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度问题教学反思

“浓度问题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浓度问题教学反思”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浓度问题教学反思”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溶液的浓度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

《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

篇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教学反思和改进

新课程标准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思考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精确的定量实验之一。通过这个实验教学,可以训练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误差分析的思维能力。同时,这也是高中少有的精确实验之一,精确度的问题也会在这一教学实验中体现。传统教学一般采用首先讲解实验原理, 再简要介绍操作步骤并分析各步操作的作用, 然后进行演示实验, 在进行实验的同时讲解操作注意点,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误差分析, 促使学生认识规范操作的必要性,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学生实验巩固实验操作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学生需要记忆的东西过多,在作业反馈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往往记不住容量瓶检漏,转移后需要洗涤等操作步骤。主要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探索兴趣,缺乏思考,被老师要求强制记忆的东西较多。然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上面几点问题,在听了我校高一年级老师的关于这堂课的

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沂水二小

刘俊玉

“数学广角——重复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新增设的一个内容。“重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借助直观图利用集体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重合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其实学生从一年级学习数学开始,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等用一个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但这些只是单独的一个个的集合圈,而本节课所用的集合圈含有重复的部分,学生从没有见过。因此,本节课我没有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用呼啦圈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创造性地思考纠正经验偏差,感受集合思想,在形象与现实中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形成抽象的数学。

虽然在课前做了不少的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的失误,存在着一些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师说得太多,放不开。

在探究环节,首先通过调查班中学生“参加跳绳与踢毽子比赛的各有几人”这一生活实际,通过求一共有多少人?产生矛盾,进而引出借用套

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沂水二小

刘俊玉

“数学广角——重复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新增设的一个内容。“重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借助直观图利用集体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重合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其实学生从一年级学习数学开始,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等用一个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但这些只是单独的一个个的集合圈,而本节课所用的集合圈含有重复的部分,学生从没有见过。因此,本节课我没有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用呼啦圈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创造性地思考纠正经验偏差,感受集合思想,在形象与现实中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形成抽象的数学。

虽然在课前做了不少的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的失误,存在着一些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师说得太多,放不开。

在探究环节,首先通过调查班中学生“参加跳绳与踢毽子比赛的各有几人”这一生活实际,通过求一共有多少人?产生矛盾,进而引出借用套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反思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反思

新泉学校周明

5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举办的“小学数学教学能手评选——课堂教学展示”。欣赏了同行智慧、高效的课堂教学,聆听了名师、专家精彩独特的点评,感触多多、收获多多!自己课讲完了,有一些轻松,但也有深深的遗憾!

我所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17页内容,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形成猜想——化繁为简——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梳理方法——应用规律”的教学流程,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这一过程。反思本课教学过程,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一、重情境创设,让学生亲近数学

讲授新知时,利用猜谜语“手”导入,孩子很感兴趣。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引入“间隔”“、间隔数”;感知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间隔,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数学本质,从而提炼出“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洋溢数学信息。

二、重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数

浓度问题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浓度问题 理解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关系 公式的变形运用 会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 题 教学目标 重 点 难 点 作业 一 课前诊查 1.如果有盐3克,水有7克,那么盐水的浓度是( )。往盐水里再加2克的盐,那么盐水的浓度是( )。

2.如果盐和水的比例是1:9,那么现在要配盐水的重量是300克,那么需要盐( )克,水( )克。

3.医院的正常生理盐水是0.85%,如果现在有盐水300克,那么需要盐( )克。 4.如果盐水的浓度是40%,水的重量是120克,那么盐水的总重量是( )克。

5、在100克盐水中,盐与水的比为15:100,如果将盐水中的水蒸发10克后,剩下的盐水中盐与水的比是( )。

6、在含糖率是20%的糖水中,加入5克糖和20克水,这时的糖水比原来( ) A. 更甜了 B. 不那么甜了 C. 一样甜

7.判断: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6克盐和14克水,这时盐水的含盐百分比是30%。 (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植树问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丁贵才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第117—118页。 二、教材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知道 “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的情况,理解与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经历观察、比较、发现、概况等数学活动,培 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感悟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3.能运用规律或研究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获得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所学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 与棵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与植树问题具有相同数学模型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学习单、多媒体课件、小树和小路模型。 六、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导入:

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让学生猜一猜:这会是什么呢?

教师组织学生认识手中的间隔,并认识它们存在的规律“间隔数+1” (二)探究新知: 1.队列问

第九讲浓度问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九讲浓度问题 知识广角

1、 以盐水为例,盐溶解于水得到盐水。其中盐叫溶质,水叫溶剂,盐水叫溶液,盐占盐水

的百分比就是盐水的百分比浓度。即溶质占溶液的百分比浓度,简称浓度。所以浓度问题属于百分数应用题。

浓度问题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有: ①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如:盐水的质量=盐的质量+水的质量 ② 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如:盐水浓度=盐的质量÷盐水质量×100% 根据②式不难得到: ③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浓度 如:盐的质量=盐水质量×盐水浓度 ④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浓度 如:盐水质量=盐的质量÷盐水浓度 ⑤ 溶液质量=溶剂质量÷(1-浓度) 如:盐水质量=水的质量÷(1-浓度) 2、浓度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①依据浓度问题基本关系式解题。

②溶剂(水)产生变化但溶质(盐)不变,溶质(盐)产生变化但溶剂(水)不变,这类问题可以参看分数应用题中抓住不变量的方法解答。

③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溶液混合问题,这一类问题我们一般用配比法或方程解题。 方法探究

例1、 一杯盐水的浓度是30%,含盐60克,这杯盐水多少克?含水多少克? 思路导航:本题知道盐的质量和浓度,可以直接利用浓度的基本数量关系解答。

公开课《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库尔勒市第十七中学公开课资料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理科组 马晓娟

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感触颇深。《烙饼问题》, 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双张饼,单张饼的探究过程。双张饼以烙2张、单张饼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利用扑克牌代替饼,并让学生以双手为教具,体会烙饼的过程,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感觉效果不错。

本节课的重点:优化的思想——“同时”“节省时间”。小学生关于“烙饼”并无过多的生活经验,大多数都局限于“一张一张地烙”。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所给的条件“一口锅内可以放两张饼”,让学生进行比较,明白“同时烙两张”会“节省时间”,从而渗透“优化的思想”。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比例应用教学反思

《比例的应用》教学反思

青冈四中 梁艳艳

《用比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材上的例题是应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再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列方程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也为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上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在这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进行判断。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活动。在探究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出示了相关

公开课《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库尔勒市第十七中学公开课资料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理科组 马晓娟

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感触颇深。《烙饼问题》, 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双张饼,单张饼的探究过程。双张饼以烙2张、单张饼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利用扑克牌代替饼,并让学生以双手为教具,体会烙饼的过程,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感觉效果不错。

本节课的重点:优化的思想——“同时”“节省时间”。小学生关于“烙饼”并无过多的生活经验,大多数都局限于“一张一张地烙”。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所给的条件“一口锅内可以放两张饼”,让学生进行比较,明白“同时烙两张”会“节省时间”,从而渗透“优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