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等质量混合和等体积混合
“溶液等质量混合和等体积混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溶液等质量混合和等体积混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溶液等质量混合和等体积混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判定等体积混合溶液质量分数的
(1)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的同溶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等体积相混(ρ>1),所得混合后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混合前的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平均值。
(2)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小的同溶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等体积相混(ρ<1),所得混合后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混合前的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平均值。
判定等体积混合溶液质量分数的规则
将同一溶质的不同质量分数的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如果浓溶液的密度大于稀溶液的,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如果浓溶液的密度小于稀溶液的,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如果混合的两溶液密度相等,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本文通过数学推导,证明一条规律,使学生对其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
d1和d2,两
溶液的体积均为V。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Vd1c1+Vd2c2,溶液的质量为Vd1+Vd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混。由质量分数的定义可知:
c混=(Vd1c1+Vd2c2)/(Vd1+Vd2)=(d1c1+d2c2)/(d1+d2)
2(d1+d2))+(d1c1+d2c2)/2(d2+d2))
=[(d1c1+d2c1
等体积混合 ph计算习题
一选择题
1.100 mL0.6 mol·L-1盐酸加到等体积0.4 mol·L-1NaOH溶液中,所得溶液中的pH值为
A. 0.2
B. 0.7
C. 1.0
D. 2.0
2.99 mL0.1mol/L盐酸和101 mL0.05mol/LBa(OH)2溶液相混合,溶液的pH 值为
A. 1.7
B. 10.7
C. 11
D. 11.3
3.等体积的0.1mol/L的盐酸与0.06mol/L的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为
A.2.0 B.12.3 C.1.7 D.12.0 4.现有常温时pH= 1的某强酸溶液10mL, 下列操作能使溶液的pH变成2 的是A.加水稀释成100 mL
B.加入10mL 的水进行稀释
C.加入10mL 0.01mol?L-1的NaOH 溶液
D.加入10mL 0.01mol?L-1的HCl溶液
5.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 = 3的醋酸和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 = 3的硫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6.常温时,以下4种溶液pH
铅、铋混合溶液的连续滴定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2 掌握铅、铋测定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一、实验原理
Bi3+、Pb2+均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lgK值分别为27.94和18.04,两者稳定性相差很大,ΔpK>9.90>6。因此,可以用控制酸度的方法在一份试液中连续滴定Bi3+和Pb2+。在测定中,均以二甲酚橙(XO)作指示剂,XO在pH<6时呈黄色,在pH>6.3时呈红色;而它与Bi3+、Pb2+所形成的络合物呈紫红色,它们和稳定性与Bi3+、Pb2+和EDTA所形成的络合物相比要低;而且KBi-XO>KPb-XO。
测定时,先用HNO3调节溶液pH=1.0,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滴定Bi3+的终点。然后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使溶液pH为5~6,此时Pb2+与XO形成紫红色络合物,继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滴定Pb2+的终点。 二、试剂
0.02mol/L EDTA标准溶液;HNO3 0.10nol/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00g/L;Bi3+、Pb2+混合液,含Bi3+、Pb2+各约为0.010mol/L,含HNO30.15mol/L;二甲酚橙2g
等体积法求点到平面距离
等体积法求点到平面距离
用等体积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主要是一个转换的思想,即要将所要求的垂线段置于一个四面体中,其中四面体的一个顶点为所给点,另外三点位于所给点射影平面上,这里不妨将射影平面上的三点构成的三角形称为底面三角形。先用简单的方法求出四面体的体积,然后计算出底面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四面体体积公式
1V?Sh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h。在常规方法不能轻松获得结果的情况下,如果能用
3到等体积法,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解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遇到四面体的有一条棱垂直于其所相对的底面时,首选此方法。下面用等体积法求解例子.
??的距离 例:所示的正方体ABCD?A?B?C?D? 棱长为a,求点A?到平面ABD
?垂直于平面ABD??于点H,则AH?长度为所解法(等体积法):如图所示,作AH???,易见底面ABD??的高为AH?,底面ABD???的高为AA?。对求。对于四面体AABD???的体积而言有: 四面体AABDVA?A?B?D??VA??AB?D?
11AA??S?A?B?D????AA?S?AH?S即有: ?A?B?D??AB?D?,也即: AH?33S?AB?D???为正三角形,?AB?D??600,进而可求得 由AB??B?D
混合和絮凝池设计
混 合和 絮凝 池设 计
混 合 和 絮 凝 池 设 计
目 录
1.
机械搅拌混合池的设计 设计基本要求
浆板式搅拌器的设计参数 搅拌所需功率
例1-1 机械搅拌混合池计算 2.
机械搅拌絮凝池设计 设计基本要求 设计规定 设计计算 搅拌器转速计算 搅拌器功率计算
例 2-1 水平轴式浆板搅拌絮凝池计算 例 2-2 垂直轴式浆板搅拌絮凝池计算
2 of 18
混 合 和 絮 凝 池 设 计
混 合 和 絮 凝 池 设 计
存在于水和废水中的胶体物质一般都具有负的表面电荷,胶体的尺寸约在0.01~1.0μm,颗粒间的吸引力大大小于同性电荷的相斥力,在稳定的条件下,由于布朗运动使颗粒处于悬浮状态,为了除去水中的胶体颗粒,在水处理工艺中通常使用投加化学药剂---混凝剂,使胶体颗粒脱稳并形成絮体,这一过程称之为“混凝”;为促使“混凝”过程产生的细而密的絮体颗粒间的接触碰撞凝聚成较大的絮体颗粒,这一过程称之为“絮凝”。只有当胶体颗粒获得完善的絮凝过程产生稠密的大颗粒絮体之后,才能在后序的沉淀池中藉重力被有效地除去。
絮凝作用有两种形式:⑴微絮凝和⑵大絮凝。两种絮凝的基
纸飞机型状、体积和质量以及风等对飞行效果影响的研究 - 图文
纸飞机型状、体积和质量以及风等对飞行效果影响的研究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e, Volume and Mass of the Paper Airplane and the Wind
on Flying Effect
温州育英学校八(1)罗家文、黄文伟、胡益峰、瞿颖、江辰颖,指导:朱小平
By Jiawen Luo,Wenwei Huang,Yifeng Hu,Ying Qu,Chenying Jiang,Class 1,Grade 8,Wenzhou Yuying School
一、
研究的缘起Why to Research
纸飞机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童年,但随着网络的普及,愈来愈多的人抱着手机、平板或坐在电脑前玩游戏,却使纸飞机渐渐消失。现在有一些纸飞机的比赛唤起了我们对于纸飞机的研究兴趣。我们研究纸飞机一是想让更多的人放下手机、电脑、平板等,二是想通过这个研究对纸飞机有进一步了解,并做出一架飞得远的纸飞机,一架飞得久的纸飞机,说不定下一次可以参加一个关于纸飞机的比赛呢!
Paper airplane accompanies the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of childhood,
《塑料混合及连续混合设备》
维普资讯 http://www.77cn.com.cn
2 0 0 8年 9月
中
国
塑
料
7 7
C= C双键,分子主链的刚性增加,因此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而添加了热稳定剂的体系中,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变化幅度大大减小,这也证明热稳定剂的加入对体系的稳定作用。
a n d a Me t h d o f o r I t s Ma n u f a c t u r e[ P] . US 5 9 4 8 8 4 8; 1 9 9 9 . [ 2] C o k e r J N, De l W.Me l t E x t r u d a b l e P o l y v i n y l A l c o h o l C o m—p o s i t i o r i g[ P] . US 3 9 9 7 4 8 9; 1 9 7 6 .
[ 3] Wy on s g,R D,D e l W .P o l y v i n y l lc A o h o l C o mp o s i t i o n s f o r Us e i n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Wa t e r - s
工业通信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混合溶液
电子通信工程系
工业通信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基于PLC控制的溶液混合课程设计
专 业 电子信息
一、引言
本设计基于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设计方案,实现对液体混合搅拌的控制。以PLC S7-200为主要控制器。根据搅拌设备的功能特性、运作顺序等,设计中可选用电磁阀、时间继电器来实现液体的流入和时间上的延时,从而满足其控制要求。
根据控制要求,可以看出此程序是一个很典型的顺序控制问题。这样就可以先按照搅拌设备的先后运行顺序画出相应的顺序功能图,然后在根据顺序功能图画梯形图,然后根据梯形图写出指令表。
二、设计目的
1. 了解组态软件, 对 PLC 控制的计算机仿真设计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 2.学习 FPWIN-GR 软件的使用,掌握用梯形图编写 PLC 程序及程序的调试方法。 3.熟悉两种溶液混合控制的 PLC 编程及调试 。4.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PLC控制,并学会用
PLC来完成一些简单的设计,并能够对学过的梯形图和指令表知识加以熟练运用。了解PLC控制在化工方面的应用。
三、设计要求
本设计设计为两种溶液混合搅拌控制,其元件、要求如下:
该系统有三个液面传感器: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2013-03-25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
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残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残渣中一定含有Ag、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Cu(NO3)2、AgNO3 B.残渣中一定含有Ag、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Cu(NO3)2 C.残渣中一定含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D.残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银的或活泼性顺序为:铁>铜>银,所以铁粉和硝酸银、硝酸铜混合溶液混合发
生反应时,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和硝酸铜进行反应.
解答:解:根据题意残渣中加入盐酸没有气体生成,所以铁粉完全反应.
根据活动顺序可知,铁粉完全反应有四种情况:
一是:铁粉反应了一部分AgNO3,此时残渣为银,滤液有Fe(NO3)2、Cu(NO3)2、AgNO3 二是:铁粉恰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此时残渣为银,滤液有Fe(NO3)2、Cu(NO3)2
三是:铁粉和一部分硝酸铜溶液反应,此时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2013-03-25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
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残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残渣中一定含有Ag、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Cu(NO3)2、AgNO3 B.残渣中一定含有Ag、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Cu(NO3)2 C.残渣中一定含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D.残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银的或活泼性顺序为:铁>铜>银,所以铁粉和硝酸银、硝酸铜混合溶液混合发
生反应时,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和硝酸铜进行反应.
解答:解:根据题意残渣中加入盐酸没有气体生成,所以铁粉完全反应.
根据活动顺序可知,铁粉完全反应有四种情况:
一是:铁粉反应了一部分AgNO3,此时残渣为银,滤液有Fe(NO3)2、Cu(NO3)2、AgNO3 二是:铁粉恰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此时残渣为银,滤液有Fe(NO3)2、Cu(NO3)2
三是:铁粉和一部分硝酸铜溶液反应,此时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