共热:2Al+3S=Al2S3
4、铝与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Al3++3H2↑
5、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6、铝和浓硫酸共热:2Al+6H2SO4=Al2(SO4)3+3SO2↑+6H2O
7、铝和浓硝酸共热:Al+6HNO3=Al(NO3)3+3NO2↑+3H2O
8、铝和稀硝酸反应:Al+4HNO3=Al(NO3)3+NO↑+2H2O
9、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Al+3AgNO3=Al(NO3)3+3AgAl+3Ag
10、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2Al+3Cu2
11、铝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2Al+Fe2O3=Al2O3+2Fe
12、铝和四氧化三铁高温共热:8Al+3Fe3O4=4Al2O3+9Fe
13、铝和氧化铜高温共热:2Al
卤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卤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一、氟气、氯气、溴、碘 1、铁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2、铁粉和液体溴反应:2Fe+3Br23、铁与固体碘加热:Fe+I24、氟气和水反应:2F2+2H2O5、氯气溶于水:Cl2+H2O
Cl2+H2O
2FeCl3 2FeBr3 FeI2 4HF+O2 ↑ HCl+HClO H+Cl+HClO
H2SO4+2HCl 4H+SO42+2Cl
+
-
-
+
-
6、二氧化硫通入氯水:SO2+Cl2+2H2O
SO2+Cl2+2H2O
7、二氧化硫通入溴水:SO2+Br2+2H2O
SO2+Br2+2H2O
8、二氧化硫通入碘水:SO2+I2+2H2O
SO2+I2+2H2O
9、氢硫酸和氯水混合:H2S+Cl2
H2S+Cl2
10、氢硫酸和溴水混合:H2S+Br2
H2S+Br2
11、氢硫酸和碘水混合:H2S+I2
H2S+I2
12、氢碘酸与氯水混合:2HI+Cl2
2I+Cl2
13、氢碘酸与溴水混合:2HI+Br2
-
H2SO4+2HBr 4H+SO42+2Br
+
-
-
H2SO4+2HI 4H+SO42+2I
+
-
-
2HCl+S↓ 2H+2Cl+S ↓ 2HBr+S↓ 2H+2Br+S↓ 2HI+S↓ 2H+2I+S↓ 2HCl+
铁、铜及其化合物重要方程式汇总
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方程式汇总(三)铁、铜及其化合物
1、铁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 Fe在纯O2中燃烧:化学方程式: ;
(2) Fe与S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3) Fe与Cl2 点燃:化学方程式:;
(4) Fe与I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2、铁与水反应:
(1)与水蒸汽反应:化学方程式:;
(2)常温下,铁与水不起反应,但潮湿的空气里形成原电池,铁易被腐蚀,最终形成铁锈。 原电池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后续反应:
3、铁与酸反应:
(1)与非氧化性酸
①铁和稀盐酸:化学方程式: ;
②铁和稀硫酸:化学方程式:
r氢、氧、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
(www.e-huaxue.com) 集各地最新资料精华 按“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
氢 氧 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一、氢气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3、氢气和氮气合成氨:N2+3H2 2H2O 2HCl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Cu+H2O W+3H2O Si+4HCl
4、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H25、氢气和三氧化钨反应:3H2+WO36、工业上纯硅的制备:SiCl4+2H2二、水
1、钠和水反应:2Na+2H2O 2Na+2H2O2、镁和水加热:Mg+2H2O3、铁和水蒸气反应:3Fe+4H2O4、氟气和水反应:2F2+2H2O5、氯气溶于水:Cl2+H2O
Cl2+H2O
2NaOH+H2 ↑ 2Na+2OH+H2 ↑ Mg(OH)2 +H2 ↑
Fe3O4+4H2 4HF+O2 HCl+HClO H+Cl+HClO
2NaOH 2Na+2OH Ca(OH)2
4NaOH+O2 ↑ 4Na+4OH+O2 ↑ H2CO3 H2SO4 2H+SO42
+
-
+
-
+
-
+
-+
-
6、氧化钠和水反应:Na2O+H2O
钠镁铝铁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
学大教育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金属化学方程式
Na、Mg、Al、Fe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一、Na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Na的反应 1、钠和水反应:
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 2Na+2H2O=2Na+2OH-+H2↑ 2.钠分别和氧气、硫、氯气: 2Na+O2 点燃 Na2O2 (或加热) 4Na+O2 = 2Na2O
点燃 2Na+S =Na2S 2Na+Cl2 3.钠分别和盐酸(或硫酸)、醋酸
2NaCl
方程式: 2Na+2HCl=2NaCl+H2↑ 离子方程式: 2Na+2H+=2Na++H2↑ 方程式: 2Na+H2SO4=Na2SO4+H2↑ 离子方程式: 2Na+2H=2Na+H2↑
方程式:2Na+2CH3COOH=2CH3COONa+H2↑ 离子方程式: 2Na+2CH3COOH=2CH3COO-+2Na++H2↑ 4.钠分别和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
方程式: 2
氮及其化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了解NO、NO2的性质。
2.掌握硝酸的性质和用途,结合金属与HNO3的反应,掌握守恒法的计算技巧。 3.了解氮的氧化物及含磷洗涤剂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4.了解氨气、铵盐的性质及用途;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5.掌握铵根离子的检验。 考点一 氮气及其氧化物
1.氮气
(1)氮的固定
使空气中 的氮转化为 氮的过程。 (2)氮气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
纯净的N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 。 ②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下,N2化学性质很稳定,只在高温、放电、催化剂等条件下才能发生一些化学反应。
a.与H2反应: b.与O2反应: 2.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等。 完成NO和NO2的比较表: NO NO2 颜色 物理毒性 性质 溶解性 与O2反应 化学性质 与H2O反应 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与人体、环境的关系 ②转化成NO2形成酸雨、光化学烟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雾 特别提醒 (1)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2)空气中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3)
高中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目录
第一部分 金属 一 碱金属
钠………………………………1 钾………………………………2 锂………………………………3 二 常见金属
镁………………………………3 铝………………………………3 铁………………………………3 三 其他金属
锰………………………………4 铜………………………………4 钙………………………………5 钡………………………………5 铅………………………………5 锌………………………………5 铍………………………………5 汞………………………………5
第二部分 卤族元素、氮族元素 一 卤族元素
氟………………………………5
氯………………………………6 溴………………………………6 碘………………………………6 二 氮族元素
氮………………………………6 磷………………………………7 砷………………………………8
第三部分 碳族元素、氧族元素 一 碳族元素
碳………………………………8 硅………………………………8 二 氧族元素
氧………………………………8 硫………………………………9
第四部分 有机反应 一 烃
甲烷…………………………10 乙烯…………………
硫及其化合物 - - 氮及其化合物 - - 练习题
1. Cl2和SO2都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再通入品红与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溶液很快褪色;② 溶液不褪色; ③出现沉淀; ④不出现沉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可使石蕊试液褪色 B.与水作用生成硫酸
C.能使溴水褪色 D.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和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4. 将二氧化硫通到显红色的酚酞试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原因是SO2有 A.漂白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溶于水显酸性 6. 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搞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7.能证明SO2有漂白性的是
A.酸性KMnO4溶液通入SO2后紫色消失 B.显红色的酚酞溶液通入SO2后红色消失
C.品红溶液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D.溴水通入SO2气体后橙色消失
8.下列实验中: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使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