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社会保障概论
? ? ? ? ? ? ? ? ? ? ?
第一章 绪论(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学科性质、目标功能及意义)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发展 第三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社会保障的相关关系 第五章 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 第六章 社会保障基金
第七章 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 第八章 社会保障水平 第九章 社会救助 第十章 社会保险 第十一章 社会福利
绪论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 一、国外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国际劳工组织(1942):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工作。 ? 德国(陈良瑾,1990):即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是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人提供基
本的生活保障。
? 英国(贝弗里奇,1942):为消除贫困,以普遍性和类别原则,为国民在失业、疾病、
伤害、老年以及家庭收入锐减、生活贫困时予以生活保障。 ? 美国(美国社会保障署,1995):指根据政府法规而建立的项目,给个人谋生能力中断
或丧失以保险,还为结婚、生育或死亡而需要某些特殊开支时提供保障。为抚养子女
社会保障基础理论
第2节 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 一、现代西方的社会保障学说 (一)德国新历史学派
新历史学派又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施穆勒(Gustav Schmoller)、布伦坦诺(Lujo Brentano)等人。传统经济学认为,国家的职能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而不是干预经济。但新历史学派认为,国家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外,还有一个文化和福利的目的。国家是集体经济的最高形式,在进步的文明社会中,国家的公共职能应不断扩大和增加,凡是个人努力所不能达到或不能顺利达到的目标,都应由国家实现。他们从改良社会主义观点出发,提出要增进社会福利,实行社会改革,并通过工会组织来调整劳资之间的矛盾,主张由国家来制定劳动保险法、孤寡救济法等。这些主张成为德国政府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依据。德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社会保险法》,并随之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保险法律。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主张被俾斯麦政府所接受,从而成为德国率先实施社会保险的理论依据。 (二)福利经济学说
A.C.庇古(1877----1959),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1912年,庇古出版了《财富和福利》一书,1920年又把该书扩展为《福利经济学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摘自《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学科,其理论基础具有综合性。以下我们主要介绍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中对社会工作具有重要或直接影响的一些理论、学说。这些理论、学说即构成社会工作学科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学的社会福利理论
(一)社会学的社会福利研究的演变
在西方社会学发展史上,早期社会学家一般都不太关心社会福利问题的研究。作为社会学创始人的孔德及斯宾塞等从实证的观点及社会有机论出发,来分析人类社会的结构,认为社会结构具有关联性、互赖性及整合性,以此暗示社会的持续特质与稳定形态。而以解决社会不稳定为对象的社会福利,被视为是短暂而过渡的矫正行动。社会问题解决之后,社会福利亦当随之消失。斯宾塞就曾严厉批评社会改革的方案。在他看来,慈善性的社会改革方案,其作用不外在于阻碍社会进化的规律。后来的社会学家如迪尔凯姆及韦伯等,对社会问题不是不感兴趣,就是对解决问题的改革行动持怀疑态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颁行一系列社会保险政策,开创了通过政府干预以解决社会问题的先例。继之,欧洲各国陆续制定社会保险及社会救助政策。1945年,英国工党政府把发表于1942年的《贝弗里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
★养老保险体系
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养老保险体系以及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相结合的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作为其中的第二个层次,在众多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在 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由国家包揽的职工养老保险占统治地位,造成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之前基本养老保险的平均替代率高达85%左右。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政府采取 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在基本养老保险中引入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相结合的财务机制,但是到2000年上半年,我国基本养老基金当期收不抵支数为 13.3亿元,全国有19个省当期收不抵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有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政府文件
针对基本养 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国家对社会保障体制进行结构性改革,从1991年国发[1991]33号文《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逐步强化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地位,到1999年国发[1999]14号文《国务院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确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保险属于 商业保险的经营范围,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着手建立税惠政策,给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
主讲人:吴瑞君本课程结束后,希望你能够: *了解社会保障的基本常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内容; *运用基本常识和法律法规规定, *进行社会保障的办理工作; *顺利通过本课程的资格考试。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第二章养老社会保险 第三章失业社会保险 第四章医疗社会保险 第五章工伤社会保险 第六章生育社会保险 第七章社会福利 第七章社会福利 第八章社会救助 第九章社会优抚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本章共分为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及其含义 二、社会保障的特点和功能 三、社会保障的内容和体系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给付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含义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1.一般定义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旨在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经济生活安全各种项目的总和。
2.国外对社会保障定义的理解
英国: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其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到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如免费医疗)和家庭生活补助,以提高其福利。
美国:社会保障是安全网,对生老病死、伤残孤寡、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等方面提供安全性保护。
德国:认为社会保障是为因生病、残疾、老年等原因而失去劳动能力或遭受意外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
★养老保险体系
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养老保险体系以及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相结合的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作为其中的第二个层次,在众多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在 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由国家包揽的职工养老保险占统治地位,造成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之前基本养老保险的平均替代率高达85%左右。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政府采取 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在基本养老保险中引入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相结合的财务机制,但是到2000年上半年,我国基本养老基金当期收不抵支数为 13.3亿元,全国有19个省当期收不抵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有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政府文件
针对基本养 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国家对社会保障体制进行结构性改革,从1991年国发[1991]33号文《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逐步强化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地位,到1999年国发[1999]14号文《国务院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确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保险属于 商业保险的经营范围,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着手建立税惠政策,给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
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 1.社会保障概念的出现和不同界定 (1)社会保障概念的出现及广泛使用
人类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即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期《济贫法》(史称旧《济贫法》)的问世。但社会保障概念的出现,却是在旧《济贫法》颁布实施300多年以后的事情。l935年,美国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时期,由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障法》,首先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自此以后,社会保障概念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同和广泛使用。
(2)社会保障概念的不同界定 ①外国及国际组织关于社会保障的定义
a.美国《社会保障法》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安全网
具体的理解是:根据社会保障法制定的社会保险计划,对于因年老、长期残废、死亡或失业而失掉工资收入者提供保障;同时对老年和残废期间的医疗费用提供保障。老年、遗属、残废和健康保险计划对受保险的退休者或残废者和他们的家属以及受保险者的遗属,按月提供现金保险待遇。
b.德国是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其对社会保障的理解主要基于市场经济的理论
将社会保障理解为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是为因生病、伤残、年老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意外而不能参与市场竞争者及其家人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目的是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试题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题3
第五章 工伤社会保险 一、单项选择题
1.城镇工伤社会保险,个人需要缴纳的比例占其工资额的百分之几?D A.1% B.2% C.3% D.不需要缴纳
2.职工在单位工作期间突发疾病且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能否按工伤处理?A A.按工伤处理 B.不能按工伤处理 C.由企业自行决定
3.城镇职工在上下班路途中遭遇了交通事故,必须符合什么条件才能按工伤处理?A
A.机动车事故 B.在上下班必经路线上 C.在上下班必经路线上的机动车事故
4.我国工伤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哪类企业及其职工?A
A.中国境内所有企业 B.城镇所有企业 C.城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D.国有企业
5.工伤社会保险实施所依据的理论是什么?C
A.有过失补偿理论 B.雇主责任补偿理论 C.无过失补偿理论 6.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共有多少种情形可以认定为工伤?B A.5种 B.7种 C.8种 D.10种
7.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鉴定劳动者伤残后丧失什么能力的客观依据?C A.生活能力 B.劳动技能 C.劳动能力
8.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哪一方承担工伤保险责任?A A
社会保障基础(三级)
有社会保障法规规和社会保障基础知识的相关试题吗
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 第二章 养老社会保险 第三章 失业社会保险 第四章 医疗社会保险 第五章 工伤社会保险 第六章 生育社会保险 第七章 社会福利 第八章 社会救助 第九章 社会优抚 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 本章共分为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及其含义 二、社会保障的特点和功能 三、社会保障的内容和体系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给付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含义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1.一般定义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旨在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经济生活安全各种项目的总和。
2.国外对社会保障定义的理解
英国: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其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到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如免费医疗)和家庭生活补助,以提高其福利。
美国:社会保障是安全网,对生老病死、伤残孤寡、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等方面提供安全性保护。
德国:认为社会保障是为因生病、残疾、老年等原因而失去劳动能力或遭受意外而不能参与市场竞争者及其家人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其目的是通过保障使之重新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习题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 习题(含答案要点)
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哪一个?
A.国家 B.企业 C.个人 D.其他社会组织 2.社会保障制度旨在满足人们什么水平的生活需要?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现代化生活需要3.实行特殊性保障原则的国家,其社会保障的对象面向哪一层面?
A.全体社会成员 B.部分社会成员 C.全体劳动者 D.部分劳动者 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依据是什么?
A.社会立法 B.企业和个人的自觉性 C.思想教育
5.现阶段我国城镇职工按规定需要缴纳保险费用的社会保险有几种?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6.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哪一个?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7.下述哪一个不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
A. 单位缴费 B.个人缴费 C.财政补贴 D.社会捐赠 8.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保障是什么项目?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9. 现阶段我国法定的社会保险有几种?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