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之字用法解释

“文言文之字用法解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文言文之字用法解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文言文之字用法解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一、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文言文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文解释

同《学奕》

弈:下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为:谓,说。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其:他,指后一个人。

然:这样。

同《刻舟求剑》

涉--本指徒步过河,此指渡过。

自--从。

遽--急忙,立即,匆忙。

.契--用刀雕刻。

是--指示代词,这儿。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坠--掉下。

若--像。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求--寻找。

之--代词,代“剑”。

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

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词)那。

从其所契者,其:他。

是吾剑之所从坠,之:助词,不译。

止:动词,停止。

行:前进。

亦:也。

同《揠苗助长》

闵:同“悯”,担心,忧虑。

长:生长,成长。

揠:拔。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其家人:他家里的人。

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趋:快走。

文言文 词语解释大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对文言文词语的用法有很详尽的解释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

文言文虚词“者”的用法及其举例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文虚词“者”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中语文对文言文的考查,不会只是简单的考查大家对文言文的翻译,还会考查大家对文言虚词的用法的理解。学大教育的语文组老师总结出了文言虚词“者”的用法及其举例: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

精品阅读之文言文试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04.曹绍夔捉“怪”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日夜辄自鸣(辄: ) ⑵然冀其有效(冀: ) ⑶夔食讫(讫: ) ⑷其响遂绝(绝: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3. 读了本文,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07.王著教帝学书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数遣内侍持书示著(数: ) ⑵著每以为未善(以为: )

⑵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

3. 你从本文悟一个什么道理?

05.为人大须学问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朕向为群凶未定(向: ) ⑵躬亲戎事(躬:⑶不暇读书(暇: ) ⑷不徒言也(徒: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⑵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3.读了本文,你有怎样的感悟?

06.承宫樵薪苦学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宫过其庐下(过: ) ⑵猪主怪其不还(怪:⑶见而欲笞之(笞: ) ⑷因留宫门下(因: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⑵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 ) )) ⑶对如初(对: ) ⑷恐帝不复用意(用意:

文言文复习之特殊句式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文复习之文言句式

一、特殊句式 1、判断句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我没能早些重用您,现在危急了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这也像是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蔺相如)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失其所与,不知。

【失掉自己的同盟国,是不明智的。】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勇士,有智谋,适合差遣。】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什么呢?是因为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之所以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只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不过我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之急难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面啊。】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高考复习系列之专题六文言文翻译和文言文断句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高考复习系列专题六 文言文句子翻译和文言文断句

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文言文就是文言实词加虚词的语法组合。文言文中,虚词非常活跃,出现频率较高,表面上看很虚,但实质上有很强的实在意义,因而成了高考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

文言虚词指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以及表示指示和疑问的代词。虚词意义虽较抽象,有时甚至只起语法作用,但是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且古今变化大、用法灵活多样。 《考试大纲》在虚词考查方面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首先,要确定“常见文言虚词”的范围和对象,敲定把握的方向。 关于“常见文言虚词”这一点,《考试大纲》已明确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名称速记排列: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与焉,与其乃且若)

其次,知晓“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的意义. “虚词的用法”指的是虚词的词性、语法功能和在句中的关联关系(语法、句法)。

再次,明晰“理解??在文中的”这个说法的含义。 这个说法的含义,是指具有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懂得并能判断或加以具体解释的能力,而不是要

高三语文高文言文虚词用法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必考题型——文言文虚词用法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文言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韩琦大度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①之,尤为宝玩。乃开醇②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③,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注】①答:答谢。 ②醇:味道浓厚的美酒。③卓:同“桌”。 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乃开醇召漕使显官() (2)致玉盏其上() (3)俄为吏将误触台倒()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

4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课外文言文(B)卷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林道人①诣谢公②。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 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⑥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

2018高考阅读训练之文言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2018文言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孟宗政,字德夫,绛州人。宗政自幼豪伟,有胆略,常出没疆场间。开禧二年,金将完颜董犯襄、郢,宗政率义士据险游击,夺其辎重。宣抚使吴猎奇之,补承节郎。京西路分赵方荐其才,转秉义郎。嘉定十年,金人犯襄阳、枣阳。宗政与统制扈再兴、陈祥分为三军,设覆三所,蹀血以战,金兵败走。寻报枣阳围急,宗政午发岘首,迟明抵枣阳,驰突如神。金人大骇,宵遁。方时移帅京西,闻捷大喜,差权枣阳军。初视事,一爱仆犯新令,立斩之,军民股栗。于是筑堤积水,修治城堞,简阅军士。十一年,金帅完颜赛不拥步骑围城,宗政与再兴合兵角敌,历三月,大小七十余战,宗政身先士卒。金人战辄败,忿甚,周城开濠,四面控兵列濠外,飞锋镝。宗政厚募壮士,乘间突击,金人不能支,盛兵薄城,宗政随方力拒。随守许国援师至白水,鼓声相闻。宗政率诸将出战,金人奔溃。十二年,金人摘强兵,扔云梯径抵西北圜楼登城。城中军以长戈春其喉,敢勇军自下夹击金兵。金人连不得志俄乘顺风渡濠飞脂革烧战棚宗政激将士血战凡十五阵矢石交金兵死者千余射其都统殪天反风,金人愈忿,炮愈急。会王大任领锐卒一千冒重围转斗入城,内外合势,士气大振,贾勇八金营,自晡至三更,金人横尸遍地,获辎重牛马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