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包括
“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包括”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包括”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包括”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加工余量的确定
§3—5 加工余量的确定
1、
课题:加工余量的确定
2、 教学目标:
(1)理解加工余量的基本概念
(2)掌握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3)运用加工余量的计算
3、 重点:
(1)加工余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4、 难点
(1)加工余量的计算
(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5、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对比法、图示法、分析引导法、诠释法等
6、 教学时间:90分钟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讲授时间:5分钟) 数控车床轴类零件的加工 毛坯:Φ22mm
(图1) 〈提问〉:加工该简单阶梯轴,
①从Φ22mm加工到Φ20mm,切除金属厚度为多少? ②从Φ20mm加工到Φ17mm,切除金属厚度为多少? ③加工该轴,共切除金属厚度为多少? 〈学生答〉:①2mm ②3mm ③5mm
【新课讲授】 一、基本概念
1、加工余量等概念(讲授时间:10分钟) (1)含义
①加工余量是指加工过程中所切去的金属层厚度; ②工序余量是相邻两工序尺寸之差;
1
③加工总余量是毛坯尺寸与零件图的设计尺寸之差,它等于各工序余
毛坯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确定
毛坯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确定 1. 求最大轮廓尺寸
根据零件图计算轮廓尺寸,长75mm,宽80 mm,高195mm,故最大轮廓尺寸为195mm 2. 选取公差等级CT
铸造方法按机器选型,铸件材料按灰铸铁,得公差等级CT范围8-12级,取为10级。 3. 求铸件尺寸公差
根据加工的基本尺寸和铸件等级CT,由表5-3查得,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 4. 求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铸造方法按机器造型、铸件材料按灰铸铁,得机械加工余量等级范围E-G级,取为F级。 5. 求RMA
由表5-4查最大轮廓尺寸为140mm,机械加工余量为F级,的RMA数值为2mm 6. 求毛坯基本尺寸
?25mm孔属内腔加工,即R=F-2RMA-CT/2=25-2*2-2.4/2=19.8mm 拨叉脚内表面属内腔加工,即R=F-2RMA-CT/2=55-2*2-2.8/2=49.6mm 拨叉脚端面属单侧加工,即R=F+RMA+CT/2=132.5+2+3.6/2=136.3mm 拨叉头端面属单侧加工,即R=F+RMA+CT/2=23+2+2.4/2=26.2mm 操纵槽底面属内腔加工,即R=F-2RMA-CT/2=8-2*2-2/2=3mm
操纵槽内侧面属内腔加工,即R=
1-4 加工余量、工序间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第十四章 十四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加工余量、 第四节 加工余量、工序间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设备与工艺装备 切削用量 时间定额
加工余量、 第四节 加工余量、工序间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一、加工余量的概念
一、加工余量的概念(一)加工总余量与工序余量 加工余量 Z 加工总余量 Z0 工序余量 Zi
工序余量 Zi轴:Zi = di–1 – di
轴
孔:Zi = Di – Di–1
孔
工序余量 Zi加工B面 加工 面:Z1 = A0 – A1 加工C面: Z2 = A1 – A2 加工 面
B 外表面 C
加工总余量 Z0
z 0 = ∑ zii =1式中 n–––机械加工工序(或工步)数目。
n
一、加工余量的概念工序尺寸及偏差一般情况下, 一般情况下 , 工序尺寸的偏差方向是按 入体原则” 标注( 照 “ 入体原则 ” 标注 ( 使加工尺寸趋近于成 品尺寸) 品尺寸 ) , 工序尺寸是从成品到毛坯的逆向 计算。 按照形状尺寸是包容 包容( 计算 。 按照形状尺寸是 包容 ( 零件实体包容 余量) 被包容( 余量包容零件实体) 余量 ) 和 被包容 ( 余量包容零件实体 ) 两种 来区分。 类型 来区分。
工序尺寸及偏差对于轴类零件的外尺寸(被包容)
毛坯加工余量表
毛坯加工余量表
等尺寸公差为 2.4mm,该尺寸及公差为 (21.5± 1.2)mm 根据成批生产的加工余量等级(表 2.8)为 H 级,尺寸公差等级为 CT10, 查表 2-10, 双侧加工余量为 3mm, 即尺 寸为Φ 41mm,查表 2-7,等尺寸公差为 2.8mm,该尺寸及公差为Φ (41± 1.4) mm 根据成批生产的加工余量等级(表 2.8)为 H 级,尺寸公差等级为 CT10, 查表 2-10, 双侧加工余量为 3mm, 即尺 寸为Φ 26mm,查表 2-7,等尺寸公差为 2.6mm,该尺寸及公差为Φ (26± 1.3) mm 根据成批生产的加工余量等级(表 2.8)为 H 级,尺寸公差等级为 CT10, 查表 2-10,双侧加工余量为 3.0mm,即 尺寸为Φ 54mm,查表 2-7,等尺寸公差 为 2.8mm,该尺寸及公差为Φ(54± 1.4) mm 根据成批生产的加工余量等级(表 2.8)为 G 级,尺寸公差等级为 CT10, 查表 2-10,单侧加工余量为 3.5mm,即 尺寸为 78+3.0-3.
5=77.5mm,查表 2-7, 等尺寸公差为 3.2mm,该尺寸及公差为 (77.
权重的确定方法
篇一:权重确定方法归纳
权重确定方法归纳
多指标综合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相应的评价形式 据此选择多个因素或指标,并通过一定的评价方法将多个评价因素或指标转化为能反映评价对象总体特征的信息,其中评价指标与权重系数确定将直接影响综合评价的结果。
按照权数产生方法的不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可分为主观赋权评价法和客观赋权评价法两大类,其中主观赋权评价法采取定性的方法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权数,然后再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如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模糊评价法、指数加权法和功效系数法等。客观赋权评价法则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确定权数进行综合评价,如熵值法、神经网络分析法、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等。两种赋权方法特点不同,其中主观赋权评价法依据专家经验衡量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在评价指标较多时难以得到准确的评价。客观赋权评价法综合考虑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各指标所提供的初始信息量来确定权数,能够达到评价结果的精确 但是当指标较多时,计算量非常大。下面就对当前应用较多的评价方法进行阐述。
一、变异系数法
(一)变异系数法简介
变异系数法是直接利用各项指标
权重的确定方法汇总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1.综述
目前关于属性权重的确定方法很多,根据计算权重时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这些方法分为三类: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组合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是根据决策者(专家)主观上对各属性的重视程度来确定属性权重的方法,其原始数据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而得到。常用的主观赋权法有专家调查法(Delphi法)、层次分析法(AHP )[106-108]、二项系数法、环比评分法、最小平方法等。本文选用的是利用人的经验知识的有序二元比较量化法。
主观赋权法是人们研究较早、较为成熟的方法,主观赋权法的优点是专家可以根据实际的决策问题和专家自身的知识经验合理地确定各属性权重的排序,不至于出现属性权重与属性实际重要程度相悖的情况。但决策或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客观性较差,同时增加了对决策分析者的负担,应用中有很大局限性。
鉴于主观赋权法的各种不足之处,人们又提出了客观赋权法,其原始数据由各属性在决策方案中的实际数据形成,其基本思想是:属性权重应当是各属性在属性集中的变异程度和对其它属性的影响程度的度量,赋权的原始信息应当直接来源于客观环境,处理信息的过程应当是深入探讨各属性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再根据各属性的联系程度或各属性所提供的信息量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权重的确定方法
一、权重的概念
用若干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是,其对被评价的作用,从评价目标来看并不是同等重要。在统计综合评价中,权属的大小反映了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权数大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大,权数小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小。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绝对数(频数)表示,另一种是用相对数(频率)表示。 (1)从含信息的多少来考虑。权数越大,评价指标所包含信息越多。
(2)从指标的区分能力来考虑,全数越大,说明评价指标区别被评价对象的能力越强。 二、权重的确定方法
对实际问题选定被综合的指标后,确定各指标的权的值的方法有很多种。概括起来,权重的确定方法从总体上可归为三大类:即主观赋权评价法、客观赋权评价法及组合集成赋权法。 (一)主观赋权法
所谓主观赋权法,就是指基于决策者的知识经验或偏好,通过按重要性程度对各指标(属性)进行比较、赋值和计算得出其权重的方法。对于主观赋权法的研究,目前已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层次分析法(AHP法)、专家调研法(Delphi法)。 1、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为专家法,其特点在于集中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基本步骤如下:
(
专利技术分成率的确定方法
(三)专利技术分成率的确定方法
国内外对于专利技术分成率的研究有跟多,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对各国专利技术合同的分成率做了大量的调查统计工作,调查结果显示,专利技术分成率一般为产品净售价的0.5%-10%,并且行业特征十分明显。国内有研究表明,我国对专利技术的统计和调查中,如以净售价为分成基础,分成率一般不超过5%。
表2 我国各行业专利技术分成率参考
(中国)各行业 技术分技术分成率成率下上限(%) 限(%) 0.47 0.60 0.51 1.17 0.40 0.24 0.99 0.40 0.45 0.64 0.50 0.51 0.99 0.99 0.47 0.67 0.56 0.83 0.56 0.45 0.56 1.42 1.79 1.52 3.50 1.20 0.71 2.98 1.20 1.34 1.92 1.50 1.54 2.97 2.98 1.42 2.01 1.67 2.48 1.67 1.34 1.67 (中国)各行业 技术分技术分成成率下率上限(%) 限(%) 0.60 0.37 1.12 0.97 1.42 1.31 1.71 1.66 0.16 0.51 0.49 0.28 0.26 0.44 0.79 0.61
专利技术分成率的确定方法
(三)专利技术分成率的确定方法
国内外对于专利技术分成率的研究有跟多,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对各国专利技术合同的分成率做了大量的调查统计工作,调查结果显示,专利技术分成率一般为产品净售价的0.5%-10%,并且行业特征十分明显。国内有研究表明,我国对专利技术的统计和调查中,如以净售价为分成基础,分成率一般不超过5%。
表2 我国各行业专利技术分成率参考
(中国)各行业 技术分技术分成率成率下上限(%) 限(%) 0.47 0.60 0.51 1.17 0.40 0.24 0.99 0.40 0.45 0.64 0.50 0.51 0.99 0.99 0.47 0.67 0.56 0.83 0.56 0.45 0.56 1.42 1.79 1.52 3.50 1.20 0.71 2.98 1.20 1.34 1.92 1.50 1.54 2.97 2.98 1.42 2.01 1.67 2.48 1.67 1.34 1.67 (中国)各行业 技术分技术分成成率下率上限(%) 限(%) 0.60 0.37 1.12 0.97 1.42 1.31 1.71 1.66 0.16 0.51 0.49 0.28 0.26 0.44 0.79 0.61
钣金设计中折弯半径的确定方法
Pro/E钣金设计中折弯半径的确定方法
在钣金设计中,用传统方法画展开图时,只要有一个尺寸算错,加工后就可能导致零件报废。但是用Pro/E设计就非常轻松,只需输人精确的折弯半径,不用作任何尺寸计算,点击'展开'后,系统会自动展开,得到精确的展开图。
用Pro/进行钣金设计,在平整壁侧面创建折弯壁时,会出现SEL RADIUS选取半径的命令菜单,要求设计人员选择折弯半径。系统提供选择的折弯半径为:等于工件厚度;等于2倍的工件厚度; 'Enter Value输人值'。实际情况中,对于高精度的扳金件设计来说,折弯半径正好'等于工件厚度'的情况很少,'等于2倍的工件厚度'更少见,多选取'Enter Value输入值'。
在Pro/E钣金设计中,影响展开图尺寸精度的关键因素是折弯半径。只有输人精确的折弯半径,才能得到精确的展开尺寸。可是在Pro/E钣金模块中,没有固定的公式可以计算折弯半径。使展开图的尺寸精度,因设计人员的经验不同而产生程度不同的设计误差。甚至一些厂家对于精度要求很高的重要钣金件,宁愿用传统方法作展开图,也不敢用Pro/E自动生成的展开图下料。因此,本文重点介绍Pro/E钣金设计中折弯半径的确定方法。
2 实测圆角半径不能作为Pr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