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职中语文课更加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职中语文课的处境并不美好。对于职中学生,人格健全、心智正常、快乐的、健康的人那才是我们应该探索的。因此,在职业中学的学科中,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必要的。
【德育渗透】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张雅萍
(河北省石家庄市旅游学校,河北
石家庄
002 ) 50 1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职中语文课更加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然而,实际教学中,中语在职文课的处境并不美好。对于职中学生,人格健全、心智正常、乐的、快健康的人那才是我们应该探索的。因此。在职业中学的学科中,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必要的。 关键词:中语文;职教学改革;人文精神中图分类号: 6 3 G3. 3一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6 4 92 ( 02 0— 2 6 0 17— 3 4 2 1 )7 0 1— 2
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可行性袁进先生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存在的思考,“对、
人的价值、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探索。人文精神是形而上的,属于人的终极关怀,示了人的终极价值。”显人文精神可以说是在绵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思想的结果,它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职中语文课更加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职中语文课的处境并不美好。对于职中学生,人格健全、心智正常、快乐的、健康的人那才是我们应该探索的。因此,在职业中学的学科中,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必要的。
【德育渗透】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张雅萍
(河北省石家庄市旅游学校,河北
石家庄
002 ) 50 1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职中语文课更加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然而,实际教学中,中语在职文课的处境并不美好。对于职中学生,人格健全、心智正常、乐的、快健康的人那才是我们应该探索的。因此。在职业中学的学科中,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必要的。 关键词:中语文;职教学改革;人文精神中图分类号: 6 3 G3. 3一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6 4 92 ( 02 0— 2 6 0 17— 3 4 2 1 )7 0 1— 2
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可行性袁进先生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存在的思考,“对、
人的价值、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探索。人文精神是形而上的,属于人的终极关怀,示了人的终极价值。”显人文精神可以说是在绵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思想的结果,它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 谢人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新颁《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定性阐释中和了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一种重新定位。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颁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 性。这种由单一性( 工具性 )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昭示了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语文教学要凸现人文精神,即:关注人的价值、张扬人的个性、提升人的精神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紧迫呼唤。
语文既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及人们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往往比较注重智力因素,而忽视人文底蕴,人文价值流失,人文关怀缺失较为普遍,既丧失了教学的人文色彩,更背离了教学的基本规律。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势在必行
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公正、文明、健康、和谐等社会目标的一个根本支撑点,同时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强大动力,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现代人。人文精神就像一片广袤的沃土,让植根于这片土地上的语文
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整合
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整合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即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同时更要关注个体在学习中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科学与人文精神教育整合。 一. 数学学习现状及原因
1.数学教学给人抽象、呆板、枯燥、缺乏人情味的印象,这是由于数学是严谨的、科学的,从而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缺乏人文关怀。
2.历来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但学生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理论性强,且实用性弱,课程内容偏重逻辑性,强调结构严谨,过分重视理论性、系统性,缺乏展示数学思想与实际应用性有关。
3.高中教育面向升学,应试教育在一定成度上掩盖了数学教学的本来意向,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依赖于测试的分数,通过做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掌握成度,题海战术的做法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相反让学生产生了畏惧与厌烦情绪,从而不能更好的发挥数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二.科学人文精神学习的理论依据
上述现状及原因反映出我国数学教学的一些成绩,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以身参与南科大试验但在教学中依据新课标精神,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的目标,其核心思想突出以学为本,充分关注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作者:曾娟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4年第01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任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形成、积淀、充实、丰富的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个体通过对语言、文字、哲学、历史、宗教、艺术、伦理等人文知识的体验,并通过个体的语言行为外显出来的个体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个性、气质、性格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语文学科作为一方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是增长知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过程。语文课堂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教学主阵地。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河北省临漳县砖寨营乡中学王丽敏摘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走进新课程》其中的一点就是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能力1、努力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文学鉴赏只有在师生对文学作品从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其美的内涵。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营造一种和谐、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
上口,富有节奏感、音乐美。感受这种语言美的方法之一就是朗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古文,其用语的准确、生动、凝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朗读,方能使他们体味其语言的优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应该注重朗读的作用。
关于情境教学,我认为不应拘泥于生硬地再现文中的情境。有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扔下书本,直奔讲台,以手扳住讲台,双脚努力向上缩起,来模仿文中父亲攀爬月台的笨拙模样。在教学《散步》时,更要背上个学生方显中年人负重前行的艰
一西方的人文精神的发展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考纲要求】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2、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运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整合】
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
(1)但丁的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2)薄伽丘的《十日谈》,歌颂人性,抨击教会,批判封建观念,提倡人类平等, 被称之为“人曲”;
(3)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歌集》,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1)主张信仰得救: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
(2)人人有权读和理解《圣经》,人人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 (3)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4)主张教会应从属于国家,国家高于教会。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二、启蒙运动
1、孟德斯鸠、伏尔泰、卢
人文精神
篇一: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试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若干方法和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一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二、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与现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
人文精神
存在主义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姓名:李盼晓 学号:1507122425 专业:应用数学 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
摘要:存在主义作为现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文学思潮之一,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存在主义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新时期文学中\人\的观念的发现、深化与重构,开创了一种新的人文精神。本文着重分析存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存在主义必将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存在主义;社会影响;当代文学 一、 存在主义的产生及意义
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终结的开端。随着现代时期的到来,人进入了历史中的非宗教阶段。此时,虽然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但同时也发现自己的无家可归。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他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而将存在主义发扬
论初中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初中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
作者:麻玲
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5期
[摘 要]历史乃人文之本,塑造人文精神是历史教育的主题和归宿。人文精神正是指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初中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有:转变教学观念,落实人文教育;把握教材主题,挖掘人文思想;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挖掘人文内涵;创新教法,弘扬人文精神。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人文精神
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对加强“人文教育”作了明确的规定,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历史乃人文之本,塑造人文精神是历史教育的主题和归宿。人文精神以真善美为崇高的追求,以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的。它是人类生活的内在灵魂,也是我们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点之一。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人文精神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方向引导、行为动力和调节整合的作用。它可以完善人的知识结构,提高人的品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