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学基础理论
“公安学基础理论”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公安学基础理论”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公安学基础理论”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公安学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
《公安学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 警察的基本原理
懂得什么是警察和警察学;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警察的起源、历史发展;掌握警察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了解公安学的概念、研究对象、性质。
重点:警察的概念;科学的警察起源观;警察的历史特点。
第一节 警察与警察学
一、警察的概念 (一)警察的词义 (二)警察的概念
警察,即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二、警察学
第二节 警察的起源与发展
一、警察的起源 两种对立的警察起源观
(一)警察自然起源观:警察与人类共生,并将永远伴随人类。
(二)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原始社会没有国家,也没有警察;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之际,警察与国家同时产生。
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二)阶级矛盾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三、警察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警察时期
1.中西方古代警察职能的产生与发展 2.古代警察的历史特点:
(1)
2003年10月自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联展自考网(http://net.thea.cn/zk/ks/)-中国最好的自考辅导资料网站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5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奴隶制国家的官制中,“司民”专管( )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户籍 D.拘捕盗贼 2.公安客体,即在我国公安控制中公安行为的( ) A.作用对象 B.打击对象 C.保护对象 D.管制对象
3.在发挥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过程中,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 )
A.我党的总政策 B.对敌斗争的基本政策 C.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D.公安工作的总政策 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治安行政强制权的是( ) A.限期出境
设计学基础理论-2017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设计学基础理论 考试科目代码:[625]
(A卷:数字媒体基础 B卷:工业设计史及设计概论)
本科目分为A卷(数字媒体基础)和B卷(工业设计史及设计概论)两部分,每一部分均独立构成一套150分试题。考试时间180分钟。
A卷:数字媒体基础
一、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数字媒体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分析和把握数字媒体的特性,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方式和文化意义;了解数字媒体设计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掌握数字媒体设计艺术的类型、特征,理解数字媒体时代信息社会对人类生存模式的影响,理解数字技术的人文精神。
二、考试内容: 二、考试内容:
I、 数字影视理论(50分)
1)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制作 2)影像技术与电影剪辑
3)电视技术的发明与影视剪辑 4)蒙太奇的概念与分类
5)剧本、导演、表演与蒙太奇 6)剪辑艺术中的蒙太奇 7)电影的结构与节奏 8)电影创作中的时空艺术 9)镜头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10)数字化剪辑的革命
11)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
12)电影的分段、分句法与蒙太奇技巧 II、 设计学概论(50分)
1)设计与艺术
基础理论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弹塑性力学
2.2.1 弹性力学
弹性力学早期根植于数学和物理研究中,自牛顿时代以来逐渐分离出来。最初研究的动机是为了能够理解断裂行为并进行有效的控制。弹性关系的概念最先为英国科学家胡克提出,胡克定律,即“拉力与伸长成正比”发现于1660年,发表于1678年。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弹性体,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外力、边界约束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引起的应力、变形或位移。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有:
(1)连续性假设—弹性体是一种密实的连续介质,在整个变形过程中保持连续性。物体内的一些物理量,如应力、应变和位移等可用坐标的连续函数表示它们的变化规律。
(2)完全(线)弹性假设—物体完全弹性的,服从胡克定律应力应变关系是线性的(成正比),弹性常数不随应力或形变的大小而变化。
(3)均匀性假设—物体由同一材料组成,不同点处的弹性性质处处相同,物体的弹性不随位置坐标而变化。
(4)各向同性假设—物体内同一点的弹性性质在所有方向上都相同。
(5)小变形假设—位移和形变是微小的,可用变形前的尺寸代替变形后的尺寸,考察物体的应变和位移时,可略去高阶小量。
广义胡克定律:
1[?x??(?y??z)] E1[?y
《公安学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要目(根据教学大纲整理)
《公安学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 警察的基本原理
懂得什么是警察和警察学;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警察的起源、历史发展;掌握警察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了解公安学的概念、研究对象、性质。
重点:警察的概念;科学的警察起源观;警察的历史特点。
第一节 警察与警察学
一、警察的概念 (一)警察的词义 (二)警察的概念
警察,即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二、警察学
第二节 警察的起源与发展
一、警察的起源 两种对立的警察起源观
(一)警察自然起源观:警察与人类共生,并将永远伴随人类。
(二)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原始社会没有国家,也没有警察;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之际,警察与国家同时产生。
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二)阶级矛盾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三、警察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警察时期
1.中西方古代警察职能的产生与发展 2.古代警察的历史特点:
(1)
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NO.1 一、名词解释
1、监狱(基本定义):监狱是凭借封闭的结构,运用隔离的功能,用于监禁罪犯的系统。
为了方便应用,也可以仅根据其效用特征,简化为:监狱是用于监禁罪犯的系统。 2、监狱的主流文化:是由监狱官方意识形态主张和贯彻的监狱社会文化。
3、行刑变更制度:是基于服刑人员的悔罪表现而给予减轻原判刑罚,即改变原判刑罚执行的制度。
4、行刑目的:是指国家恶化社会通过行刑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主要有报应刑目的、预防刑目的和恢复刑目的等三大类行刑目的。 5、罪犯人格:罪犯的个性结构与其监狱生存关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现实自我及其行为模式。 二、填空题
1、 监狱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并使之成为其全部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一般而言,在监狱史终结以前,监狱结构的(封闭性)是执行自由行的一项无法丧失的特征。
3、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 其功能是(政治镇压),效用特征是维护统治秩序。 4、我国监狱主要实行(中央、地方)两级管理体制。
5、中国监狱的主流文化非常注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属性)和(政治文化)。 6、“教诲刑”是以(“道德教诲”)为主要内容和
基础理论篇
第一篇 基础理论篇
所有的组织都必须思考“绩效”为何物?这在以前简单明了,现在却不复如是。策略的拟订越来越需要对绩效的新定义。
——彼得·德鲁克
第一章 寻找绩效的衡量点
正如开篇中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的那样,在讨论绩效管理之前,必须搞清楚在绩效管理中的“绩效”指的是什么。很多学者,都指出绩效概念是否明确关系到整个绩效管理系统的成败。黛布拉·纳尔逊和詹姆斯·奎克就是其中的两个代表,他们在《组织行为学:基础、现实与挑战》一书中强调,绩效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对绩效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定义,而且必须让那些在期待着工作上取得好绩效的员工理解。”所以千万不能轻视界定员工绩效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现在不是对绩效了解得太多,而是了解得太少。对这个问题的轻视使得我们常常在衡量着一些不应该衡量的员工表现或是一些应该衡量的方面却轻易被遗漏了,尤其是当那些方面不容易衡量的时候。
? 案例:
新新文具是一家大型文具生产企业,林绩是在该公司工作了30年的老销售员。但几天前,他却收到了公司的解雇书,解雇原因是因为他无法完成公司的销售目标、工作过于散慢、无法拜访关键客户。
林绩23岁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该公司,在任销售员期间,他成功地完成了华南和华中的一系列销售任务,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与五行学说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故五行最初称作“五材”。
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哲学概念。
(一)五行的特性
1.木的特性 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 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3.土的特性 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4.金的特性 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 古人称“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一、 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 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方法的传统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科,为专业基础课性质。
二、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 理论体系的形成
1、 形成标志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
2、 体系的确立
《难经》:阐释并发展《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第一部临床辨证论治专著。
《神农本草经》: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二) 理论体系的发展
1、 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针灸学专著。
《脉经》: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病因学专著。
2、宋、金、元时期
《小儿药证直诀》:儿科学专著。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寒凉派。
张从正:攻下派。
李杲:补土派。
朱震亨:滋阴派。
3、明清时期
温病学:温热邪气导致的外感热病理论。
《瘟疫论》:戾气导致外感热病理论。
《医林改错》:重视实践,发展瘀血致病理论。
4、近现代时期
中西汇通:主张西学中用。
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
三、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 整体观念
1、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
在组织结构上不可分割。
在生理上互相联系。
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在诊断上要综合分析。
在治疗上要整体考虑。
2、人与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中医学基本概念: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即中医学的基础医学,它是知道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伤寒论》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析,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 3.《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书; 《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4.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思想: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气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称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以汗、吐、下为攻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