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括号教学设计
“小括号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括号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括号教学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括号的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 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74页例3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明确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
2、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 3、渗透符号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初步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明确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知道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3+3= 9-3-4= 10-3+7= 10+5-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做这一类的算式的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从左往右)。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出示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谁能完整的地说一说? 2.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 (1)请你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2)
《小括号》教学反思优秀4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小括号》教学反思优秀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篇一:《小括号》教学反思 篇一
加一个符号就能改变相应的运算定律,这就是对小括号的概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括号》的内容。
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为小括号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相应地改变了运算顺序,增加了孩子学习的趣味性!
本节课我先出示了学生减星星的主题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学生发现有不同的方法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在学生思考时,结合“先加后减”的思路,讨论算式“10-2+3”能先算加法吗?怎样才能让别人明白要先算加法?以此使学生感受到引入小括号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在算式10-2+3=中合适的位置添加小括号,表示先算加法在算减法,在添一添的基础上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同时告诉学生小括号应该如何进行书写,并且明确小括号的加入可以改变算式的计算顺序。接着学生总结规律,在两步计算中,有小括号应先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掌握了“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还培养了他们在观察、分析、比较方面的能力。课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这些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主动参与过程。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闻的心理特点,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时能够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这也体现了由疑生奇,由奇生趣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导入阶段,我巧变复习题的运算顺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寻求问题的钥匙,从而将学生从复习旧知的老地盘引入到探究新知的新天地。
二、激发探究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尝试探究的过程。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什么都想试一试。教材中的试一试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把学习的主动退还给了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独立进行尝试计算、讨论交流,自主归纳、得出结论,并在尝试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尝试中获得探究成功的喜悦。
三、巧设题型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形成技能
在教学中,通过练习不仅能使学生将所获得的知识逐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能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重点讲义资料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石岭小学 段红云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9页。 教学目标
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新知,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重点
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准备 小黑板 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师:说出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结果。 6×3+3 70-2×3 46-28+4
学生小组讨论,师指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将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小黑板。教材中例3计算题改编成应用题,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一个文具盒7元钱,比一个笔记本贵5元,一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 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5=2(元) (2)王明想买7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呢? 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2=14(元)
(3)引导生概括出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再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
应该先求一本笔记本多少钱。用7-5=2(元)求出一个笔记本的价钱,再用7×2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重点讲义资料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石岭小学 段红云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9页。 教学目标
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新知,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重点
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准备 小黑板 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师:说出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结果。 6×3+3 70-2×3 46-28+4
学生小组讨论,师指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将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小黑板。教材中例3计算题改编成应用题,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一个文具盒7元钱,比一个笔记本贵5元,一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 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5=2(元) (2)王明想买7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呢? 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2=14(元)
(3)引导生概括出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再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
应该先求一本笔记本多少钱。用7-5=2(元)求出一个笔记本的价钱,再用7×2
去括号教学设计
去括号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探究去括号法则并利用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化简. 2.内容解析
去括号是本小节的主要内容,它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分式运算及解方程的基础.对于“式”的运算,遇到括号时,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得到去括号法则,其中,运用由“数”到“式”归纳“变化规律”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运算中去括号的算理”以及“数式通性”的认识更加清晰,使得对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学习水到渠成.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通过类比讨论,归纳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 (2)能熟练、准确地应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类比数的运算中去括号的法则,分析式子的运算中去括号前后各项符号的变化情况,得到去括号的符号变化规律.让学生能准确地表述出: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准确地化简整式,掌握去括号的过程中应对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都要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都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三、重难点
教学重点: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
2016最新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经历自主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
2. 能力目标:
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自主探索、尝试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流程:
一、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流
1. 大家喜欢玩具吗?今天我们就和小羊一起来到玩具店,帮小羊解决买玩具的问题,投影出示:小猴子玩具店的经理也想请你们帮帮忙出示情景图:商店里有18个白皮球,23个花皮球,小羊买20个皮球。还剩多少个皮球? 2. 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3. 教师提出:“还剩多少个皮球?我们应该怎样算?”
4. 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
5. 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
分步计算:18+23=41(个) 综合算式:18+23-20
41-20=21(个) =41-20
=21(个)
适时点拨和指导学生脱式计算的格式、步骤和方法: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每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理解分布解答和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学设计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中的 “去括号”。 二、 教学核心内容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中学数学代数部分的一个基础知识点,对以后学习化简代数式、分解因式、配方法等知识点有及其重要的作用,由此看出,该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去括号法则,并较为牢固地掌握;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核心目标解析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去括号法则,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自主
探究,合作交流,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目标的生成的结果,更
整式加减3去括号教学设计
《整式加减3》
去括号
教材分析:
“去括号”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的第4节整式加减的第二课时。去括号法则的探究与应用是整式运算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关系着学生的后续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业。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本章第4节《整式加减》第一课时后,对字母表示数和合并同类项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特别是经历了用牙签棒摆正方形的数学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比较、猜想与归纳,在利用乘法分配律与合并同类项得出结论,结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充分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突出了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及其发展过程的整体认识。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突出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本课时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大胆去说,去观察,探讨,引导学生去发现、比较、猜想与归纳。注重的是学生自己探索性活动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突出“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教学价值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能力目标: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
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
二年级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1000题
二年级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1000题
79-(46+32)= 88-(38+26)= 69-(39-23)= (2+7)×8= 84-(27+16)= (58-34)÷8= 4+(27-16)= 99+(25-24)= 6×(2+6)= 3×(9÷3)= 93-(4×6)= 85-8×7= 4×6+7= 20÷4+5= 6×8+5= 77-76+32= 61-38+26= 10+5×4= 77-5×4= (62-38)÷4= 79+19-16= 18-36+27=
日期: 月
日=
73-(23+4)= 93-(39-23)= 71-(25-24)= 87-(27+16)= 84-(25+16)= 4+(25-1)= (76-22)÷9= 25-5×4= 88+(25-24)= 55-(56-22)= 61-(28+26)= 68-(28-22)= 40-(42-28)= 58+18-16= 85-(25+16)= 82-(28-22)= 82-22+84= 22-(28-22)= 88-(25-24)= 88-86+22= 6×(5+4)= 76+72÷8=
用时: 分 秒 =
(100-93)×8= 38-(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